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煤炭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德国鲁尔区煤炭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引言:鲁尔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百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铁工业基地,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东北9省
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
业区。本文主要介绍德国鲁
尔区兴起与衰落的自然以及
人文因素。
一、鲁尔区的崛起人类发展指数
(一)、自然因素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
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它位
于中德高地与北德平原相连的黄土地带,
历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被称为“圣道”
(heilige Strasse)。并且位于德国西部、莱茵
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铁路交通非常发达,
公路密度更居世界之首。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鲁尔区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条件之一。
而临近丰富的铁矿资源更为鲁尔区的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海外进口瑞典、
俄罗斯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过莱
茵河源源不断地运到鲁尔区。另外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进口的铁矿也供给着这座工业之城的运作。
鲁尔区位于中德平原,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值得一提的是有利珀河往南直至鲁尔河地区煤炭的开采条件堪称一流,尤其是接近鲁尔河地区甚至有露天煤
矿,大大省去了人工开采的麻烦。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临近铁矿的便利条件以及发达的交通使得鲁尔区的工业偏向于重工业并且得以发展起来。
验收测试工业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充沛的水源,重工业尤甚。莱茵河由南向北贯穿鲁尔区,并在区内发展了利珀河和鲁尔河两条支流,为鲁尔区的煤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二)、人文因素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这里集中了5个50万~100万和24个10万~50万人口的城市。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埃森是鲁尔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61.5万(1987年)。位于鲁尔区中部。早在19世纪就成为鲁尔地区采煤、钢铁生产中心,后成为德国最大垄断集团——克虏伯军工厂的发迹地。现为鲁尔区最大的机械制造和电气工业中心,轻重工业都发达。杜伊斯堡人口55万,位于莱茵河
与鲁尔河交汇处,是欧洲最大的河港,也是鲁尔区对外联系的门户。莱茵河西岸,钢铁厂林立,在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7公里的沿河狭长地带,集中了13个钢铁厂,拥有30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所以杜伊斯堡有“钢铁城市”的称号。此外,重型机械、炼油、石化、有金属冶炼、造船等工业也很发达。多特蒙德位于鲁尔区东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的迄点。人口59万。是鲁尔区发展历史悠久的采煤、钢铁工业中心,随着鲁尔区钢铁工业的西移,这里发展成多种工业中心,以啤酒酿造、重型机械、化学和电子工业最重要。此外西欧的发达工业也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除去重大的经济意义,鲁尔区对于德国还有着深刻的政治以及军事意义。它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兵工厂,战后又成为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根据地。所以,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鲁尔区俨然成为了世界级的工业重镇。
二、鲁尔区的衰落
鲁尔区的衰落主要是人文因素造成的。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由于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
motionjpeg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所以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也带来了鲁尔区的衰落。此外,世界钢产量大增,竞争激烈以及钢材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尔区失去了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煤铁产业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也迫使鲁尔区的工业已在缩水。而给予鲁尔区传统工业致命一击的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三、园区的重建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医疗设备结构设计
鲁尔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其转型大致分为3个阶段[1]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回家的滋味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在继续加大第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掌握结构调整的主动权。
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鲁尔工业区的振兴计划为全世界的旧工业区改造提供了范本。它的策略不是废旧立新,而是旧物再利用。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整个鲁尔工业区已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和休闲区。经过多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造,鲁尔区早已不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是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2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工业   发展   煤炭   德国   提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