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中心-腹地理论

浅谈“中心——腹地”理论
黄土高原地图
[内容摘要]:“中心——腹地”理论是研究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本课程所重点阐述的一个理论。中心与腹地的关系,就像是心脏与人体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旨在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上海和天津港发展的举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理论。另一方面,也能从这三个例子的分析中更好地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中心;腹地;发展;区域
[Abstract]:"Center - hinterland" theory is one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is course. Center and the hinterland of the relationship, like the heart and the human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the Wuhan city circle, Shanghai and Tianjin port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to help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theory, also can from these three examples analysis better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y. [Key Words]: Center; Hinterland; Development; Region
在现代经济区域中存在“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即任何一个经济区域都由一个经济要素高度集聚的“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与要素分布相对稀疏的广阔“腹地”两个部分所组成。
中心(城市)与腹地(区域)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中心是区域的核心,腹地是中心的基础。①经济中心是整个区域经济的主导。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决定了经济区域的范围大小;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状态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腹地”则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没有腹地,中心就失去了存在与进一步发展的依托。一个区域中心必将随着腹地的扩展而成长,随着腹地的削弱而衰落。②
下面我将举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具体阐述“中心—腹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的迅速发展
(一)武汉的城市定位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在国家战略规划中,湖北属于中部地区,武汉作为湖北省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角地位。改革开放
①许庆明:《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第14页。
②许庆明:《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第17页。
后,武汉作为中部城市中心,经济发展得到中央大力支持,发展迅速。
(二)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好比是中国的心脏地区。中部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武汉自身的发展
武汉是中部地区中发展条件最好的城市。近年来,武汉市经济有大幅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提升武汉战略地位。增强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功能,不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高城市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带动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的“两圈一带”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老工业基地向高端制造业基地转型,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发挥市场辐射优势,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商贸重镇向高端服务业中心转型。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四)武汉城市圈的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①其中,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武汉城市圈内重点建设了六大产业,分别是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优势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劳动力优势的轻纺产业;拥有广阔前景的环保产业。
整合是武汉城市圈的一大特,都市圈中经济的发展很多是通过整合来实现的。②首先,交通资源的整合。武汉大力推进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制定中长期规划,对各种运输方案进行优化,协调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路的关系,构建整体便利的交通体系。其次,产业布局一体化,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十大优势产
①麻智辉:《区域中心城市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01页。
护理学杂志
②杨卫东,郭虹等:《中心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以武汉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11页。
业链,六条产业聚集带,50个特殊产业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在经济上
保持整体形态,促进市场、信息、交通、制度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充分发挥产业潜能。再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城镇空间布局中,强化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协调职能分工,扩大城镇就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增强城镇经济优势。再次,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统一制定城市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合理、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好生产与生活关系,构建生态城市圈。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武汉这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同时,周边城市的发展亦进一步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二、上海的腾飞及其腹地的扩大化
上海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内环线以内及周边地区形成以金融、贸易、信息、管理、中介服务为主体的功能区域;内外环线之间形成以工业加工区、物流、配送和储运中心、大型居住区为主体的功能区域;外环线以外形成以产业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的功能区域。①以此为基础,根据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郊区、县的城镇建设主要通过归并自然村,重点建设中心村,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环境质量,促进郊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
