《陈克文日记》中的汪兆铭与蒋中正

电线印字机
《陈克文日记》中的汪兆铭与蒋中正
‘陈克文日记“中的
汪兆铭与蒋中正
㊀黄克武㊀赵席敻∗∗内容提要㊀本文以2012年出版的‘陈克文日记“为基本史料,探讨日记中所记载的汪兆铭与蒋中正㊂陈克文为广西人,1923年加入国民党,成为汪的追随者㊂汪任行政院院长后,陈进入国民政府工作,由行政院侨委会侨教处处长㊁政务处参事晋升为立法院秘书长㊂他在日记中详细地记载了抗战前后他与汪的互动,以及他对蒋的观察㊂抗战前期,陈为汪的贴身幕僚㊂1938年底汪自重庆出走,在南京建立伪政权,陈不认同汪的主张,留在重庆继续抗战㊂然而汪派的烙印使他得不到蒋的重用㊂抗战期间陈曾蒙蒋召见两三次,而蒋每一次都问他相同的问题㊂他一方面肯定蒋领导全民抗战,另一方面又对他事必躬亲的做事风格㊁双元领导的统御手法以及专断集权的作风有所不满㊂陈对于汪㊁蒋两位领袖均经历了从追随到背离的过程㊂
关键词㊀蒋中正㊀汪兆铭㊀陈克文㊀汪派
一㊀前言
日记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不少传统中国读书人以日记作为修身的9
90∗∗∗本文曾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讨论会报告,承蒙所中同仁提供修改建议;再经陈方正先生斧正,谨致谢忱㊂
黄克武,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赵席敻,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㊂
中华民国史研究㊀第3辑
在日记中寻历史
一种方式;近代许多重要人士也都留有日记,不过在功能上不限于修身,亦具有记载经历㊁抒发情感与加强记忆等作用㊂①诚如论者所述, 要认识一个历史人物,莫过于细读其日记,因为日记是记载作者见闻以及感悟的文字㊂日记仿佛是一扇心灵的窗户,一旦这扇窗户被打开,一切便都呈现在眼前了 ㊂②在近代人物中,蒋中正写了55年的日记,近500万字;胡适从1910年至1962年写了半个多世纪的日记,共有近400万字;顾颉刚写了60年日记,近600万言;其他如竺可桢㊁吴宓也留下了30多年的日记㊂对日记的撰写者来说,日记是个人思想㊁经历的记载㊂对史学家来说,日记是知人论世的重要凭据,可借以了解撰写者行为与思想的转变㊂
2012年出版的‘陈克文日记“自1937年开始到1952结束,从八年抗战㊁国共内战到194
9年国民党撤退㊁陈氏移居香港㊁退出政坛为止㊂③编者陈方正为其父亲细心整理考订此一日记,并编了一个大事年表,又附了陈克文曾在报章上发表的许多篇作品,可以让我们比较充分地认识他的一生㊂此一日记虽无可避免地有其主观的看法,然大致而言可信度颇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下笔时并未预期日后此一日记会公之于世,④因而无拘束地记载了许多私密性的事情,⑤并抒发心中的各种感想,使日记的内容具有真实感与趣味性㊂这一段时间陈克文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官员,行宪
001①
有关20世纪中国的日记有近1200种,较完整的收录参见卢坤林‘二十世纪日记知见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4㊂
孔祥吉:‘清人日记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第1页㊂
廖梦雪陈方正编辑校订‘陈克文日记(1937 1952)“(以下简称‘陈克文日记“),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㊂陈克文的日记共12册,约72万字㊂自1937年起,迄1952年5月止,缺1941年㊁1942年两年,1944 1947年间亦有大量缺记,第12册则仅载1952年3 5月印度尼西亚之行㊂编者表示,出版之内容为12册日记之全文,仅删去小部分个人隐私㊂陈方正:‘编辑与校订说明“,‘陈克文日记“,第2页㊂
陈方正先生于2016年6月14日来台访问时表示:在他的父亲过世之后,他在家中抽屉之中发现此一日记以及大量的书信㊂他拟将日记原件及来往书信捐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收藏㊂
耐磨合金钢这方面的记载不少,比较有趣的例子是他记载谷正纲的绰号为 六先生 : 饭后至德明饭店,打麻将八圈㊂人笑谷正纲为六先生,不解其意㊂其后始知谷昨呼妓沈家的荐枕,一夜耗如意袋六枚,故有此号㊂ ‘陈克文日记“,1938年1月7日,第167页㊂
《陈克文日记》中的汪兆铭与蒋中正
之后又被选为广西省立法委员㊂①在他从政过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为行政院中层事务官,曾接触不同层级的官员,处理许多行政事务,并有机会与高层领导者如汪兆铭㊁蒋中正㊁李宗仁等人接触,因而了解国民政府内部的运作,乃至一些少为人知的内幕㊂引用陈方正的话指出,陈克文 长期负责实务,得以从内部和中层来观察政府运作和众多政坛人物言行;而且他刚出校门就入党㊁从政,与
政界乃至学界有广泛接触和交往 ㊂②陈克文从加入国民党开始即与汪兆铭有密切的关系,他与甘乃光㊁曾仲鸣㊁顾孟余等人接触颇多,又因身为广西人,与一部分桂系领导人如李宗仁㊁白崇禧以及在重庆任职的 旅渝广西同乡 有所往来,③这使他具有汪派彩及广西地方政治人物的双重特㊂然他不属严格意义的 桂系 ,不过当汪与桂系接触时甘乃光与陈克文等广西籍的干部几乎都在场㊂④如果与同属汪
