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郁达夫《江南冬景》阅读答案
篇一:《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山东省郓城县第一中学(274700 李召峰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煊(xu赖特建筑ān)温 剥(bāo)花生 疲惫(bèi)濒临绝境(bīn
B、曝(bào)晒赭(zhě) 包庇(bì) 瞠目结舌(chēng)
C、海滨(bīn)润(rùn)泽 畸形(jī) 破绽百出(zhàn)
D、甘霖(lín)深邃(suì) 贮藏(zhù) 心潮澎湃(pài)
2 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冷的日子,在明天的二月尽头,最多也七八天的样子。
A、或许大约 肯定只有 B、也许 肯定
C、恐怕大约 将总不过 D、恐怕 或许 眼动仪 总不过
3、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B、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婴儿死亡C、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D外高桥二期、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
4、下列句子有病句的一项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二、 阅读理解: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
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顶多成了赭,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节选《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5 读这段文字看,概括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点?
6、“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作者说“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意思是什么?
7、作者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说“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他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一、1B,曝应为(pù);2C3D,省略号后面不应该再用“等”这样的词语;4C,逻辑不当,应在“在于”后加“能否”。
二、5、气温高、植物多。6、作者化用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是说江南的冬天温暖,草木没有完全枯败。7、因为江南的冬天气温较高,草木也多,跟春天没有太大的差异。
篇二:江南的冬景 导学案 参考答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品味文章质朴清淡、明白晓畅的语言
3、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通过诵读,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云梯杰克逊 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
(见《随堂1+2P81 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见《随堂1+2P81 写作背景
阅读导航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煮茗 煊羊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蛰居 间或 曝背铭刻 闽粤 丰腴 乌桕 槎桠 远阜 恣意
2、积累下列词语(释义)
亘古如斯
青天碧落
莫名其妙 地滨大海
物阜民丰
2)、复读文本局部导读
(一)自主探究
1、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的独特之处。景物描写也应该写出对象的特征:晴天丽日、和风习习是一种特征;西风猎猎、风雨凄凄又是一种特征。那么,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季,其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2、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一般是指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所谓“神不散”一般是指散文主题集中、写作思路确定。“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灵魂,好的散文应当是“形”与“神”的对立统一。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又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呢?
(二)合作探究
1、在写景散文中加入民俗风情描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古人笔记大多如此。“民俗”体现着“民情”,他能很好地传达“情与景的交融”,浓化文章的人文气息。本文作了如下民俗描写:“凡在北国过过冬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民俗描写有何作用?
2、在散文写作中引用诗文,不是一种单纯的嵌入、点缀,它应当是一种“契合”,应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同时也应当增强文章的文化质感。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其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3、写文章讲究笔法,如《诗经》“六义”中的“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有时候用笔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候则可以宕开一笔,再转入正题。但这些均非闲笔,是立意笔法所需。本文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但作者开笔即写北国冬天,文中也一再提到北方的冬景,甚至写到日本人、德国人喜欢徒步旅行的情景,这些是不是闲笔?
4、宋人韩拙在其《山水纯全集·后序》中写到:”人为万物之最灵者也,故人之合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即“人物”画入画中,可使“景物”尽乎其妙,画理如此,作文之道理亦然。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但却在好多处写到了江南冬日人物的活动,对此应如何理解?
四质疑反思
11)质疑(提出阅读过程中的疑难)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1:1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8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高适 燕歌行
下一篇:故都的秋赏析
标签:江南   冬景   散文   文章   下列   作者   写作   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