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民族同化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1.政治:国家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南北对峙是这一时期基本格局。政治制度承秦汉启隋唐,呈现过渡性特点。
2.经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交融。北方经济破坏与发展交替,发展相对缓慢,江南经济地位逐渐上升;总体上南北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3.文化:呈现包容与张扬个性的时代特征。道教发展,佛教广泛传播,儒学面临挑战的同时取得新的发展;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逐步走向融合;科技成就继续领先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基础。
4.: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少数民族推行封建化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点一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
魏220年曹丕洛阳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
数据通信网
蜀221年刘备成都263年,为曹魏权臣司马昭所灭
吴229年孙权建业280年,为西晋所灭
2.西晋统一
(1)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少数民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
③316年,西晋为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知识点二 东晋与南朝
1.东晋(317—420年)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②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420—589年)
(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
(2)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3.江南开发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三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上证国债指数>协查通报格式(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特点
①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②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③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④民族隔阂:4世纪下半叶,统一北方的前秦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政权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蛋白质工程(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方政权的更替原因
北方战乱,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影响
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时间
5世纪后期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④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
高门士族通婚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灭掉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史识】
1.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
(1)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势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经阶段。
(2)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而是属于东汉末年。
2.魏晋时期的江南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3.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之间相互通婚;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封建化政策;等等。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交融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概念阐释】
四野档案
1.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士族的前身,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这种制度在东晋臻于鼎盛。门阀士族制度确立后,为确保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讲郡望、谱学,严禁士庶通婚,形成严格的等级划分。
2.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由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进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3.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汇合一,民族差别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过程。民族交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交融。民族交融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民族大交融的时期。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西晋统一局面昙花一现,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朝时,黄河流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考点】两晋时期士族专权的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3)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考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及特点
史料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势低下潮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锄草的工具)”。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增加,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考点】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开发的特点
(1)伴随着北方战乱较多和人口大迁移及民族交融而开发。
(2)政治统治中心的南移对江南经济开发有一定影响。
(3)魏晋形成的士族阶层,建立起的自给自足的庄园占有重要地位。
(4)南方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但南方经济尚未超越北方。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江南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乱多发生在北方,且持续时间长,而南方相对。
(2)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破坏了城市和自然经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交融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交融中汲取了新的能量,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举措:孝文帝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3)关键:北魏孝文帝迁都是整个改革的关键,有利于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社会改革。
(4)影响:加强了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1)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民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4)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史识】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发展的结果。西晋短暂统一后,国家又陷入分裂状态,但从全局来看,社会经济曲折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2.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3.士族阶层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淝水之战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为后来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4.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2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族   经济   交融   发展   时期   士族   政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