01①②③④有关当时广西立法委员的选举可参考潘宗武(1911 2012)的回忆㊂当时广西有1500
万人口,分三个选区㊂陈克文所在的第二选区,包括岑溪㊁苍梧㊁平南等十多个县㊂国民党在该区提名四人,分别是林虎㊁黄绍竑㊁陈锡珖与陈克文,四人均当选㊂参见黄嘉谟㊁朱浤源访问,郑丽榕㊁丁素湘记录‘潘宗武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第136 138页㊂
:‘余序“,‘陈克文日记“,第Ⅲ页㊂
在桂系之中,陈克文与李宗仁较熟识,与白崇禧的关系则不那么亲近㊂1939年他去拜访李㊁白二人, 内政部次长雷渭南邀往谒李德邻㊁白健生两抗战名将㊂先到中央党部邀乃光,后到国府路大溪别
墅㊂李白两人分居于六号和七号,先见白后见李㊂李固相稔熟,白则仅多年以前在香港会晤一次 ㊂‘陈克文日记“,1939年9月16日,第482页㊂抗战后期,白崇禧与黄旭初在过年时会送礼金给在重庆党政机关服务的广西同乡㊂‘陈克文日记“,1945年1月1日,第939页㊂
有关 桂系 的界定与该派主要人物,可参考 新桂系 条,主要指1920年
代崛起的以李宗仁㊁白崇禧等广西出身者为代表的军阀,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㊂ 新桂系 ,:https://zh wikipedia org/wiki/%E6%96%B0%E6%A1%82%E7%B3%BB,2016年3月16日访问㊂有关桂系与汪派之联系,可以追溯至1925年中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汪任主席,李宗仁主动致意, 汪闻之,喜出望外  遂偕甘乃光赴梧州,与李晤面  此时二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汪亦嘉其为革命军人,而两人之渊源,实自此始 ㊂后西山会议派挑拨离间,两人背道而驰㊂1931年宁粤之争时期双方又再度合作, 投如胶漆,和若水乳 ㊂光波:‘汪精卫与李宗仁渊源“,‘福尔摩斯“1931年6月
2日,第1版㊂1937年5月李宗仁㊁白崇禧派甘介侯(1897 1984)到南京与汪兆铭见面,甘乃光与陈克文参与了晚宴, 晚间汪先生请宴于颐和路三十四号,主要客人为甘介候[侯],代表桂省之李㊁白来京也,陪客有陈树人㊁吴忠信㊁谢冠生㊁甘乃光㊁李浩驹㊁谷正纲㊁王懋功㊁曾仲鸣等㊂席间谈话毫无拘束,汪先生之兴致亦甚佳 ㊂‘陈克文日记“,1937年5月5日,第64页㊂
甘介侯是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为李宗仁之亲信(军师),1938年当选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㊂蒋中正对1937年5月
阴阳鱼
中华民国史研究㊀第3辑种子包衣剂
在日记中寻历史
阵营的周佛海比较,陈克文的层级虽不如周佛海高,也没有像周那样时常直接接触层峰并参与决策,但他的日记比周佛海的日记更直率且详细,记述层面也更广泛㊂①相比之下,陈克文的日记不但内容细致,读起来鲜活生动㊁兴味盎然,颇能反映时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时期 由 衰 到 亡 的一个相当客观的提纲 ,②并提供了一个了解国民党内中上层官员认识汪兆铭与蒋中正的一个绝佳管道㊂值得强调的一点是陈克文与汪兆铭关系较密切,有直接的接触;他与蒋中正的关系则较为疏远,只能做远距离的观察㊂以下首先介绍陈克文的经历,其次分为抗战前后期与抗战胜利至1950年代初期等阶段,探讨他在日记之中所描述的汪与蒋㊂
二㊀陈克文的仕宦之途
陈克文(1898 1986)出身于西江上游广西省岑溪县桂珍村的一个自耕农家庭,其父祖辈以耕读传家㊂岑溪位于广西省东南部,与广东接壤,当地人使用粤语方言,不过鼻音较重,与广州话略有
不同㊂此地虽属穷乡僻壤,处丛山叠岭之中,然从梧州有航运可直通广州㊁香港,因而风气并不闭塞㊂③陈克文在1919年只身前往广州,进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就读,1923年毕业,自此脱离农村,成为知识阶层㊂④广东高师自
1920年代起就与国民党渊源极深,孙中山曾于1924年1月27日至8月24日每周一次在该校大礼堂演讲三民主义,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党代表
201①
甘代表李宗仁与汪的接触一事十分关切,命特务人员严加监视㊂汪因此致电蒋,说明甘介侯 此次来京决无他意,敬祈鉴察 ㊂‘汪兆铭史料“,1937年5月4日,台北 国史馆 藏,典藏号:118-010100-0043-023㊂
在序文中将清代到20世纪的日记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是可以信任的,以‘吴宓日记“㊁金毓黻的‘静晤室日记“为代表;另一类是未可尽信的,则以‘郑孝胥日记“‘周佛海日记“为典型㊂陈克文的日记属前一类,而且是其中的上乘作品㊂见氏著‘余序“,‘陈克文日记“,第Ⅵ页㊂
:‘余序“,‘陈克文日记“,第Ⅵ页㊂
岑溪离梧州约80公里,当时走崎岖的山路去梧州需三四天㊂
