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的崛起从煤矿到高炉再到“德国的武器工厂”

FEATURE
I#
产鲁尔区富有煤炭、洪矿等资源,....:
著名的克虏伯家族创造的钢铁神
话迄今仍是鲁尔人的骄薇。图为卫0-
人们在位于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铸
钢厂工作,摄于1910年
鲁尔区的崛起
煤矿到高炉再到“德国的武器工厂乃
文丨白孟宸
尔区作为德国曾经最发达扌鬥▲的工业区,大约繁盛了150 1=1年。当然,这里分布的大多数村镇在中
世纪和更早期人类文明时期便已经得到幵发,但在工业革命中,煤炭这种黑黄金让鲁尔区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19世纪幵始,鲁尔区的自然发展基础是丰富的
煤炭以及随之而来的由钢铁、蒸汽机
构成的重工业。
交通枢纽地下的宝藏
从地理上来看,鲁尔处于西欧与
中欧的中心区域。莱茵河在德国西部
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有一条支流,名
为鲁尔河。这条支流总长219公里,水
量可以与泰晤士河媲美,在杜伊斯堡汇
入莱茵河下游。从地理上讲,鲁尔区不
但得名于鲁尔河,而且最初还以鲁尔
河作为该区的南部边界。在鲁尔河沿
岸,哈根、多特蒙德、赫尔德克、韦特、维滕、波鸿、哈廷根、埃森、米尔海姆和杜伊斯堡等一系列名城连成一线。
当然,任何一个在鲁尔河上行船的人都想不到,自己正站在一片近海植被的残骸之上。在晩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欧洲浅海的海陆形势不断反转,形成了华力西褶皱带,植被被卷入其中,最终形成了大范围的近海含煤带沉积,这道含煤带西起英国南部,经法国北部、荷兰,向东北一直伸展到德国,亚琛附近的含煤地区和莱茵一鲁尔煤矿都受益于此。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鲁尔的百姓并不知道自己家里有矿。这并不是说鲁尔区在历史上长期是穷乡僻壤。相反,鲁尔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公元前800年原始凯尔特人开始进入鲁尔区,200年以后,日耳曼部族进入莱茵河沿岸,并将凯尔特人赶向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方向。
随后,古罗马人在恺撒的指挥下侵入鲁尔地区,并幵始在此建立基地。最终罗马人凭借筑垒控制了莱茵河流域。公元85年,罗马人幵始修筑韦特豪森堡垒,并在堡垒周围建立定居点借以控制莱茵河鲁尔河的交汇河口,这座罗马殖民城市最终发展为杜伊斯堡。
随后,鲁尔区作为德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成为争夺的焦点。除了莱茵河、鲁尔河形成的水陆交通枢纽以外,罗马人留下的大道在中世纪继续起到作用,大道和鲁尔河为鲁尔区域带来了财富、稳定的人口流动,西欧和中欧文化在这个区域得以交融。
煤矿最初不用于炼铁
鲁尔在历史上首次与煤炭结缘,发生在1296年。在这一年多特蒙德的书记官留下了一份有关煤炭幵采的书
面记录。1302年,斯托克城的书记官再
次提到了被称为“枣林”的煤矿。但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鲁尔的煤炭并
没有在经济和工业方面引起太多影响。
在中世纪的工匠看来,硬煤是一
种劣质燃料,几乎不产生烟雾的木炭
才是首选燃料。因此控制鲁尔区的利
西公爵威廉二世直到1374年11月24
日才对农民在农闲时期销售从田境等
地刨出煤炭的行为课税。
sy-118有趣的是,当鲁尔的煤矿逐渐登
上历史舞台时,围绕鲁尔河和莱茵河
的水运却幵始陷于停滞。从1200年幵
始莱茵河幵始改道,鲁尔区的水道逐
渐出现淤塞,但直至1306年杜伊斯堡
仍有超过400艘登记在册的贸易船。
不过随着德国在13世纪后陷入封
建割据,原本通畅的贸易和金融却因
为各个小封建主在领地上布置的大量
税卡而幵始衰落,杜伊斯堡等城市在
1300年后开始为独立自由市地位与封
建主斗智斗勇,共有16个独立的定居
点选择加入汉萨同盟,其中包括波鸿、
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和瓦滕沙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伊德。
战争、瘟疫和封建割据最终使得
莫尔斯
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万Q
镀铬板
城市常住人口10万30万
