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考试0948网络文化与伦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W16102303526002 姓名:黄浩    20166
索爱wt19i课程名称【编号】:  0948           higgs粒子 网络文化与伦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 答:德性论是关于品格的建构、实践理性、道德教育、品格与友谊的连接等问题的理论。它强调对人的判断的重要性。德性伦理学的重点在于对德性的研究,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性的规定性,诸如勇气、自制、慷慨、真诚这样的德性。伦理学界把德性界定为"表现于习惯行为中的品格特征,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它是善的" 
2. 答:网络伦理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虚假信息: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在其海量的信息中免不了出现虚假、有害的信息。其中小到网络虚假中奖信息,大到扰乱民心、影响社会等网络谣言。
2)产权侵犯: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对信息几乎是无限制地免费使用,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涉及到的产权侵犯亦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侵犯。
汕尾发展论坛3)情感异化:网络中最典型的情感异化通常发生在网恋、网婚中,其具体的表现有角扮演与真诚问题、网恋游戏化与专一问题和网恋中的性、爱分离问题。
4)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
3. 答:网络非主流文化虽然有其缺陷,但它提倡的对主流文化的逆向思维、具有活力的创造力等方面是值得我们肯定并且发扬的,我们却不可忽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积极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从加强网络传播管理,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社会舆论与法律的监督;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核心价值观这三方面来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向积极方向发展,使其同网络主流文化一起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4. 答:a.络文化霸权带来的伦理问题:
1)意识形态的移位。西方的文化渗透直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动摇了部分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基础。
2)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改变。美国利用各种媒体在全世界推行一种以消费为中心的文化。
3)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改变。西方文化借助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强势地位,将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形成“打压”态势,对主旋律形成干扰,并弱化民族的道德素质。
4)文化素质降低,导致情感偏移。强大的传播力量把低级趣味的产品和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尤其是缺乏判断力的学生面前,占用了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和素质的发展。
    b.网络文化“霸权”的战略对策: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信息化道路上逐步树立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地位,平等参与网络文化竞争,争得民族语言话语权,扩大中文的网络生存空间,使有中国特的传统文化大众化、全球化。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只有立足文化创新,才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4)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变异性的特点,面对这些情况,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
二、材料分析题:
1答:通过网络我们认识了“最美教师”、“最美妈妈”和“最美司机”等一系列“草根英雄”,他们的事迹不仅留在网络上,更留在了我们的心坎里。这股“正能量”的热潮,无疑凸显了当代网络的主流文化为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让人们真实感受到网络正能量的精神震撼及其现实意义。网络应该传播正能量。抚顺市北台小学
a.网络主流文化是指网络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部分,也即是说网络主流文化所推崇的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网络主流文化不仅代表了一个时期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的文化,而且它更传播了一种在新时代中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精神。
b.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意义,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构建网络主流文化。首先,在文化战略上对网络文化变“忽视”为“重视”。主流文化必须迅速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文化阵地。其次,在文化责任上变网络文化“自在”存在为“自为”存在。网络必须承担传承主流文化这一历史重任。最后,在文化意识上变“封闭”为“开放”、变“对抗”为“对话”,加强与其他国家主流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构建网络主流文化的关键在于我们应改变我们的观念,重视对网络文化的建构,特别是注重对网络主流文化的建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网络主流文化对于网络、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意义。
2.答:体现了不同年龄段的伦理道德认识差异:华夏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其对于伦理道德阐述有着独特的认识,孔子时期就已经在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
性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这一观点有了现代社会的定义以及内涵①对于老人们,伦理道德是一件很大的事,作为一个家族的成员就必须要有伦理道德的观念②对于年轻人而言伦理道德的约束力好像并不大,这种观念并没有根植于他们的心中③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正处在对于这一观念的培养过程中。 
    危害:a.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学物质令上网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却较前更为严重。初期只是表现为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引发紧张性头疼、心血管疾病,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甚至有导致死亡的危险。网络成瘾对儿童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儿童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创伤;儿童青少年网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容易迷失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
   b.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儿童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带来的大量教育上的问题,染上网瘾的儿童青少年,被网络挤占了原本属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
的下降。儿童青少年网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c.弱化道德意识:儿童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人性恶的一面也可能会因为没有道德的约束而得到充分的宣泄,这就弱化了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 
d.影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儿童青少年网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同时,儿童青少年网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个人归属感的满足,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其次,沉溺于网络世界中,还造成了儿童青少年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还获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   
    e.影响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体现着
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在网络大行其道,网络内容丰富复杂,良莠不齐。鉴别力和判断力水平较弱的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网络之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儿童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儿童青少年网瘾究其本质,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自控能力薄弱,更容易形成网瘾。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网瘾倾向,一定要到专业的心理医院及时诊治。 
  鉴于以上伤害,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预见网络时代教育的新特点新需求,积极探寻网络给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造成的深刻负面影响的新对策,扬利避害以防患。我认为预防中学生网络伤害以下几种对策:  ①提升教师自身的网络道德教育水平。②改革课堂教学形式。③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控制、自主探索”能力。④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操。⑤利用计算机课程呵护学生的网络情结。
3.答: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对信息几乎是无限制地免费使用,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涉及到的产权侵犯亦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侵犯。在网络时代,我
们需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a.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伦理基础:
现代知识产权受到版权法、专利权、商标法等法律的保护,这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在此关注的是法律背后的伦理困境以及它的伦理基础问题,主要有三大理论支撑:
1)洛克的劳动价值论。洛克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自已劳动拥有天赋得权利和资格,他认为劳动是一种艰苦而繁重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劳动就是因为为了从中获利,所以,如果不让他拥有这些权利是不允许的。财产权作为劳动者艰苦创作的回报是必要的,如果不对个人发明进行长期的保护,也许就不再会有创造发明,人们生活就会每况愈下,这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不但给有形财产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解释基础,而且也完美地解释了知识产权的合理性。
2)黑格尔的财产论。黑格尔认为,财产对于个体自由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个体通过生产物品和从事手艺把他的人格转化为外部世界,财产是人的人格表达,是自我实现的
方式。这一理论尤其适用于知识财产。当人类自由地把自已的意志外化为物,比如小说、诗歌、音乐,绘画或软件源代码,就创造了他们所有权拥有的财产,因为这些智力作品是他们的人格和自我的表现形式,它们是人的存在的延伸,因此它们就属于这个人。这种属于是理所当然的。
3)功利主义理论。功利论原则有时被表达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它的主要观点是基于如下假定: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幸福和满足,人们需要获取、占有和使用物品。个人财产得不到保障,就不能实现这种幸福,因而保障占有、使用和控制物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知识产权得到应有的保护,大大激励了作者创作出没有这种保护时不愿创作的作品,这对社会总体利益也是十分有利的。
b.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面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增长速度惊人的局面,不得不让我们对知识产权进行重新审定。网络上的交流方式一样要受到国家法律的调整,受到著作权法的调整。而且,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国家说了算的,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大家的参与,从每一个人做起。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7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文化   儿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