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

收稿日期:2007-05-13
作者简介:张玉芬(1963 ),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
张玉芬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1866年战败后,奥匈给予巴尔干特殊的关注,巴尔干是奥匈外交的基点。为保证巴尔干利益,奥匈采取了结盟政策。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匈先是与俄国在三皇同盟框架下进行合作,随着俄国对保国军事干预可能性的增加,奥匈采取了抗俄行动,并试图得到德英的支持。地中海协定的签订,是奥匈的一大胜利,它促成保加利亚危机和平解决,并保证了奥匈在保国的优势地位。但应该承认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潜伏着危险的变数。
关键词:奥匈巴尔干政策;保加利亚危机;三皇同盟;俾斯麦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7)06-0035-03
巴尔干是1866年战败后奥匈外交的基点。本文拟就奥匈的巴尔干政策和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匈外交谈一些粗浅看法。
1866年普奥战争失败给哈布斯堡帝国致命的一击,帝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内政和外交,以延续王朝统治和维护奥地利的大国政策。由于战败,奥地利被迫向普鲁士让步,退出德意志邦联,放弃对德意志统一事务的干预,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的影响因此消失。意大利作为普鲁士的盟国得到了自拿破仑战争后就归属于奥地利的威尼托,从此奥地利的势力也被排挤出意大利。此后,帝国把目光转向巴尔干,出于对威望、战略和贸易利益的考虑,奥匈帝国给予巴尔干特殊的关注。
从地理上说,奥匈与巴尔干毗邻,与这一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奥匈资本在巴尔干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关注铁路修建,企图修建通向爱琴海岸的萨洛尼卡的铁路,为帝国贸易开辟东方出口。
奥匈对巴尔干的关注更主要的是为了制止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奥匈帝国的二元分立结构即一半由奥地利德意志人、另一半由匈牙利人领导的局面,并不符合君主国内各斯拉夫民族的要求。随着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和由此引起的巴尔干南斯拉夫民族运动的勃兴,奥匈深感不安。因为哈布斯堡帝国境内有几百万斯拉夫人。据统计,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人是南斯拉夫人的两倍[1](P 97 98)。奥匈担心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运动会引起它境内斯拉夫人的连锁反应。
因此,奥匈对巴尔干的关注不仅是为了扩大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势力,同时也是为了遏制巴尔干斯拉夫势力的发展。这决定了奥匈的巴尔干政策不止一端,从维持巴尔干领土现状到有限瓜分,其出发点是为了服务于奥匈在巴尔干的外交目标,即阻止斯拉夫人的成功和追求在西巴尔干的优势地位。
金瓶梅第一部
1875 1878年的近东危机证明了奥匈的利益在巴尔
干。近东危机期间,奥匈政府审时度势,在巴尔干问题上,企图在三皇同盟框架下与俄国合作,双方达成某种协议。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后,奥俄协调陷于破裂,奥匈采用多轨外交,获得英德支持,于柏林会议上迫使俄国妥协。俄国在俄土战争的胜利之后功败垂成,奥匈却赢得了体面的和平。
首先,大保加利亚被肢解,大斯拉夫国家如奥匈所愿未能建立;其次,柏林会议后,根据1879年4月签订的奥土协议,奥匈出兵占领了从法律上说主权仍属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在巴尔干的势力大为增强。
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前景并不看好。其一,奥匈巴尔干政策缺乏综合国力的支持,难以单独行动;其二,奥匈争夺巴尔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俄国,俄国自彼得大帝以来,一直企图侵占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在争夺奥斯曼帝国领土上,奥俄两国的利益是水火不容的。
柏林会议后,奥俄关系恶化,三皇同盟寿终正寝。面对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与敌意,在外交上,奥匈须获得德英的支持,为此,它最终走上了结盟之路。
1879年奥匈与德国结成军事同盟。奥德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防卫同盟,它加强了两国抑制俄国的力量。奥匈帝国通过与德国的同盟关系, 使其在欧洲相对脆弱的大国的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和保证![2](P 55)。因此,该同盟成为奥匈帝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在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和他的继任者看来,与德国结盟既可巩固奥匈的国际地位,又可防御俄国的侵犯。但是,俾斯麦对同盟的看法则与此不同,一方面他要维持奥匈的大国地位,这是欧洲均势的需要;另一方面 他也不会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3](P714),他想借助奥德同盟的力量,重新与俄国修好。
