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社会生活的胡化现象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动乱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前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内迁,在黄河流域与北方汉族杂居共处。并各自在中原建立了存在时间或长或短的政权,出于维护本民族政权的考虑,各民族努力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使得北方汉族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受到各少数民族的影响,尤其是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吸取其精华,并融会贯通,促进了中原汉族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的多层次的文化。对以后社会的发展有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魏晋南北朝 中原汉族 社会生活
曹魏、西晋在短暂的统一之后,中国历史即进入了纷繁复杂的南北朝对立时期。尤其是在五胡十六国,北方黄河流域战争不断,人民相继迁徙流亡,无形之中,使得各个民族加快了相互融合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种文化双向传播,相互吸收。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尤其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即兼收并蓄,交融汇合,又丰富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下面就社会风俗、乐舞艺术、语言文学等方面展开论述,了解一下在民族融合的
趋势下,这一时期中原文化的“胡化”现象。
一、社会风俗方面中原汉族的变化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有过五十二年(265—517)康定师专的短暂统一外,另外的三百年战乱频仍,使得各民族杂居相处更加趋势化。在战乱的环境下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其内容首先是在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其次才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对文化内涵的吸收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原汉族充分的吸收了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精华,使得自身的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一)服饰器物方面
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在先秦时期已有交往。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将塞北少数民族的服饰引入中原。而两汉时期,伴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又有不少胡物传入中原。东汉灵帝时“好胡服、胡帐、胡坐······京都贵戚皆竞之。”[1](五行志)不过当时这些物品也只局限于少数汉族统治阶级使用,还没有十分的普及到下层众。到魏晋时期,战乱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夷夏观念,北方少数民族的胡服器物开始大规模的进入百姓之家。
使徒行传查经中原汉族的服饰吸收了少数民族众多的的服饰内容,使得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样式。如流行的服饰样式貂蝉,就源于少数民族。“貂蝉,胡服也。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焕,外柔易而内刚劲也。蝉,取其清虚识变也。”[2]( 舆服第一·貂蝉 )还有冠饰的变化,《搭耳帽》:“本胡服,以韦为之,以羔毛络缝。······其名爪牙帽子,盖军戎之服也。”搭耳帽本是少数民族,经过改变成为军队的帽子。而“靴鞋”之类,亦是胡人之物。“靴者,盖古西服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  黄皮闲居之服。”[3](靴笏)北朝时鲜卑人多着靴,《北史·武帝纪》下“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而当时卖靴也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魏书·徒何慕容永传》“(慕容)暐即为苻坚所并,永徙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靴于市。”
到西晋时期,少数民族的服饰使用的越来越多。“泰康中,以毡为絔头及络带袴口。”“夫毡毛产于胡,而天下以为絔头、带身、袴口。”因为使用的太过于普遍,加上当时人们对少数民族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所以百姓相戏曰:“中国必为胡所破。”因为“胡既三制之矣,能无败乎。”[4](卷27 舆服志)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杂居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衣冠逐渐的全用胡服。流行于当时的有长帽、短靴、袄子、羃离等等。各种胡服,中国尚之。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及全用胡服。”[5](卷一)“幅巾传于汉魏,羃离起自齐隋,幞头始于周朝,巾子创于武德,胡服靴衫,岂可辄施于古象。”[6](卷2 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 )“朱紫玄黄,各任所好。”[7](卷45 舆服志)中国的服饰变化兴于十六国,盛于北朝,从中国北方开始,逐渐向中国南方推进,延至隋唐,大局粗定。朱熹曾言:“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衮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礼,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8](卷91 礼八·杂礼)   
    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进行,草原民族的器物在中原地区得到汉族民众的广泛使用。尤其是胡床的使用,在魏晋时期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魏文帝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胡床,外出打猎也携带作为休息之用。《三国志》卷十六《魏书·苏则传》载,苏则“从行猎,拔,失鹿,帝大怒,距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裴潜在任兖州刺史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以显示自己的为官清廉。西晋时期,胡床为各个阶层所使用,甚至抢劫之人也是用胡床。陆机在去洛阳途中,经由会稽郡时,戴若思坐在胡床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4](卷69 在戴若思传)
