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思想的主和精神

2008年 第9期(总第160期)世纪桥Shi Ji Q i ao N o .9,2008(G enera lN o .160)
外交思想的主和精神
褚永慧,王新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本文运用外交哲学的理论,通过对外交思想的梳理,从坚持的外交原则、提出的外交战略以
及在外交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外交思想中蕴含的主和精神。既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 和为贵 的思想,又指导当今我国 和谐世界 的外交思维。
关键词:;外交;和为贵收稿日期:2008-06-10
作者简介:褚永慧(1980-),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共党史专业07级硕士,研究方向:中美关系史;
王新涛(1985-),男,山东枣庄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共党史专业07级硕士,研究方向:抗日战争史。
从外交哲学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外交实践背后所依托
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就是该国的外交精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外交哲学中所依托的文化积淀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的 和为贵 思想。外交思想的主和精神,就是以和平的方式对国家间的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20世纪70年代以后,同志在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的分析了国际的局势,并且结合我国国内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在外交中以 和平 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社会中。
的和平外交思想是在对世界形式的发展和世界主题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的发展,中国及第三世界的国家发展,欧盟的联合,这些使得制约战争的力量大大加强。经济的全球化是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问题。因此,从战略全局观察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分析认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他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就已经指出, 国际上有两个主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
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 。[1]
在1985年3月对当代的
时代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现在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局性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邓
小平在阐述时代主题时清醒的认识到和平的必然和发展的重要,世界都在发展,中国更需要发展。所以,在对世界形式准确的判断及当今主题的揭示中,为我国外交政策确定了根本的基调!!! 和平 。
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自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以来,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这也是外交思想的基石。他认为, 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是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与此同时,根据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调整了 一边倒 的外交战略,不以意识形态来划分来决定。具体体现:
(一)真正的不结盟。1984年,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我国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参加任何大国组织的军备集团,我们不搞等距离外交或外交平衡术。
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不屈从于大国压力。中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中国的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二)强调本身的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在和平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认为各国有权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来选择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发展道路。
(三)同所有国家搞好关系。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我国国家的政治分量就加重了 [3]独立自主本身蕴含着 和平 思想外,在深刻理解独立自主内涵的分析中和平思想是独立自主的主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自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在外交中的文件中出现以来,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会见缅甸总理时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形式,其他的方式,如 大家庭 方式, 集团政治 方式, 势力范围 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
势。[4]一贯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同世界一gpd
切国家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在会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时他强调 现在确实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准则,现在出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是不能长久维持的 。[5]
主张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既坚持前辈的思想又发展了中国传统的主和精神,使改革开
39∀
放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树立为各国共同遵守 礼,为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和和谐做出了贡献。
二、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历来是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基本主张,1982年8月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指出: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因此,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的站在和平力量的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所以中国的发展和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的发展。[6]反对霸权主义表现在:(一)进一步强调中国的反霸权主义只对事不对人,在处理各国事件时他表示 他们哪件事情做的不对我们就批评谁,不透赞成票。但中国与那些搞霸权主义
报道性摘要的国家还是要友好往来,不能因为他们实行霸权主义,就宣布其为最大的敌人。既表明自己国家的立场又不失国家的利益。这种以 和为主政策既要反又要和。(二)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 和为贵的国家,从来干涉他国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的内政,将来发展了也不会。(三)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站在第三世界一边是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础也是实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立足点。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这一票是第三世界的,是名副其实的属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我们多次讲过,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起来了还是属于第三世界的永远不做超级大国。[7]中国和世界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和平、要发展,不要军备竞赛,不要紧张局势,不要冲突,不要战争不要流血也就是一切非和平的东西我们和第三世界都反对。由此,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我们相互支持相互援助站在一起,当然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也有个战法,又指出, 中国永不称霸永不当头##我们谁也不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立场来把握。[8]中国一直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作为自己的国际义务,并且在1986年单方面裁军一百万,在反对核扩散,反对禁止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都起到带头作用。从反对霸权、不结盟、不当头、不干涉内政、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一系列的外交词令和具体的行动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是作为和平力量出现的国际外交舞台上的。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针对国际上不同国家领土问题及边境问题造成的流血冲突。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来解决国际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争端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这是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代表团时指出, 有些领土争端,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现实新的路子来解决[9]。这样,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在巴以问题上中国主张双方协商解决领土问题,1985年会见来访的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时强调: 希望他们求同存异,加强团结来解决中东问题他还说这个问题可以放一放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到解决的办法来。[10]认为在时机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先不谈主权,避免了解决问题的无休止的争执,防止矛盾的激化。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改变了过去国家间的 零和博弈的外交思维,实现了利益共赢,开创了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的新途径。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宽广的胸怀,更是外交思想的 和平精神的体现。
四、 一国两制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香港、台湾和澳门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涉及到中国同美国、英国和葡萄牙三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的统一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际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继承和发展了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创造性提出了 一国两制这一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战略。他指出 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这也是和平共处。[11]通过了一国两制的策略,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和平回归。也使两岸的气氛缓和,增进了两岸交流。
赢得了国际社会一片赞誉。
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东欧剧变以来,西方好多国家也会认为中国也会像苏联一样的命运,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却寄希望于中国。这是提出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这既是对中国传统的主和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对其进行了新的发展,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很好的把 和与 异的关系在外交中阐述的淋漓尽致,既 主和又不是消极的等待。既渴望和平,又不会在关涉国家利益时显得被动。
事实证明,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且与欧洲的一些大国展开外交,与法国、俄罗斯等建立 伙伴关系,这些都是与这一外交政策分不开的。
红脊长蝽
主和精神是的外交思想精髓,指导着中国的外交实践。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威胁的疑虑,从而形成了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也是当今我国 和谐世界外交思想的一个延伸。尽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外交思想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的,一代代的中央领导正沿着他的足迹继续走下去,继续以 和平的外交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我们民族的特。
参考文献:
[1]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96网页没有地址栏
[2]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05
[3]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62
[4]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96
[5]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360
[6]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8
[7]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94
[8]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363
[9] 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49
[10]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87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实录
[11]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96-97
[责任编辑:李 伟]
∀4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006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外交   问题   发展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