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分封
⑴目的:巩固和扩大统治。
⑵分封的对象:①王族子弟②功臣③先代贵族。(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权利:对土地、人口再分封)。
⑶积极作用:稳定当时政治秩序;扩大文化传播;扩大疆域。
  消极作用:地方诸侯相对独立,又是一种潜在的分裂势力。
三、宗法制
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⑵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防止贵族因权力继承引发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稳定和团结。
四、秦朝大一统
⑴秦灭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前(公元前3世纪晚期)
⑵措施:北(击匈奴,收回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西(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⑶作用: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五、郡县制
⑴郡——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
  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道
细胞膜的渗透性  县下设乡、里,还有负责治安兼管公文传递的亭。
⑵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⑶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⑷与分封制差别:①地方官员权力大小;②官员产生方式;③影响:分封:导致分裂;郡县:中央集权,不易分裂。
六、三公九卿制
⑴丞相——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⑵特:①三权分立;②君主专制;③不得世袭。
⑶作用:分工明确,提高效率,相互牵制,确保皇权至高无上。
⑷皇帝制度: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七、君权与与相权
⑴汉:频繁换相,设立中朝(内朝)
  唐: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流程: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门下省设政事堂,分散相权。
  宋: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明:废宰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
⑵作用: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⑶趋势:相权不断分裂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八、监察体制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13)
九、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⑴世官制→察举制(汉)→科举制(隋)
⑵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⑶科举制积极意义: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②保证专制政府行政人员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③促成普遍持久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④从追求公平公正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
消极意义:①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②脱离实际,对学术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阻碍科学文化发展,是导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十、行省设置
秦汉:郡县两级,后又在郡上设置了州。
唐:道、州、县三级。
宋:路、州、县三级。
元:⑴行省制度: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两个并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与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依次为路、府、州、县。
⑵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能调动军队,要定期觐见皇帝,向其述职。
⑶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军机处(雍正年间)
⑴出发点: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⑵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⑶作用: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项峰);
⑷地方:密折制。
十二、清朝的边疆政策。
⑴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⑵乾隆时期改元开始实施的土司制度为流官统治。
附:丞相与内阁区别:地位、权力、对皇帝影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战争年表
1、 战争(1840—1842年)发动国家:英。导火线:1839.6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之后,美、法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
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战争(1856—1860年)发动国家:英、法。
结果: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3、 中法战争(1883—1885年)发动国家:法。
结果: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4、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发动国家:日。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结果: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掀起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发动国家:德、奥、美、法、英、意、日、俄。
《辛丑条约》: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1、 三元里抗英(1841年5月)
原因:英军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广大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
特点:自发性
成果: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 左宗棠收复新疆
3、 黄海海战(1894年9月)
结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后续: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舰”,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4、 反割台运动(1895年)
原因:甲午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辛丑条约》
领导人:
义军:邱逢甲、徐骧 
黑旗军:刘永福
台湾巡抚:唐景崧
5、 义和团运动(1898年)
性质: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原因: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作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加速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三、抗日战争
1、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1931年日本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九一八事变)
3、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5月,日军攻占多伦,察哈尔省危急(冯玉祥、吉鸿昌打退日伪军)
4、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
5、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6、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8、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9、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01937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正面战场:①淞沪会战(1937年):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②太原会战(1937年):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
              ③徐州会战(1938年):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
              ④武汉会战(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⑤枣宜会战(1940年):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319411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41942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51945武汉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1619459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意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三聚氰胺树脂、《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资政新篇》(洪仁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未能推行的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
ad590
3、过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突围北上攻克武汉占领南京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天京陷落。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5、意义:说明农民阶段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辛亥革命
1、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3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41911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
5棒棒tv19115月,四川保路运动发动
619111010日,武昌起义发动
三、中华民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1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制度   日本   地方   中央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