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案2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8《古诗两首》《敕勒歌》人教(部
编版)
敕勒歌》说课稿
【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肥壮。此诗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作品用极其洗练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苍茫景象,歌颂了山川风貌,赞美了牧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前预习】
1.熟练朗读《敕勒歌》。
2.了解关于《敕勒歌》以及《乐府诗集》的相关文学常识。
3.初步感受《敕勒歌》所表现的“景”与“情”。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共同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2.了解《敕勒歌》和《乐府诗集》相关常识。
3.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4.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免疫组化评分
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悟本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敕勒草原
1.歌曲引入(播放《天堂》,电子相册展示草原风光图):听完这首歌曲,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学生自由发言)过渡语: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草原壮美的风光,一曲《天堂》,唱尽了牧人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而一首《敕勒歌》则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北朝民歌《敕勒歌》(课件出示课题PPT1)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2)
2. 了解《敕勒歌》、敕勒族、《乐府诗集》的相关常识。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教师介绍敕勒族。
sift问:你还知道哪些与这首诗歌相关的知识呢?(学生展示)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共5000多首,传世佳作众多。它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PPT3、4)“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PPT5)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PPT6)(简单了解,不需要记忆)
二、朗读,感受音韵之美
过渡语:当然,《敕勒歌》也是乐府诗中的传世佳作。下面就让我们朗读诗歌,感受这首千古传颂的牧歌。
1.展示配乐朗读。(PPT7)
2.全班齐读,教师强调字音、停顿、重音和情感。
(过渡语:读准读顺了诗歌,这只是诗歌朗读的初步,朗读诗歌一定要注意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
、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字音提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
停顿提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重音提示:“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见”、“牛羊”。
情感提示: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的最显著特点,敕勒歌,主要是对敕勒川这个大草原的歌颂,它是在辽远壮阔的大草原上纵情歌唱的歌,境界开阔,整体上要读出豪迈雄壮。例如:“敕勒川,阴山下”读出高亢之调;“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以及“天苍苍,野茫茫”要读出苍远辽阔的意境;而“风吹草低见牛羊”则要读出音调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见”“牛羊”上,语调中洋溢对美丽大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
3.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4.教师点读,引导学生点评,感受敕勒歌的音韵美。
三、品读,再现意境美
过渡语:清代诗歌评论家许印芳赞誉它有“得意忘言之妙,斯为乐府绝唱”,为什么寥寥数语的《敕勒歌》会成为千古绝唱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首诗的魅力。
1. 你在诗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大家出所写的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描写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学生独立完成)(PPT8)
(板书:辽阔苍茫、美丽富饶)
2. 根据景物和特点,想象并描绘敕勒川壮丽的美景。(教师指导: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PPT9)
示例:★敕勒川,坐落在雄伟的阴山脚下。站在这个美丽的大草原上,环顾四野,天空就像硕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蓝蓝的天空上漂浮白云朵朵,点点白的蒙古包散落在翠青的大草原上,极目远望,无边无际,一片茫茫。这时一阵清风吹过,茂盛的牧草随风轻伏,一牛羊闪现出来了。看,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西一伙,在悠闲自得吃着草。骑着马的敕勒族小伙子,一边抽着响鞭,一边纵情地唱着《敕勒歌》,那苍劲豪放歌声随风飘扬,
引得一些牛羊也仿佛在侧耳倾听!
四、悟读,体会情感之美
日凌
过渡语(引导思考探究):敕勒歌这首诗通过阴山、天空、草原、牛羊等简单意象,为我们展现了敕勒川的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壮丽富饶的美丽景,那么在这些意象和美丽的画面中,抒发着敕勒族人怎样的情感呢?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品出来的?(PPT10)
1.学生研读诗歌,小组交流探究。
2.学生展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既写出了草原的空旷与辽阔,也表达出敕勒族人对于草原的喜爱之情。在敕勒族人的眼里,他们觉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也就是像他们的家呢,这说明天空、草原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他们的——(家)家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最感温馨和亲切的地方,所以,“天似穹庐”这个比喻,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草地的丰茂、牛羊的肥壮,为的是表现敕勒川的美丽富饶,体现了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美丽富饶的赞美与自豪!
小结:这首诗歌敕勒人歌颂了家乡大草原的苍茫辽阔、美丽富饶,歌颂了悠闲富足恬静的美好生活,
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敕勒人对大草原感激和热爱、崇敬和膜拜之情!(板书:热爱家乡)
3. 让我们再次齐读全诗,感受敕勒族人的炽热情怀。
五、析读,品析艺术之美
过渡语:请同学们从修辞手法、用词、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归纳这首诗的写法特点。(PPT11)
汽车天地
1.学生研读诗歌,组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2.学生展示,教师评价明确。
★衬托体现了敕勒川的壮阔苍茫。“敕勒川,阴山下”,用连绵雄伟的阴山,衬托了敕勒大草原的壮阔。
★比喻修辞手法,展现了敕勒川的辽远苍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空就像硕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写天空的硕大是从仰视的角度衬托出了敕勒川的辽阔的。
★动静结合。诗的前六句是静态的勾画;“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是动态的描写。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灵动。彩的丰富,画面的灵动,使敕勒川变得更加美丽。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这首民歌的语言直白如画,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用最具民族特的“穹庐”设喻,描写天空的辽远苍茫,朴素新奇。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草原独特的壮丽景,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教师板书:比喻、动静结合、对比、衬托)
教师小结:衬托和比喻手法的使用,使草原更加的苍茫辽远;动静结合,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弥漫着活力,彰显了《敕勒歌》的艺术之美,形成了阔大恢宏的意境!
七、作业布置(PPT12)
八、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整首诗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能够超过它。无论哪个人,也包括我们,只要有机会来到草原,心中涌起的一定是这首诗,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背背这首诗吧!
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人,一直都在学习它。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
板书:经典),像《敕勒歌》这样的一篇篇经典诗词和一部部经典著作,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板书: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作为新生的一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我们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同学们,传承经典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8 敕勒歌人教部编版
B. 敕勒歌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2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草原   诗歌   敕勒   敕勒歌   敕勒川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