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 重点

名词解释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于193032日在上海成立,会议选举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创办《前哨》、《世界文化》、《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左联”的成立,对于团结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学运动,培养革命青年作家队伍,繁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36年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宣布自动解散。
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3宝钢采购电子商务平台27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日成立于汉口。由郭沫若,茅盾、丁玲、胡风、夏衍等任理事,周恩来为名誉理事之一,老舍任总务部主任,负责“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的机关刊物是抗战期间坚持时间最久的《抗战文艺》。“文协”在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提倡抗战文艺的通俗化,要求文艺紧密地与抗日斗争相结合。“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民族主义文学 指由19306月,由cc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
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
现代诗派 “现代派”因施蛰存在19325月出版《现代》杂志而得名。施蛰存在《现代·发刊词》中写道:“《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所以人们把在《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体现其诗歌主张的诗人,称之为“现代派”。它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卞之琳、冯至、何其芳、路易士等。他们主张诗歌应该摆脱感情的直白宣泄,应该挖掘人的内心的深层体验,诗歌不能借重音乐和绘画,而提倡用象征手法去表现朦胧的意象,在形式上追求诗形的有意味性,努力建立一种自由、精致而又新奇的新诗形式。
社会剖析派 三十年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用阶级
斗争的眼光去观察并分析社会现实,题材多取自于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对中国城乡社会进行精微而准确有力的剖析与再现,以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命题,达到形象而准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性。茅盾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茅盾及其作品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社会剖析派”,主要作家还有丁玲、沙汀、艾芜、吴组湘等。等离子炬
淮南市公安局局长京派吕思勉 1928年新文学中心南移后仍留在北方的一些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和《水星》、《文艺杂志》等为园地的,思想倾向创作风格相近的自由主义作家。以周作人为精神领袖,以朱光潜为核心理论家,带有浓厚的学院派彩。他们或继续前期乡土题材小说的写作,或描绘社会的种种世态,虽题材有别,而风格之恬淡柔美,温婉抒情却是一致的。代表作家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汪曾祺、李健吾、芦焚等。
街头诗 也叫“传单诗”、“墙头诗”,它是抗战期间由田间、柯仲平等人在延安倡导的一种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这类诗的特点是短小精炼,通俗易懂、易于记诵、富有鼓动性,常被印成传单或张贴在墙头,直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例如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坚壁》、《义勇军》等作品都是街头诗的优秀之作。街头诗的发展,促进了诗歌的民族化、大众化。
七月派 抗战前期,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团结了一批青年作家,这是“七月”派的雏形。1945年《希望》杂志创刊,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绿原,鲁藜、阿垅、曾卓、牛汉等年轻诗人的诗歌创作的发表,使七月派更为壮大,并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结束。“七月派”着重抒写重大题材,表现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光明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了胡风“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的理论主张。但由于七月派中的大多数作家仍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映的深度。
新闻体小说】是刘白羽在解放区创造的一种新的小说形式。这种小说体式力图使小说艺术与报告文学互相渗透,具有介乎小说与报告文学两种体裁之间的某些特性,既具有报告文学的纪实性与及时性,又具有小说的可读性与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政治委员》、《火光在前》、《无敌三勇士》等。
东北作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和在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的东北籍作家所形成的创作体,主要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白朗、骆宾基、李辉英、罗烽等。他们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彩,跃动着时
代脉搏,反映东北人民艰苦抗战的不屈精神和这块古老土地的痛苦裂变。主要作品有《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科尔沁旗草原》等。
新感觉派 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借鉴了新感觉派的方法和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小说创作,在表现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及现代人的畸形变态的精神状态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们在小说形式、技巧探索上的先锋性和前卫姿态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代表作品有《将军的头》、《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上海的狐步舞》等。
湘西小说 指沈从文描绘湘西奇异的自然风景、人情世态的作品。这类作品展示了“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又不悖乎人性的”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以及自然人性在时代大潮挤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在与都市人生的比照中,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体现出作者的道德情感倾向和美学境界。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等。
普罗列塔利亚戏剧 即“无产阶级戏剧” 1929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郑伯奇、夏衍等人组织的艺术剧社在上海成立,首倡“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倡导戏剧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与民众相结合,强调戏剧的阶级意识,对推动中国戏剧向革命方向迈进,跨
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诗歌会】 “左联”领导下的一个众性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都是参加“左联”诗歌组活动的骨干,其中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王亚平、白曙、杜谈(窦隐夫)等。他们提倡诗歌的“大众格调”,创作大众化、口语化诗歌,重视诗歌的普及和与民众的结合。1933年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半月刊),他们对我国革命诗歌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2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86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歌   小说   文艺   作家   社会   革命   具有   东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