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白鹿原》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生存方式
论文作者:陆瑶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胃肠机
肥皂水婚姻登记条例2011年7月
《白鹿原》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生存方式
内容提要:
《白鹿原》描写了白、鹿两家三代人的人生历程,既体现了原上人们的生存追求和文化精神,又向人们暗示了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小说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命运的关注再现了白鹿原上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民族心路历程,以及发生在白鹿原上的事情对民族生存走向的影响。
《白鹿原》通过对历史和家族生活形态还原式的描写,“再现了生与斯,长与斯的人们在其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文化和生存方式."小说塑造了致力于自强不息,奋力打拼,强调“仁义”礼法的族长或家长以及众多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赋予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追求和生存方式,但是礼法规范在变动的现实中面前显得过于残酷和保守,轻视个体生命和自由,演绎出家族种种生存危机。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人物的生存方式的描写,向人们再现了传统的民族生存方式对新生的生存方式的压制,也使人们看到了要改变一个落后的民族生存方式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勇气.在社会走向脱贫致富历史的前进中,中国的社会性质,传统的价值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要把眼光从被边缘化的农村身上收回来,打破那种缺乏现代生命的自由精神与生命理想主义眼光的看法,反思民族命运的生存走向,反思农村社会的发展。
 一、白嘉轩和朱先生的人物形象。
  《白鹿原》中的第一人物白嘉轩是白鹿村里的族长,姓名本身就象征着这位族长威严的地位和美好的品格,隐含着源远流长的必然的“活的历史连扣”。“白"在中华民族远古的民俗里,是作为纯洁、吉祥的象征而得到崇拜的,“白"在汉字里含有洁净、彰明、清楚、真率之意.嘉轩二字同义重复,强调形象的品正德厚。为了恪守传统道德伦理,支撑白鹿原上的一切固有秩序,维护他的威仪,为此,他以身作则,与长工鹿三有着“亲兄弟”般的关系;他不计前嫌,尽力搭救狱中的黑娃、鹿子霖;他可以大义灭亲,与“不孝"的长子白孝文断绝关系;他可以不辞艰苦,去自残式地拜神求雨。总之,他的一切都是在完美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原上的族长,而是升华为古老民族中享有民族图腾和祖先崇拜地位的“族长形象”。这就是白嘉轩仁义性格的民俗来源。
  朱先生,白嘉轩的二夫,读书人。他是小说里一个极大的闪光点,一个预言家,一位真正的哲人,是带有点“仙骨”的人物形象,是个可爱的人,他的智力可以使那个清朝巡抚的几十万兵勇退却,可以禁绝原上的种植,他博古通今,竟能预测几十年后的掘了他的坟墓.这么一个智者、圣贤,他的一举一动很令我们想到那个民间的“阿凡提”,也可以想到诸葛亮。总之是我们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经常见到的人物,一方面有着智慧的基因,
一方面又有着仁义道德的光环,因为他本身是白鹿的化身,是这个原上美和善的象征。
  白嘉轩是以农耕社会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的代表,“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的实践意志确立了白嘉轩顽强的人格精神.无论白鹿原上的变化有多么的大:机构变动、国共较劲,甚至在他的腰被打断后,他依然坚定执着维持着家族的伦理实践。但由于经济的落后,交换意识的淡薄和视野的狭小造就了他心理结构的封闭性,又由于传统的生存经验在历史的不断积淀中,形成了乡村世界的人生智慧和基本的思维方式。