关于陈克文生平经历,可参见其子陈方正的‘编者序“㊂陈方正:‘编者序“,‘陈克文日记“,第ⅩⅢ ⅩⅦ页㊂亦参见陈克文‘与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克文日记“,第1401 1402页㊂
波波图
《陈克文日记》中的汪兆铭与蒋中正
大会就是在广东高师的礼堂举行㊂①孙氏此时主张联俄容共,故该校师生深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重视以实践的精神解决社会问题㊂②在就读高师期间,陈克文为宣传新思想,与同学创办了广州知用学社,③后来又本诸 求知致用 精神,推进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广州创办第一所私立知用中学㊂1923 1925年,陈克文曾在该校任教㊂④
陈克文于1923年高师毕业后在同乡甘乃光⑤的介绍下加入国民党,1924年担任粤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干事与广东省党部宣传干事㊁‘国民新闻日报“编辑(甘乃光为该报社长)㊂⑥根据其晚年
回忆, 笔者与甘乃光先生同为广西岑溪人,又同在广州读书  我们两人的交情很不错㊂笔者高师毕业后,教过两年书,后来由甘氏介绍加入国民党,并认识汪精
301①②③④
⑤⑥吴相湘:‘国立中山大学(影印本)现况前言“,国立中山大学编‘国立中山大学现况(民国二十四年)“,吴相湘㊁刘绍唐主编‘民国史料丛刊第四种“,台北,传记文学出
版社,1971,第1页;罗家伦㊁黄季陆主编‘国父年谱“下册,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94,第1442页㊂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广东高师,是国立广东大学的四大组成学校之一,并为今中山大学的前身㊂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可远溯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两广速成师范馆成立,继办初级师范,旋改两广师范学堂,翌年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㊂宣统三年(1911)又增设附属初级师范㊂民国元年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分设文史㊁英语㊁数理
化㊁博物四部,四校合并后校长为邹鲁㊂见吴相湘‘国立中山大学(影印本)现况前言“,国立中山大学编‘国立中山大学现况(民国二十四年)“,吴相湘㊁刘绍唐主编‘民国史料丛刊第四种“,第1㊁43 45页;陈方正:‘编者序“,‘陈克文日记“,第ⅩⅣ页㊂知用中学亦在香港设立,陈克文㊁龙詹兴等皆参与其事㊂关于知用学社与中学的设立,
可参考张瑞权‘知用学社与知用中学“,‘广州文史“,http://www gzzxws gov cn/gzws/gzws/ml/52/200809/t20080916_7906 html,2015年5月25日访问㊂
知用学社到1950年代之后仍继续存在,香港社友仍定期举行聚会㊂‘陈克文日记“,1950年1月1日,第1291页㊂甘乃光(1897 1956),字自明,广西岑溪上化乡人㊂1922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后
留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7月任黄埔军官学校英文秘书兼政治教官㊂历任国民党与广州国民政府的重要职务㊂1926年出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㊁农民部部长,1928年赴芝加哥大学深造;1932年出任国民政府内政部政务次长;1938年4月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㊁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1947年出任行政院秘书长;1948年出任驻澳大利亚大使,1951年去职;1956年9月28日病逝澳大利亚㊂在抗战时期推动行政院公文形式等的改革㊂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增订本)“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第252页;陈克文:‘甘乃光先生事略“,‘自由人“1956年12月15日㊂
陈克文:‘国民党左派三杰:甘乃光与顾孟余“,‘陈克文日记“,第1333 1334页㊂有
关粤军的渊源与1920年后 粤军回粤 ,参见吕芳上‘朱执信与中国革命“,台北,东吴大学 中国学术
著作奖助委员会 ,1978,第297 323页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2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36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记   广东   广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