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材分析】
氧气雾化吸入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tcl2966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长沙》)
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刘禹锡读到的是秋的寂寥马致远读到的是秋苍凉。面对不同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索爱z610
二、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
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整体感知
1、正音 
驯鸽(xùn )  落蕊(ruǐ ) 平仄(zè) 歧韵(qí ) 颓废(tuí)鲈鱼(lú)普陀山(tuó) 潭柘寺(zhè )  廿四桥(niàn ) 细腻(nì)椭圆(tuǒ)萧索(xiāo)   夹袄(ǎo)  一椽(chuán) 房檩(lǐn) 譬如(pì) 
2、解题:提问:“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因此,“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
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快速阅读3--11自然段,试概括每个画面的内容( 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清晨静观(破屋秋),第4段落蕊清扫(槐树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都市闲人(闲话秋凉),第11段胜日秋果(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王学求  (1)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具体物象: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鸽声 漏光 残垣 蓝朵 秋草
作者欣赏的景物的特点: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反衬);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质疑:作者为什么会认为牵牛花以蓝或白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者最下?其间的点缀是什么?
    紫黑、淡红是暖,白、蓝属于冷。白素雅、纯净,蓝宁静、深远。折射出作者回避暖,偏好冷的特点,他要的是悲凉而非热烈。作者要求的点缀也是“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瘦弱,病态,生命即将衰微,绝不是一丛丛葱茏、茁壮的青草,郁达夫追求的就是颓废的调子。
上海佳程广场
(2)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细腻:极微细极柔软萧瑟清静
    清闲:踏蕊、观丝纹凄清闲逸视、听、嗅、触觉
    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孤独悲凉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分析: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倍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但作者并不反感,觉得它如宠物。文章以动衬静,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明确:他们的衣着,他们的闲散,他们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的互答,表现出一股衰朽之气,再配以冷雨后落寞的斜阳背景,正好传达出了秋的悲凉——凉味,反映了作者刻意追求的悲凉情趣。
    【表演】请两位同学模仿京腔京韵,学都市人聊天,体会那种有气无力的秋味。
    讨论: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3)总结
提问: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五幅秋景图,那么上述秋景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明确:无序,这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提问: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图。“神”是淡淡的忧愁,孤独的落寞,深深的眷恋之情。“结合点”是“清”“静”“悲凉”。本文可谓情景交融。
作者曾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在这里情中有秋的落寞,秋中有情的眷恋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景、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疏朗不羁,挥洒自如的美。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1、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作者在第2段借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及在第13段借南国之秋的“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5:1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83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学生   散文   学习   文章   秋景   情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