    除了胡床之外,还有很多的器物传入中原,为人们所喜爱。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少数
民族势力更盛,无论胡汉,使用胡物更加普遍。
(二)饮食方面。中原本是农耕地区,人民虽然不废牲畜,但是畜牧业仅仅是副产业。生活所需的资料以农作物为主体,畜产仅其补助农业,决不能容许大量的耕地变为牧地,使之妨碍于农作物的生产。自魏晋以来,以农耕为基本产业的中原地区,逐渐的渗入北方畜牧业的势力。中原生活的方式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由以食粟为主,转而向以乳肉为主。 [9](P44)
哥本哈根协议
众所周知, “食肉饮酪”一直是胡族典型的饮食习惯, 史称:“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毛毛,其性能寒。”[10](卷49 晁错传)而汉民族传统的饮食中很少有乳制品,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 大批北方游牧民族入居中原以及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使汉族人民的饮食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至十六国北朝, 随着胡汉民族的长期杂居, 饮酪慢慢在北方汉族社会普及开来, 并直接影响了宫廷和贵族们的饮食, 酪浆成为时尚饮品。潘岳《闲居赋》中有“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典型的是王肃改变原来的饮茶食鱼的生活习惯而逐步适应北方的饮食。《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有记载: “( 王) 肃初入国, 不食羊肉及酪浆, 常饭鲫鱼羹, 渴饮茗汁。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
经数年后, 肃与高祖殿会, 食羊肉酪粥甚多。”《齐民要术》卷六养羊第五十七记载了“作酪法”“作干酪法”“作漉酪法”等技术,说明乳酪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
除此之外, 胡饼和胡饭也为汉族人所钟爱, 《太平御览》引王隐《晋书》载: “王长文, 州辟别驾, 阳狂不诣, 举州追求, 乃于成都市见, 蹲地啮胡饼。”东晋名士王羲之亦是“坦腹东床啮胡饼”。再《艺文类聚》引梁吴均《饼说》载: “宋公至长安, 得姚泓时故太官丞程季者, 了了人也。公曰:‘今日之食, 何者最先? ’季曰: ‘仲秋御景, 离蝉欲静, 燮燮晓风, 凄凄夜冷。臣当此景, 唯能吃饼’。”可见, 胡饼在当时的饮食中之地位,胡饼已成为人们所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另外还有羌煮、胡豉、胡椒酒、生羊烩等各种副食也为中原人士喜爱。胡食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历史景观。“自泰始起来,中国尚之”。科技与创新[11](卷一四)
(三)婚姻风俗方面。魏晋时期,胡汉广泛通婚,汉族的婚姻习俗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胡风特。如入帐交拜、催妆、跨马鞍、戏弄女婿等,基本上都是受北朝胡人习俗的影响而来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卷四《贬误》载:“今士大夫家婚礼,露施帐,谓之入帐,新妇乘
鞍,悉北朝余风也。《聘北道记》云:‘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新妇,夫家领百余人或十余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新妇子,催出来。’其声不绝,至新妇登车乃止,今催妆是也,以竹杖打女婿为戏,乃有大委顿者,江德澡记此为异,明南朝无此礼。”这表明入帐交拜、催妆、新妇乘鞍、戏弄女婿等婚礼仪式都是北朝的风俗。
“‘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说的就是催妆之事,只是发展到唐代,大呼小叫的野蛮行为变成了吟咏催妆诗的文雅之举。如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召作催妆诗》: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诗中的“百子帐”又名“穹庐”、“青庐”,是新郎新娘交拜的地方。青庐,即用青布做的帐子,亦为穹庐、百子帐。《梁书·河南传》:“鲜卑、吐谷浑有屋宇杂以百子帐,即穹庐也。”及至唐以后,入帐交拜,演化为拜堂之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堂展拜,谓之新妇拜堂。”
邓小弟
  “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至有大委顿者。”是“弄女婿”,是指男方迎亲时,女家亲友相聚,以口头的甚至动手的方式来戏弄新郎,此种习俗在北朝颇为盛行。《北史》卷十四《齐文宣皇后李氏传》附“段昭仪传”载有:“段昭仪,韶妹也。婚夕,韶妻元氏为俗弄女婿法戏文宣,文宣衔之。”
新妇乘鞍的婚俗也自北朝时兴起,主要是取其“吉祥、平安”之喻意。“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北人尚乘鞍马之意。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12](卷上·婚姻之礼)由于这些婚礼习俗有美好的喻意,被中原地区的人们乐于接受,至唐时依然盛行。此种种婚俗,“近代婚嫁,有幛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及有卜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13](卷五·花烛)
二、乐舞艺术方面
魏晋时期,在艺术方面,“华戎兼采”[14](卷14音乐志中)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精华,胡歌、胡乐、胡舞等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新鲜的彩。并出现了很多擅长吹奏的大家。“魏晋之世,有孙氏善弘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索善弹筝,朱玉善琵琶,尤发新声”。[4](卷23 乐志)
当时流行的胡乐主要有箜篌、琵琶、胡笛等。虽然胡乐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中原,但真正的流行是在魏晋时期。
箜篌。为当时人所喜欢。北魏高阳王元雍有一个叫徐月华的美人善于弹箜篌,“能为《明君出塞》之曲歌,闻者莫不动容”。永安年间,嫁给卫将军原士康为侧室。住宅接近青阳门,“徐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行路听者,俄而成市”。领导者的作用[15] (卷3 城南) 足见其曲艺之高超,亦表明时人对此乐有很高的欣赏力。《北齐书》卷二十二《卢文伟传附孙询祖传》记载,卢宗道任南营州刺史,“尝于晋阳置酒,宾游满座。中书舍人马士达目其弹箜篌女妓云:‘手甚纤素。’宗道即以此婢遗士达,士达固辞,宗道便命家人将解其腕,士达不得已而受之”。在晋阳官宦人家有专门弹箜篌的女妓,说明当时箜篌已经非常流行,而且是黄河流域民众喜爱的乐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2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原   少数民族   时期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