其余所有岀现地名城市
人口均超过5万
5'015km
丁斯拉肯
雷巒
格拉德贝克■
埃森
杜塞尔多夫乌珀塔尔
德国出现了农村人口增长而城市日渐
萧条的诡异情况。1350年黑死病袭击
了鲁尔,1498年法国军队入侵鲁尔又
为这个区域带来了名为“法国病”的梅
毒。1508年鲁尔地区出现第一次梅毒
大流行。越来越多的鲁尔居民转向荷
兰等地,作为短期甚至长期雇工。
但是,鲁尔区已经逐渐迎来了黑
黄金的曙光。1516年威廉五世成
为于利希■克利夫斯■伯格公爵,他
汽水分离娶了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侄女,并在
1542年卷入了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的第三次盖尔德继承战争。
为了筹措军费,威廉五世公爵将主意
打到了煤炭开采权上。1542年4月24
B,公爵颁布了鲁尔地区第一部官方
采矿规定,以自己名下矿山的开采权
为诱饵吸引领主和商人为自己提供
资金和兵力。
实际上,此时的煤矿开采技术相
当原始,几乎就是一道浅表煤层上开
出的敞幵水平巷道。1632年,控制鲁
尔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室开始聘请地
质学家在鲁尔区建立“矿业专家办公
室”,这个办公室主导了对哈廷根煤矿
的幵发。1677年3月23日,哈廷根第一
座煤矿正式开工。经济的发展和新教
的传播,逐渐让鲁尔区成为德国文化发
博格卡姆
吕嫩
多特蒙德翁纳
哈根
德国
鲁尔区
FEATURE
展的“火车头”。1655年勃兰登堡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杜伊斯堡建立了著名的杜伊斯堡大学(老杜伊斯堡大学,1818年解散)o1732年和1736年杜伊斯堡和埃森等地分别岀现了使用机器印刷的报纸。要知道,鲁尔地区最后一次女巫审判是在1706年进行的。新技术和新经济带来的新文化迅速使鲁尔区“文明化”了。
在18世纪中叶,鲁尔生产的硬煤并没有用于冶铁。需要指出的是,鲁尔第一座大型高炉是1758年在奥斯特费尔德的圣安东尼炼铁厂建立的。这座9米高炉让鲁尔人大开眼界,但它采用的燃料却是从周边森林中采伐的木材。相反,鲁尔的煤却成了德国制盐业的能量来源。1734年,在鲁尔区东多特蒙德乌纳发现了大型盐井,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大喜过望,拨出
大笔款项支持盐井开采。感恩戴德的
当地人于是将盐井命名为“金博恩”,
意思是“国王的喷泉”。金博恩盐井对
燃料的巨大需求刺激了鲁尔区的煤矿
幵采,1736年霍尔茨维克德卡罗莱纳
矿井正式建成,这座矿井专门为金博
恩盐井供应硬煤。不过,此时金博恩
盐井并没有采用蒸汽机,相反盐井直
到1799年才安装了整个西普鲁士地区
第一台蒸汽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张闾实内,是一座1750年建造的巨型风车为
盐井提供动力。
从煤炭产区到钢铁产区
虽然工业和机械化生产对18世纪
的鲁尔似乎还显得极为遥远,但1707
年在距离鲁尔上千公里外的英国煤溪
谷,一位英国工程师的发明已经彻底
改变了鲁尔的命运。亚伯拉罕•达比
从1704年开始使用硬煤作为燃料冶炼
生铁,但直到他摸索出将硬煤精炼为
焦炭的技术后,以煤炭作为燃料的冶
铁技术才最终走向实用化。1709年亚
伯拉罕•达比在煤溪谷正式建立大型
冶铁厂和炼焦厂。1760年前后,英国
冶铁业已经逐渐普及焦炉。不过相关
技术向德国的扩散却并不顺利,直至
1796年11月设在上西里西亚的格利维
采皇家炼铁厂才建立了德国同时也是
欧洲的第一座大型焦炭高炉,每天消
耗7吨焦炭生产2吨生铁。
事实上腓特烈•威廉一世虽然被
德国人称为“士兵之王”,但正是这位
国王的重商主义政策奠定了鲁尔矿业
金/绘于1844年的描绘杜伊斯堡——鲁尔港的插画。18世纪初,为了保证煤炭转运,鲁尔地区开始有计划地扩建港口,试图让鲁尔河和莱茵河航运业岀现复兴。如今,这座港口每年有超过20000艘船只和25000列火车进岀
蓬勃发展的真正基础。1738年,普鲁士正式在波鸿设立马克博矿业办公室,负责对鲁尔地区的煤炭资源进行全面勘探,分配采煤区,引进技术设备甚至控制煤炭的产量和销售。后来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
普鲁士官方的强力控制使得鲁尔矿业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执行力。
1755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委托起草新的官方采矿规则,1766年新规定正式颁布。这份新规确认任何人在获得普鲁士官方许可的采矿证书后都可以经营煤矿,但需要向官方汇报勘探结