然而,奥匈对三皇构架下重新与俄国合作的目的持怀疑态度,迟迟没有对谈判做出响应。奥匈希望同英国合作,共同抗俄。但是,1880年上台的格莱斯顿自由党内阁对俄土两国的政策已改弦更张,奥匈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鉴于此种状况,奥匈被迫参加了奥德俄三皇同盟。
俄国在柏林会议后处于孤立状态,它希望恢复三皇同盟来寻求出路。1881年奥德俄重新结成三皇同盟。根
据条
约:第一, 倘若三个缔约国之一同第四个大国交战时,则所有三国均应互相恪守善意的中立!;第二 相互承诺,对欧洲土耳其领土现状的任何改变,都必须在彼此之间协商一致之后方能施行!, 坚决尊重由于柏林条约对奥匈帝国保证的新地位所产生的利益!,所谓奥匈帝国的新地位,是指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占领。第三, 所有三个王朝均一致承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不准军舰通过的这条原则具有欧洲各国必须互相遵守的性质!。该条约还附有一个议定书,这项议定书一方面保证了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保加利亚和俄国的利益[4](P 200 203)。
三皇同盟的恢复使奥匈与俄国和解,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达成了新的谅解,即奥匈可以在适当时机吞并波黑,保加利亚地区(马其顿除外)可以合并。但是,奥俄的合作关系,只有在近东局势比较平静的情况下,才可维持。因为从根本上说,两国在巴尔干的竞争与敌意并未消失,奥俄巴尔干之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对德国而言,三皇同盟的复活使俾斯麦重新保持了对奥俄关系的牵制力和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为了对抗俄国在巴尔干的威胁,1882年,奥匈与德意结成三国同盟,该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就奥匈而言,通过与意大利的谅解,保证其南侧安全,解除了与俄国发生冲突时的后顾之忧。1883年,奥匈还与罗马尼亚签订了同盟条约,德国也声明加入。该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同盟,罗马尼亚也被划入了奥匈的势力范围。另外,19世纪80年代,奥匈的势力也渗透到塞尔维亚,米兰大公认为俄国政府
在圣斯特法诺条约和柏林会议上没有尽力维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因此,他改变方针,转而依靠奥匈帝国。1881年5月双方签订通商条约,6月签订奥塞同盟条约。根据奥塞同盟条约,塞尔维亚如果不同奥匈帝国事先协商,绝对不得与其他各国政府进行关于缔结政治条约的谈判,也不得签订这类条约。条约确定了奥塞军事合作,如果情况允许塞尔维亚从它的 南部边界!方面取得领土时(但新帕扎尔州除外),则奥匈帝国保证对塞尔维亚给予支持[4](P 300)
。由此,塞
尔维亚成为奥匈的卫星国。
由上可见,巴尔干是1866年战败后奥匈外交的基点,为保证巴尔干利益,柏林会议后,奥匈采取结盟政策,这使它走上了一条危险之路。
1885年9月18日,土属东鲁美利亚首府菲利普波利爆发了起义。起义者驱逐了土耳其总督及其属下的官吏,宣布该省合并于保加利亚公国,亚历山大大公被拥立为这个统一国家的君主。保加利亚人实现民族统一和自由的举动,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一系列争夺,导致1885 1888年的巴尔干危机。
保加利亚公国是俄国1877 1878年对土战争后保留下来的一块主要巴尔干阵地,1881年,三皇同盟条约
曾经做出保国可与东鲁美利亚合并的预期,但是,此后俄保关系失和,俄国扶植的保国亚历山大大公逐渐对俄国驻保官员的专横跋扈感到不满,企图摆脱对俄国的依赖,转而投靠奥匈。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国的地位。因此,俄国一反过去主张 大保加利亚国!的初衷,谴责亚历
山大大公撕毁∀柏林条约#,并以撤走驻保军官相威胁。因此,保加利亚危机发生时,俄国的立场是: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消合并。
奥匈无意看到俄国势力对保加利亚的垄断,其手段是对保国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奥俄围绕铁路修筑权在保国展开激烈争夺。奥匈试图投资修建由维也那经索非亚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1883年奥匈获得了该铁路线在保国境内的建筑权。俄国对于从多瑙河往南向巴尔干山脉方面建筑铁路颇为关心,但在竞争中受挫。危机发生时,奥匈虽感到亚历山大大公的抗俄行动并非不利,但担心起义影响它自己的利益范围以及匈牙利马扎尔贵族要求维持巴尔干现状的强烈呼吁,所以,奥匈外相卡诺基起初采取同样的态度,即主张恢复原状。因此,危机发生时,奥俄暂时采取了合作行动。
德国首相俾斯麦敦促奥俄保持合作,并准备支持他的两个帝国伙伴所能达成的任何协议,似乎 三皇同盟!可以自行其是。
1885年10月,欧洲列强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大使会议,磋商局势的解决办法。会议讨论的基础是俄国建
