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的趋势研析

//77山东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的趋势研析
孟祎旻
摘要:2019年底,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大圈层布局的重大举措。地处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的东营,以其独有的工业大市地位和重要沿海港口优势,成为省会经济圈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的现实基础和利弊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要转换思维模式、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发掘潜在的特产业、加快经济转型、提升自身能级等建议。
关键词:东营;省会经济圈;发展趋势;思考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qgl.2021.05.019
2019年12月召开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主体功能突出、产业布局特明显、内部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大圈层布局①。2020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东营以其区位条件好、工业实力强、制造业规模大、开放程度较高等比较优势,成为省会经济圈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向好态势彰显
2020年,东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力度,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减缓了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较大冲击,经济运行呈现复苏加快、回升向好态势。
从经济总量看,2020年,东营地区生产总值2981.19亿元,占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的10.9%。从发展速度看,经济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同比增长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与日照市并列全省第三,位列省会经济圈第二,拉动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工业、投资拉动强劲,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成神经细胞瘤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初负增长开局,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生产逐步恢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位列省会经济圈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迅猛。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要素保障,一系列“稳投资”政策落地落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位列省会经济圈第一。
(三)经济发展基础夯实,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34亿元,分别占全省、省会经济圈公共预算收入的3.8%和10.5%,增速同比增长1.7%,位列全省第九、省会经济圈第五。居民收入稳定。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04元,同比增长3.9%,与威海市并列全省第十二,位列省会经济圈第五。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84元,增长3.0%,与烟台市并列全省第九,位列省会经济圈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3元,增长5.2%,位列全省第十二、省会经济圈第五。
(四)动能转换提质加速
作者单位:东营市统计局
·数读·
78 //  《中国国情国力》                                2021年第5期|总第340期
2020年,东营新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工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比2019年增长27.0%、12.1%和9.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2%,比2019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比201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比45.0%,比2019年提高4.4个百分点。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8.4
9万户,比2019年增长17.0%。其中,实有各类企业8.57万户,增长14.4%;实有个体工商户19.62万户,增长18.3%。
二、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利弊因素
(一)从所处区位看
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东营位于山东东北部,地处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交汇地带,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连山东半岛,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是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也是省会经济圈的工业大市和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东营地处渤海湾盆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第二大主要产油基地,拥有413公里海岸线、300多万亩未利用地,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城市。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角度看,黄河由东营入海,东营加入省会经济圈,有利于打通黄河下游沿黄经济区与生态廊道,有助于共建黄河下游城市。
(二)从发展环境看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无论是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还是承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msd
新动能的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都为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意味着东营应加快对接国家规划,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在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准定位,下大气力打通向西连接黄河流域城市的通道,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擎,加快东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和省会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三)从主导产业看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东营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地级市和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等为主业的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工业强市、工业兴市依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工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趋势明显。目前,东营在省会经济圈发展中应主动赢得先机,围绕培植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在去产能、上水平“双管齐下”上下功夫,再塑东营产业发展新优势,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向高端化、品牌化、绿化转型,推动东营工业由大到优、由大到强,不断提升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四)从经济转型看
东营作为全国石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长期形成的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发展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等一系列的结构
新年献词事件性矛盾和问题,致使经济运行的整体性协调性欠佳。从长远看,极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干扰,同时引发的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高排放项目多等问题致使区域内产业的结构性污染、开发与保护矛盾尖锐[1],成为融入省会经济圈经济的最大发展威胁,必将经受资源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东营应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产能,加快构建“5+2+2”现代产业体系②,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三、推进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的建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随着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持续推进,东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更需要有目标、有对策。
(一)转换思维模式,借力发展新机遇
2020年,东营经济逆势增长,成效显著,成为推动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
//79
前,“一带一路”倡议、中韩自贸协定的实施,又为省会经济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利好。今年以来,东营按照《关于东营市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原经济区发展,充分发挥东营优势,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重点,谋
划构建深度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实现发展理念的突破,发展方式的转变[2],推进东营经济提速、提质、增量、增效,不断增强东营在省会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区域合作
推进京沪高铁二通道滨州至东营段建设,补齐东营交通短板。加快东营港东营港区10万吨级航道、10万吨级泊位和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工程,将东营港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主力港。积极推进小清河复航,把广利港建设成为河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口。着力提升东营胜利机场枢纽功能,优化加密国内航线,建设南北、东西中转枢纽机场,真正让胜利机场成为区域性中转枢纽机场和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建立与沿黄各市文旅合作交流机制,围绕“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联动黄河生态廊道、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打响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三)发掘潜在特产业,点燃经济新引擎
东营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聚性强,石油化工、高效农业和新材料产业是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优势所在,积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以区域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为支撑的东营特产业体系。筛选、培育一大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通过项目牵动、“龙头”带动、工程驱动,打造特产业聚集区,实现主导产业上档次、上规模、上台阶,提高东营在省会经济圈的整体实力,
为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
(四)加快经济转型,激活新动能
按照省会经济圈确立的经济发展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不断探索,立足优势、放大优势,逐步绘就石油化工产业集、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蓝图,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能耗指标、重大项目等方面落实支持政策,统筹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强”产业布局,促进产研融合,以抓大项目、加快新型工业化、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作为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挖掘经济潜能,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省会经济圈中绽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成为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东营力量。
(五)提升自身能级,融入发展新格局
吕冠成省会经济圈是山东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施提振山东经济的重大举措,能否合作发展、协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东营更应站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准定位,不断以都市圈的思维和视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级,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共进、对外开放携手共赢、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等方面推进普惠共享,打造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3],形成相互依存、一体化发展格局,助力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注释: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①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大圈层布局: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
②“5+2+2”现代产业体系:东营市确定构建以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金属、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特产业以及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滇南明珠网[1]郭涛. 新常态下石油经济形势发展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05):318-320.
[2]张伟. 省会城市经济圈框架下济南的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D]. 山东大学,2019.
[3]苏锐. 山东促进省会经济圈文化产业协同发展[N]. 中国文化报,2013.
■ 编辑:张涵
·数读·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9:1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6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经济圈   省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