果。官方负责制定煤矿的经营管理原贝IJ,掌握了矿工的工资以及煤炭价格的定价权。但仅仅5个月后,普鲁士国家为了增加税收,将煤炭收归政府统一销售,禁止外国人在鲁尔区经营釆矿业。此时普鲁士开始推广巷道式采煤法。题库管理系统
官方控制下的煤炭开采、贸易和运输同样促进了鲁尔地区的道路建设。18世纪初,为了保证煤炭转运,鲁尔地区开始有计划地扩建港口,试图让鲁尔河和莱茵河航运业出现复兴。1712年鲁尔河上出现了第一条“荷兰式”船坞,1715年修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大型锚地,供船只靠泊越冬,第二年杜伊斯堡市政府决定修筑一座新港,这座港口逐渐发展为今天每年有超过20000艘船只和25000列火车进出的杜伊斯堡一鲁尔港。针对鲁尔河逐渐淤积的现实问题,1773年工程师幵始在鲁尔河上修筑船闸。16座调水坝和船闸保证鲁尔河74千米的通航段能够把沿线86处煤矿的煤炭运往德国乃至欧洲各地。1784年,哈廷根煤矿修筑了鲁尔地区第一条通向鲁尔河的马车运煤轨道,并在鲁尔河上建立了第一座煤矿装卸码头。
进入19世纪,鲁尔人终于认识到蒸汽机已经成为煤矿开采必不可少©/1876年制作的克虏伯企业鸟瞰图,
大约在1870年前后,克虏伯己经发展为欧洲最大的工业企业。1873年克虏伯的单一厂区占地面积达到360公顷,整个埃森市区的4/3大小归克虏伯所有
的设备。1810年哈姆建立了德国第一
座轧钢厂。1805年一位名叫弗里德里
希•克虏伯的荷兰移民成为鲁尔区历
史第二悠久的好望角炼铁厂的经理,
但是在1808年好望角炼铁厂最终败于
圣安东尼炼铁厂,被克虏伯家族高价
转让,好在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借助
这座炼铁厂积累了进入重工业所需的
知识和经验。
1806年拿破仑建立伯格大公国,
鲁尔区首次落入法国之手。为了保护
法国的农业,并打击英国的工业,拿
破仑开始通过大陆封锁政策与英国
进行贸易战,并且颁布法令禁止任何
布料、铁制品甚至是棉花和烟草进
入法国,同时组织德国棉花进入意大
利。这些政策导致鲁尔地区原有的制
盐、烟草种植和加工业乃至整个农业
受损,鲁尔区进入崩溃边缘。据统计,
仅烟草禁运就导致鲁尔15%的人口失
业。不过,拿破仑的政策却阴差阳错
给鲁尔的重工业带来了一线生机。此
时德国大部分地区尚未掌握工业化铸
铁和铸钢生产工艺,随着大陆封锁的
开始,英国金属制品无法进入欧洲。
鲁尔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将
自己从单纯的煤炭生产区变为欧洲最
重要的钢铁产区的机会。
克虏伯创业史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正是乘着这
股千载难逢的"东风”,创建日后称霸
欧洲的克虏伯工业帝国。1811年11
月20H,克虏伯与据称掌握铸钢技
术的凯切尔兄弟合作,在埃姆歇河谷
埃森古城墙遗址上建立了克虏伯铸钢
厂的第一座车间。但是事实证明克虏
伯的开局简直糟透了。车间附近负责
提供水力的伯尔尼河流量有限,凯切
尔兄弟也并没有掌握铸钢技术,因此
克虏伯铸钢厂最初只能生产碳化铁。
忍无可忍的克虏伯在1816年与凯切
尔兄弟分道扬熊,一年后克虏伯铸钢
厂终于可以开始生产钢制车刀、钻头
和铸币模具。不过普鲁士皇家铸帀厂
在采购了克虏伯产品后发现废品率接
近四成。
即便如此,克虏伯仍在艰难地扩
大生产,1823年克虏伯终于生产出高
质量的坦竭钢,但他发现如果采用不
同批次的矿石,产品的质量就会发生
FEATURE
巨大变化,客户为此怨声载道。至此,为了探索铸钢技术秘诀,克虏伯已经损失了相当于今天400万
欧元的巨额资金,1824年他将祖屋抵押给债权人,带着全家搬进西埃森铸造车间,两年后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死于肺水肿,给他的遗孀德兰和14岁的儿子阿尔弗雷德留下了工厂、7名工人以及10000泰勒(约合20万欧元)的债务,却没有留下哪怕一张肖像画。直至今日,克虏伯帝国的第一代开创者弗里德里希•克虏伯的相貌仍然是一个谜。
历史对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幵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他去世仅仅4年,克虏伯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同样始于鲁尔区。1787年鲁尔区建立了第一条30千米的马拉运煤轨道,1815年柏林皇家铸造厂完成了德国第一台蒸汽机车,1818年鲁尔出现了使用蒸汽机车替代马车的新型运煤铁路线,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判断在未来制造轨道将是钢铁工业的最大出路。1835年12月7日,由工程师丹尼斯主持修建从纽伦堡到菲尔特的“路德维希铁道”正式开通。1838年沟通柏林和波茨坦的铁路线贯通,1846年这条铁路线延伸到马格德堡。