在协调区域发展史,上海分以下四个层次来完善城市功能。
(一)上海市区
市区发展正循以下两大主线进行。
1.以浦东作为发展的新重心
按全新规划建设的现代化都会已初具规模,气派不凡。其中陆家嘴更成为重心的中心,长远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所在地。谷胱甘肽还原酶
2.以建设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基地
除浦西原来的三个开发区外,增添浦东“一江三桥”四个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的开发区,其中以张江的微电子基地、软件园和药谷等最为重要,是上海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核心。由于各开发区已渐饱和,计划在浦东以东再开拓大片的台商产业投资区,方便大批台商企业投资。
(二)大上海市
围绕上海市区形成一些卫星城市及产业带,如西部汽车,南部化工及北部钢铁等基地布局在嘉定、金山及宝山等地。随着上海市区内经营成本的增高,一些生产将会移到附近的卫星市,将形成上海中心城区与卫星市的优势互补协作关系;
①肖金成,杨洁,袁朱等:《打造中心城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4月,第206页。
卫星市既可分流部分生产以减轻中心城区的拥挤和环境恶化,又可享用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
包括沪宁杭地区及南通、扬州等地,并以上海一级大都会为核心,以南京、杭州及宁波等较大城市为次级核心。除可依托上海的基础设施和为上海产业配套,实现中心—卫星式协作外,还可建立能自我发展的地区性次中心。如南京有一定的军工、技术基础;杭州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文化状况,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动和发展成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基地;苏州及无锡等亦已成为全国高新科技产业的重点加工出口基地。这些古城的劳动力素质较好,自古擅长如苏绣等精细工作,对发展信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尤其合适。长江三角洲各地与上海可建立多种协作关系,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等优势,从而使长三角洲成为全国最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发达地区。为此,要加快长江三角洲内的交通联系,除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外,还要建设连接上海与各主要城市的快速轨道网,使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程不超过二小时。
(四)华东及全国
上海要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必须积极扩大自身经济辐射范围。
1.服务辐射
上海可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的信息、运输、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为扩大辐射面,必须搞好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方面的外汇、证券及拆借市场的交易网已日臻完善。通讯方面正在加紧建设信息岛。交通方面已计划兴建洋山岛深水港,远景集装箱吞吐量达2000万吨,可巩固上海作为内地第一集装箱港的地位。上海可依托沿长江以及沿海水陆交通形成的“T型”网络辐射广大腹地。为进一步扩大辐射面,今后将以高速铁路加强上海与西北的合肥、西安等和西南的南昌、长沙以至贵阳等的联系,由T型扩展为“不”字型网络,涵盖更广大的腹地。
2.产业辐射
上海的生产及技术的实力可在多个领域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龙头,由示范效应和分工协作推动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galerkin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海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丝毫不忽视腹地的力量,而是在积极地扩大其腹地范围。正是越来越大的腹地范围,推动了上海这个中心城市的越来越好的发展。而也正是上海的越来越发达,使其能带动更多的腹地向前发展。
三、天津港的兴衰史
(一)天津的崛起
根据1860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北京条约》续约,天津成为继牛庄(今
营口)、登州(今烟台)之后的北方第三个通商口岸。如果说开埠之前,天津和北京在北方的商业地位还难以分出高下的话,①开埠之后天津不仅迅速地把北京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而且把北京本身也纳入了以天津为终点市场的北方外向型市场体系之中。
武汉工学院
天津逐渐成为北方近代外向型经济的龙头,这主要得益于天津拥有北方最广阔的腹地。
在1942年19月27日塘沽新港第一码头营运之前,一直以河港形式存在的天津港,其港口条件远不如水深港阔、冬季也不结冰的大连和青岛港那么优越。但是,第一,天津连接着北方最完善的内河航运系统——以海河及其五大支流为主体而构成的华北水运网络,从而使得该港可以通过费用低廉的内河水运,比较便利地同河北全省、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和山西省东部的广大地区,进行直接的贸易联系。第二,位于渤海湾西岸的天津港,在使用传统交通工具的19世纪,是华北大部分、蒙古草原和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20世纪初,京奉、京汉、正太、津浦、京包等铁路陆续修通以后,天津又可以利用其在华北铁路中心的区位优势,快捷地沟通与北方广大地区之间的贸易。就连远在大西北的青、甘、宁、新等地,也因为陇海铁路1935年才修到西安、1952年才修到兰州的原因,而不得不将皮毛等货物,先用皮筏子顺黄河漂流到包头,或者用骆驼驮运到包头、归绥(今呼和浩特市),然后再
装火车运到天津港出口。第三,鉴于内河码头航道浅狭、冬季封港等不利条件对天津港的制约,1897年成立专门的海河工程局,由天津海关道、首席领事、招商局、开滦矿务局、外商轮船公司、各国租界、税务司以及商会的共同代表共同组成的海河工程委员会负责协调,主要从事海河水量的保持、河道的裁弯取直、於沙的开挖工作;并且从1911年,陆续购置了破冰船若干艘,在港口和大沽口航道进行冬季破冰,效果良好,“使天津港进入了一年四季通航的新时期”。②
天津港正是扬长避短地利用了自己的航运优势,才赢得了极为辽阔的经济腹地。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皮毛腹地已经遍及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广大地区。
③而天津港1930年前后的棉花腹地,也包括了河北全省、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甚至新疆吐鲁番等北方主要产棉区。当时人认为,天津港20世纪30年代的综合腹地范围是:“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及热河、辽宁等省都成为它的直接市场圈,同时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诸省的一部分划归他的势力范围以内”。④
根据陈为忠的研究,青岛、烟台两港20世纪30年代的腹地范围主要集中在①孙健先生认为:“清代的北京不仅是北京地区和北方的商业中心,而且也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见孙健主编:《北京古代经济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265页。
②李华彬:《天津港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第192页。
③实业部天津商品检验局:《工商要闻》,《检验月刊》,1934年,第3~4期。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④李洛之、聂汤谷:《天津的经济地位》,第2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1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中心   城市   经济   产业   腹地   武汉   区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