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区域地理专题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专题01  区域与区域比较
『 课标呈现 』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 基础知识 』
知识点1:区域与区域特征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特征
(1)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组成区域的各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区域差异,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关联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如下图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
知识点2:区域差异
(1)区域的相似性
(2)区域的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环境差异的两面“镜子”
人文环境的差异
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知识点3: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原则: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战略。
(2)考虑因素: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
『 难点辨析 』
易错点1: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_
1地理位置特征
角度
内容
绝对位置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政治地
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交通地
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内容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植被特征
主要从植被的种类、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方面分析
自然资源
主要分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丰富程度、开发条件等
3小肥羊军博店)主要人文地理特征
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角度
内容
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环境
问题
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 素养深化 』
素养能力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_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孤女泪
类型
描述、比较的方向和角度
甲基是什么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
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等)及其分布,特殊地貌等
地势特征
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势倾斜方向、区域极值(海拔最高、最低值)
河流水文特征
年径流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等
河流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与注入的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水系形态、河道特征、上中下游的划分等
气候特征
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光照、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土壤
类型及肥力状况。如:肥沃的黑土(紫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植被
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资源ireport
种类、数量。如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专题02  生态脆弱区的发展
『 课标呈现 』
台湾问题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 基础知识 』
知识点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范围: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
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3.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壤特性: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②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③地形地质: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④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人为原因:开垦坡地、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
4.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
5.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析
『 难点辨析 』
易错点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易错点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
『 素养深化 』 
素养能力1: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试题
答题方向
答题术语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的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湿地萎缩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森林火灾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生物多
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素养能力2: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答题术语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2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区域   差异   分析   方面   气候   植被   特征   地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