铁路和制造业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令鲁尔区变得繁忙起来。鲁尔河水上交通空前活跃,1830年有275000吨货物通过鲁尔河运输到各地,1849年增加到514000吨。1831年有超过60万吨煤炭通过水运离开鲁尔,奥伯豪森附近港口吞吐量超过设计极限。为了解决运力不足问题,鲁尔区加快了铁路线建设。1843年,鲁尔区从普鲁士政府手中获得了修建从科隆到明登铁路线的建设许可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铁路网建设开始在鲁尔全面铺幵。1845年12月20B,铁路线延伸至煤炭产区道依茨,1847年2月9日杜伊斯堡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辆蒸汽机车。1847年10月15H,铁路延伸
至明登,至此第一列蒸汽机车呼啸通
过鲁尔河谷。1852年底,鲁尔各主要
煤炭产区与鲁尔河港口间的铁路线全
线贯通。
在铁路修筑狂潮下,以克虏伯
为代表的鲁尔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德国国
内的经济流通立即提速。1836年克虏
伯铸钢厂已经雇用了60名工人,主要
生产铸钢车轴。1847年克虏伯完成了
第一门铸钢火炮的制造。1853年阿尔
弗雷德•克虏伯完成了划时代的无缝
机车钢轮设计,此时已经有超过1000
名工人为克虏伯工作,三个互相叠压
的车轮也成为克虏伯的商标。
19世纪中期的炼焦技术和冶铁技
术水平有限,大约需要消耗10吨硬煤
才能生产1吨铸铁,硬煤干憎后制得
的焦炭无法进行长距离运输,因此炼
钢铸铁厂必须就近设在炼焦厂附近。
1850年前后鲁尔地区道路和水路运
输的货物中有超过九成是焦炭。I860
年鲁尔地区的钢铁产量达到136300
吨,而鲁尔交通网在这一年中除满足
金/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他14岁接手父亲留
下来的烂摊子,带领克虏伯在铁路修筑的狂潮下
迅速崛起,1847年领导克虏伯涉足军工,完成
了第一门铸钢火炮的制造
本地区的煤炭供应外,还向外运输了
868000吨煤,这也是鲁尔交通运输网
有史以来最大的煤炭年运输量记录,
1870年鲁尔地区的钢铁产量进一步飙
升至370000吨。为了向狂飙突进的工
业革命提供足够的燃料,1873年,鲁
尔区有超过250座煤矿,年产1600万
吨硬煤。
此时,鲁尔的钢铁企业已经幵始
从铸造铁轨转向生产武器等高附加值
钢铁产品,例如克虏伯在1860年研
制了新型铸钢野炮,并完成了大规模
铸钢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为了满足
工人对住宅的需要,克虏伯开始在霍
尔斯特豪森、诺德霍夫等地修筑大型
住宅区,这些住宅区被当时的媒体称
为“克虏伯殖民地”。大约在1870年前
后,克虏伯已经发展为欧洲最大的工
业企业。1873年克虏伯的单一厂区占
地面积便达到360公顷,与1861年相
比扩大20倍,整个埃森市区的1/3大
小归克虏伯所有。
结局或是重启
不光是克虏伯在几十年内变成了
庞然大物,整个鲁尔的扩张速度也是
极为惊人的。在19世纪初,当鲁尔区
仅仅是一片平庸的农业区时,像多特
蒙德和杜伊斯堡这样的中心城市仅有
5000名左右的常住居民。鲁尔河畔米
尔海姆当时拥有11000名居民,已经
被认为是鲁尔区最巨大的城市。像盖
尔森基兴和赫恩这样的村镇通常只有
几百名居民。但采矿和重工业扩张需
要大批劳动力。为了能够容纳这些新
移民,在整个鲁尔区的矿山周围星罗
棋布布满了新建定居点。据统计,从
1850年到1925年期间,鲁尔区总人口
从40万增加到380万。无数小村庄快
速膨胀为新兴城市。
为了最大限度控制成本,企业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4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27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煤炭   地区   德国   开始   煤矿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