所以“耕读传家"就成了他治理家族的根本方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的乡约就是他治理本族的理论,他听从朱先生的“地要少,房要小,养个黄牛慢慢搞"的教导,这就注定了他在发展乡村经济的的策略上永远是封闭、落后缺乏一种向前发展的意识。在牢固的血缘关系上,在家族成为最古老也最具有民族特征的生存本体上。白秉德死后,白嘉轩在继承父亲自然的成为族长后开始意识到了一种作为族长的责任感:他要家族在他的带领下继续延续他父辈的“繁荣"时代,这一举动显然能使他的生命意志得到强化和生存价值得到超越。作为族长他能本能的将个体生存超越为家族生存,但翻修祠堂,实施《乡约》仅凭这又淡化了他的那种原有的生存种动机,也淡化了他的生存价值。所以与其说刚健有为的意志体现了民族生存的追求,民族精神的顽强,还不如说是充分显示了中国式的的荒谬,他们无休止的重复着旧式的农业生
产,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切都在沿袭传统。他留恋过去封建时代老百姓只纳“皇粮”的“仁政”,为了抗拒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官僚的苛税,他愤怒的发动“交农"事件,实行罢耕.城里反正他有“没有皇帝往后日子还咋过”的惶恐,国共较劲会是什么结局他也无从知道。短小的目光、封闭的心理结构、狭小的世界观终究使他无法产生家族以外的生存方式而他只能把这些行为放到儒家伦理当中去,以儒家的“仁义”礼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虽然“仁义"的文化观念贯注于他的内心深处,他的一生还是弥漫着悲剧. 诗2000
海森堡大营 “六娶六死”的悲惨境遇拉开了白嘉轩生存悲剧的序幕。他借乡约和族长的权力把圣贤道德当成社会规范强行施加于族人的身上,并把族规的全文保存下来按贵贱等级来实施。白嘉轩作为这种文化理想人格的实施者,对历史的发展始终采取的是一种抵制的态度,面对社会文明的进步,他千方白计想要维系是他往日的那种稳定的生活方式.黑娃把小娥带回原上暂时打破了原上的宁静,他们为了追求合理的生活而违反了族规,白嘉轩就拒绝了让黑娃入祠堂祭祀,使他们的结合得不到认可,在村中受着歧视。他严施酷刑整治违反族规者,不仅村民违法受戒,就连他的爱子,爱女触犯戒律他也决不手软,在肉体上他摧残自己的儿子白孝文“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枣棵子刺刺,转过身就把刺刺刷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血顿时浸染了脸颊。”在精神上羞辱自己
的女儿,面对白灵的出走参加革命,他设法囚禁不成,就当外界说他和白灵断绝了父女关系就当她死了.小娥惨死后面对传说中她复仇冤魂,白嘉轩不仅毫无同情,反而造镇妖塔要镇住她,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如果说白嘉轩是儒家古老伦理实践方式的人格化,是“仁义”观念的实践者和执行者,那么朱先生则是儒家的另一个独特的存在者的人格形式,是作者要极力突现的一种儒佛道精神。虽在静静的白鹿原上身居书院的朱先生却能知晓天下事。他上知天文能够预测天气的好坏和庄稼的丰收。他下通神灵,白嘉轩因“急事”误闯雪地而得见“白鹿精灵",他就为白嘉轩解开“雪地之迷”,使白家获得了白鹿的护佑而命运转机。他一生淡泊名利,粗茶淡饭拒高官不做却只愿在原上设馆教书育人,使原上的子弟知书达礼,他收黑娃为徒使土匪头子弃恶从善学做好人.在白鹿原他是个为人崇拜而不被人了解的“神人”,可以说他是个身兼道家精神与儒家仁义的文化高人,在他的身上还体现着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文人精神。朱先生的这种超越的生存方式的选择和价值观念为凡人俗世指明道路并为他们解答疑问提供了帮助,他的存在得到了整个白鹿原上人们的赞赏和崇拜.如果要说朱先生的这种生存方式就是作者追求的个人价值的最高境界的话,他在热情讴歌无限赞美的时候便忘却了,乡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全面走向脱贫致富的历史前进中,人们
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乡村的变化,只是靠祈求上天和神灵的庇护是不行的,历史的发展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去奋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4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存   方式   民族   族长   精神   历史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