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家书

奈保尔家书超声冲击
《奈保尔家书》赏析
作者奈保尔,英国移民作家,出生于西印度岛特立尼达的一个印度家庭。他是21 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小说成名,这跟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奈保尔在西方享有盛誉,他和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其作品曾获毛姆奖、布克奖等不少重要文学奖、布克奖等不少重要文学奖,2001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表明他“当代经典作家”地位的确立。重要作品有《米格尔街》、《河湾》、《抵达之迷》等。作品主要写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人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后殖民时代的世态人心。
奈保尔是继康拉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
本书以时间顺序写成,既是一部奈保尔的成长史,又是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在这些父子之间的往来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壮志未了、为家庭所累而心力交瘁的老人;以及立志在广袤的文学沃土上耕耘的年轻人形象。
书信集的核心部分至少涵盖了三年时间。从1950 年维迪亚获得政府奖学金,第一次离开特立
尼达前往牛津求学算起,一直到西帕萨德1958 年病故,维迪亚随即离开大学为止。通过拾遗补阙的方式,本书亦将其后三年(1954 ——1957) 的书信收录进来,以反映此间作者的创作生涯。本书的结尾,以作者的早期小说被英国一家出版商接纳告终。共有十卷,分别有西班
牙港--牛津、在牛津的第-
- 个学期,1951 年春季学期,复活节假期、1951 年夏季学期和长假、1951--1952 年,米迦勒节期间和圣诞节假期、1952 年春季学期,复活节假期、1952 年夏季学期,暑假、大考之年、家庭悲剧、作家。
董乐
书中主要写的是奈保尔在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与父亲、和家人之间的通信,主要是他跟父亲的通信。他们之间除了浓郁的亲情和爱之外,重要的是他们能像朋友一样交流。父亲总是不留痕迹地放低自己的姿态,使他们能像两个文学爱好者一样讨论文学,像朋友一样谈论生活琐事和经济问题。当时的奈保尔只有18 岁,刚刚开始准备走上写作之路。而他的父亲已经是《特里尼达卫报》的编辑,一位在当地有一定名气的作家,而且“英国广播公司”还经常播放他的短篇小说。什么意思呢?打一个比方——父亲已经是一位省级报纸的编
辑,或者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朗诵。要教训奈保尔这个刚入大学的学生,这个资历已经足够了。但他没有丝毫教训的口气,而是一直在跟儿子交流、对话,并经常鼓励儿子要保持自信心。是不是自己的名气不够大,不能教训这位名牌大学学生呢?毫无疑问不是这样。问题不在于父亲的社会地位,而是他的实力。奈保尔的父亲对文学十分内行,特别是对初学写作者会碰到什么难题更是了然于心。日本海啸预警
当他担心儿子懒于动笔的时候就说:“假如一个人只是在自以为说的都
是正确的话的时候才动笔,那他就很少动笔。”怎么写呢?他父亲有很精辟的见解:“只需要注意好好地把你想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一一不要炫示。有了绝对的、勇敢的诚实,你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你必须做你自己,必须诚实……只说你不得不说的话,而且要说清楚。有时候为了说清楚,你不得不疏忽某条语法规则,那就疏忽吧。如果为了悦耳的缘故,你必须用一个长单词,那就用吧……要写肚子里的,而不是面子上的东西。”牛津大学并不教这些, 而只是让奈保尔不断地写弥尔顿、蒲柏、笛福、菲尔丁、狄更斯的读书报告。大学一般不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者。因此,父亲在奈保尔成为作家的途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
对于奈保尔而言,精神生活意味着所有的一切:用一双精明、幽默而友善的眼睛观察记录世俗社会的男男女女;而这些正是源自于他那独特的思想和达观的处世态度。在其长子维迪亚身上,老奈保尔到了针对这一信念的奇妙共鸣。之所以说它奇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儿子步其父亲的后尘,或者一个父亲怂恿自己的孩子承袭自己的衣钵,这类举动毫无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两个男人居然步调一致,两代人的思想差异既没有令他们感到困窘,也没有把他们分开,而且,父子之间建立通信往来的时候,维迪亚年仅十七岁。由于西帕萨德的过早离世,维迪亚意识到自己亏欠了父亲太多的情债,于是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以多种方式在其作品中表达出这份感东铁营二中
情。在这本通信集中,读者会发现一个父亲对儿子那种微妙而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体恤之情。父亲对维迪亚的关怀慷慨无私,对这个深具才华,生性敏感的年轻人勖勉有加。
1950年,维迪亚在牛津度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写道,“我意识到了自己所承载的巨大使命”。这种巨大的使命体现在:从特立尼达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来到战后的英国(宗主国),来到牛津这个莫里斯汽车制造厂的老家,在英国公立学校接受大学教育,求取功名。
