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工业遗址改造的可能性——以岐江公园调研为出发点 曹若泠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工业遗址改造的可能性——以岐江公园调研为出发点  曹若泠
  摘要:本文先介绍岐江公园的背景资料以及改造现状,从而论及作为世界第一例工业遗址改造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以及后来多次荣获大奖,并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德国钢铁城景观公园改造,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工业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社会效益。
        关键字:岐江公园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德国钢铁城景观公园工业遗址改造
       
        一、岐江公园
        1.1背景介绍
井冈山师范学院        岐江公园前身为粤中造船厂,在七、八十年代是从外地走水路前往中山最便捷的方式。当时的粤中造船厂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想要最早一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地,由此可见其当时的繁荣昌盛。后来铁路开通,水路交通逐渐被铁路所替代,造船厂很快从繁荣走向衰亡,最后在中山市中心留下了一片废墟。
        它经历了50年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六十年代的,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以及八、九十年代通过改革开放而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直到不再适应现代造船业的趋势。正式关闭于1998年。但它在中山市的建筑史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它可以看到一个城市
文明的延续,一个城市的时代和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以及这个城市对历史的凝固。
        1.2规划分析
        在总体规划上,设计师紧紧围绕船厂的历史文脉及空间所塑造的文化与内涵着手进行设计:
        a、以“点、线、面”的规划模式进行整体设计;
        b.利用直线路网陆连接各重要景点;
nk        C.五角星网络的设计形式是对船厂历史背景意义的一种隐喻。
窄告网        d.为表达岐江公园"工业之美"的设计主题采用简洁的路网形式。
        1.3景观处理手法
        设计师有选择性的保留了当时的遗址并以多样的手法对遗址进行改建或加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岐江公园
船厂吊机-鹅黄的钢架向人展示当年的辉煌,唤起了场所精神。
        万杆柱阵-设计师意图表达当年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的壮志成成的创业志气。简洁向上的钢柱林给予场所无限的纪念意义。
孝子洞理发师        而一条横穿而过的铁轨或许在水平方向上破坏了这份无限向上的延伸感,打破了纪念
性场所的静谧,水平和垂直形成动态依存。
        这些景观的创造与改变也充满了时代的寓意。首先,将工业化时代的普遍性含意体现:为表现工业化时代,着重了展示厂区内的机械性如这些原有的压扎机、切割机、牵引机等机器,并强调了那个时代以机器替代人力的特点,;其次将工业化时代的特在公园的形式上充分体现。然后,用一系列隐喻的手法暗示中国20世纪50一一70年代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时代特:为营造一种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场所在设计上使用一种全新的形式,以渲染出当时的历史氛围。同时也展现了造船、修船的特:在公园的形式和功能上充分表达了以船为主题的特点,成为第二层面上的特。
        1.4结论
        优势
        激活了废弃的公园;
        栈桥式堤岸适应湖岸水位的变化;
        再设计的建构成为公园内富有深意的存在;
        利用路网和景观将公园内几个重要建构物联系在一起;
        岸边营造了舒适的户外环境。
        不足
阿基米德螺线        规划平面化、形式化;
        没有合理的流线;
        对原有建构物改造太大,甚至新建,意义有待探究(政治因素);
        缺乏室内场所;
        缺乏真正的反思空间;
        部分规整的景观阵在岭南地区并不实用,流于形式;
        野草之美更多的是反映在岸边,而非与建筑结合。
        二、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
        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是理查德·哈格在1970年主持设计改造的。为决定尊重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理查德·哈格从现有的设计元素入手,而非使用外部资源,企图抹去记忆中的元素。在选择性删除之后,剩余的工业设备被保留成为一个巨大的雕塑和工业遗迹。工业设施、工厂改造成餐馆、休息、儿童游戏和其他公园,一些东方的机器被涂成红、黄、蓝、紫和其他明亮的颜,有些被覆盖在简单的斜坡屋顶上,成为游戏室内的场所,使原本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的工厂,抽取和提炼了它的历史、美学以及实用的价
值。工业废弃物作为公园的一部分,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成本。它的成功,除了公园的设计形式,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工业景观,也创造了一个工业废物进行生态化去污的先例。像煤气厂公园这类景观通常被称作后工业景观,“可持续性”与“生态”无疑是公园的两大设计主题。长期以来,人与自然似乎处于对立状态,工业和自然似乎水火不容。工业景观公园的出现,使工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得以实现。
        三、德国钢铁城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位于德国北部的杜伊斯堡,设计师彼得· 拉茨设计思路合理而清晰,他尽量减少对原场馆大幅度的改动,并且还给予了适当的补充,使改造后的公园有了新的结构和使其与原有的历史层次区分清晰。他以生态手段对待这个破碎的地区。首先,不仅将工厂里所有的结构保留下来,并且还将其中一些结构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在改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工厂里原有的废料。其次,对处于工厂的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允许杂草自由生长。第三,利用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进行水循环处理,将保护生态和景观营造双重结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拉茨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来的“废物”重新打造公园的景观,有效的保留了工厂的原有信息,从而最
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投资。经过4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原钢铁厂已被成功改造为杜伊斯堡室内极具自身特的休闲娱乐公园。
        四、三个案例的对比分析
        A.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
        利用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系统;
        在选择性删除之后,剩余的工业设备因其可观赏性和象征性被作为一个巨大的雕塑和工业遗迹而保留下来了。
为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一个平台。
        B.德国的钢铁城景观公园
        工厂中所有的构筑物都被予给了保留,部分构筑物还被重新激活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
        植被均得以保护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创造"城市中的荒野";
        采用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进行水的循环利用。
        营造出四个景观层面;
        开发出场地未来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有效激活了场地活力。
        C.中山岐江公园
        大部分构筑物被再设计,并加入新的构筑物;
        人工规划路网;
房地产平面广告设计        对历史氛围的营造,富有政治寓意;
        部分地方营造野草丛生的视觉效果。
        五、总结
        通过对上述三个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获悉,工业遗址如若能经过很好的设计和处理,完全能够达到激活原有场地的效果,而工业遗址本身特殊的建筑构件也是改造的重点利用对象,从而形成该地一道特殊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产业用地再生设计探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会远,李蕾蕾. 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Ⅶ)——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J]. 现代城市研究,2004,07:11-15.
        [3]程秀萍,裘鸿菲,纪芳华. 城市、自然与艺术的交融——解读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J]. 规划师,2008,10:93-9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0:5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2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园   工业   景观   改造   设计   进行   历史   时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