codcr奈保尔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和家庭环境的:他干了大半辈子记者,对于他那一代特立尼达印度人而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职业。我的父亲生于1906年。那时的特立尼达印度人是一个独立的团体,他们大都居住在乡下,讲印地语,生活依赖于特立尼达中部和南部的糖业园区。生于1906年的那批特立尼达印度人都出生在印度,成人后作为契约劳工(合同期为五年)被输出到特立尼达。
1929年,我父亲开始不定期地撰写印度人社团事务的文章,并且给《特立尼达卫报》投稿。到1932年我出生时,他已经成为
《卫报》驻查瓜纳斯小镇的通讯员。查瓜纳斯是制糖工业的核心区,也是特立尼达印度人的聚居区。我母亲家世代在此地定居,其家族迁移史要比印度合同工久远得多;他们家是大地主。
在我出生后两年左右,我父亲离开了《卫报》。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他曾到各处打零工;如今,他成了我母亲家的一分子,婚姻的纽带把他拉到我舅舅的保护伞下。我的舅舅很富有,他是这个岛国最大公共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和合伙人。当时的眼光看,父亲可真是个不幸的人一一他家的亲属仍然属于农业劳工阶层。因此,在两大家族势力的影响下,我
父亲一生都在半独立和半自尊的夹缝中求生存。
1938年,我父亲再次被《卫报》雇用,这次他成为了一名城市记者。于是我们一一我父亲、母亲和他们的五个孩子举家迁往西班牙港,这人丁兴旺的一家人(母亲后来又养育了两个孩子)住进了外祖母留下的一幢房子。正是在那时,我开始逐渐了解父亲这个人
在这本书信集中,卡姆拉的地位十分特殊。她比维迪亚年长两岁,也是第一个离开家庭外出求学的孩子。在巴印大求学期间,她的生活并不如意。待她于1953年返家时,正值爸的心脏病发作, 这对她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她不得不肩负起养家餬口的重任。通过本书中的书信往来,我们看到弟俩的关系十分亲近,总是有一人在指责对方没有及时写信。
求学期间,奈保尔异常刻苦,同时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以及焦
虑、贫困和抑郁情绪的困扰;即使深受神经焦虑症的影响,他还是充满自信地广交朋友,经历了成长的快乐。在书中有两条主线至关重要:一个是维迪亚的家庭,尤其是爸和卡姆拉,当然也包括妈和妹妹们;另一个是成长中的弟弟施瓦。
维迪亚离开特立尼达去牛津的时候,施瓦只有五岁大。兄弟俩再度见面时,已是六年以后。
在《兄弟》这篇随笔中(收录在施瓦的遗作《尚未完成的旅行》中,1986年出版),施瓦回忆了维迪亚写来的家信,以及哥哥回到特立尼达的情景:
有时候,邮差会送来蓝的航空信件,这自然让全家人无比兴奋。偶尔我也会带着一种茫然的惊奇感一边想象,一边听--------- 我的哥哥
在广播中朗读短篇小说。我^一岁大的时候,这位神秘的人物突然来到家中。他为何从天而降,我无从知晓。总之,对我而言, 他的到来是一段令人惊愕的插曲,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我走进他的房间,站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躺在床上喷云吐雾的人,我记得他不停地从一个绿的盒子里取烟抽。这个生动的场面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一一已逐渐淡忘的父亲的形象再次复苏了。爸也是这个样子,习惯于在温暖静谧的午后,躺在这张床上看书吸烟。
这个意味深长的场景真正抓住了本书的精髓,其戏剧化的感人效果溢于言表;当我们读到这些书信,留心观察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转换,以及情绪上的微妙变化,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好父亲和好儿子之间与生俱来的亲情。
吴锦彪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奈保尔成为著名作家的外部条件,当然是除了“天才”这种父母赐予的、与生俱来的成分。首先他有很好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主要是在家庭的爱的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假如没有自信心,即使进入了牛津大学,不发疯也会变傻,更何况成为著名作家。第二
是有一个十分内行的父亲与他平等交流,并不时地点拨他、督促他,使他不断地得到鼓励,而且持之以恒地坚持。更重要的是,父亲将父子之情悄悄转化为朋友,乃至同行的这种姿态,其中包含了关切、爱、指导、督促。第三是家境贫困贫困是相对的。奈保尔家的经济状况按我们的标准不算贫困,父亲当编辑,有自己的私车,还能开车到海边过周末,母亲娘家富有,特殊时刻能够给予一些资助。但在牛津大学,奈保尔无疑是属于贫困户。这种贫困的状况培育了他的独立精神,不但没有变成花花公子,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同时,也培养了他与外部世界的紧张关系, 使得他的文风非常尖锐,有时还有点刻毒。我感到,奈保尔是幸运的。当然,读这本《奈保尔家书》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能看到一个作家逐步成熟的心灵历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2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父亲   没有   作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