议的方案: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及适当改善东鲁美利亚境内法律。土耳其不想用兵东鲁美利亚,只指望大国保障其原有的合法权益。奥俄德采取了协调一致的态度。但是,英国对俄国的建议表示反对。索尔兹伯里政府认为,统一的保加利亚将是遏制俄国在巴尔干扩张和通向君士坦丁堡的一道屏障,所以,英国的政策是尽可能地保护大公的地位。大使会议因英俄意见分歧而陷于僵局。
保加利亚的合并引起了塞尔维亚、希腊等巴尔干小国的领土补偿要求。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在奥匈政府唆使下对保加利亚发动战争,1885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进犯保加利亚,但遭到失败,保军直逼塞京。奥匈不能坐视其势力范围受到侵犯,更担心米兰失败可能导致塞国内部亲俄势力趁机上台。奥匈驻贝尔格莱德公使亲自到保军司令部进行威胁:如果保加利亚不立即撤军停火,奥国军队将进入塞国对保作战,还声称俄国也将占领保加利亚[2](P 70)。奥匈的干预拯救了米兰。后来,塞保双方在维持战前现状的基础上签订了和约。但奥匈公使所做 最后通牒!未与俄国协商,这件事使三皇同盟内部奥俄怀疑加深。
此时,英国鼓动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和解,其策略是以海上封锁制止希腊对土的补偿要求。1886年2月,土耳其与亚历山大大公达成协议,内容是:(1)东鲁美利亚仍是土耳其省份,苏丹任命亚历山大大公为该省总督,每任期五年;(2)缔约各方如遭到侵略应互相实行军事援助[2](P71)。由于俄国反对该协议,列强对土保协议做了修正,军事援助条款被取消,保加利亚大公任东鲁美利亚总督则避免指亚历山大的名字。君士坦丁堡大使会议在批准该协议后收场。土保协议在事实上保全了保加利亚的统一,
这样,保加利亚脱离了俄国的控制,英奥两国在保加利亚取得优势地位。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是1886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情却把三皇同盟推向了破裂的深渊。江汉油田教育集团
俄国没有因对保加利亚的外交失败而气馁,决定直接利用保国亲俄势力废黜亚历山大大公。1886年8月,亲俄分子在索非亚策动,推翻了大公,大公被迫逊位,从此离开保国。俄国成立了以大主教克里门特为首的亲俄政府,但是不久政权落到亲奥派大资本家斯塔布洛夫手里。
松香甘油酯
∃36∃                        南都学坛                2007年第6期
俄政府急忙派遣考尔巴斯为特命全权代表到保加利亚,其任务是颠覆斯塔布洛夫政府,拥立一个亲俄大公。但是考尔巴斯的高压措施激起保国当局和人民的坚决反抗与抵制,考尔巴斯使命宣告失败,俄保断绝外交关系,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于是在巴尔干形成了俄国可能军事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严重危险。
陈学祥
保国局势的发展使奥俄关系急剧恶化,奥匈不能坐视俄国出兵干预。1886年11月,奥匈外相卡诺基宣布,如果俄国对保进行军事干涉,奥匈将被迫采取决定性立场!。在俄国看来,奥匈实力并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俾斯麦的策略是对奥俄两国实施双向抑制,敦促两国在三皇同盟的框架内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可能采取的强硬政策,俾斯麦警告奥匈:奥德同盟纯粹是防御性的,德国对巴尔干没有兴趣。如果奥匈想反对俄国,它应该取得英国的支持[5](P347)。对于俄国,俾斯麦表示:他丝毫不
反对俄国用武力从保加利亚撵走对俄国怀有敌意的政府,只要俄国事先就此事同奥匈帝国商妥就行[4](P309)。俾斯麦的目的是牵制奥俄,防止两国发生战争冲突和卷及德国,然而,由于奥俄巴尔干扩张利益固有的对抗性,两国在三皇同盟框架下的合作关系已经不起保加利亚危机的压力,1887年,三皇同盟最终破裂。
自1886年秋起,随着奥俄关系的恶化,奥匈决心抵抗俄国,并要求德国提供援助。俾斯麦让他们向英国求援。英国同样不愿援助奥匈。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如果德国人宣布支持奥匈,俄国就不会攻击它;如果英国舰队开进黑海,俄国就不会入侵保加利亚。但谁先动作都一样地会招致俄国的敌意和愤恨。德国将在东部边界受到威胁;英国则将在印度受到威胁[5](P348)。因此,在保加利亚问题上,英德竞相采取保留和躲闪态度。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没有借口。俾斯麦则利用布朗热事件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德法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一方面恫吓法国政府,另一方面向奥英和俄国表明德国须全力应付德法危机,无暇顾及保加利亚问题。用俾斯麦的话来说:我不能凭空造出来一个布朗热,但他的出现正合我的需要。![3](P721)
俾斯麦虽不愿支持奥匈而结怨俄国,但又不可能完全放弃奥匈,保存奥匈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他不会听任奥匈作为一个大国而被消灭。随着保加利亚危机的加剧和奥俄关系的恶化,俾斯麦开始致力于建立奥英合作。英国虽不大关心保加利亚问题,但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
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与法国存在尖锐矛盾。英国在埃及问题上需要德奥意三国同盟国家的外交支持以反对法国。这样,在俾斯麦的策动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此即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协定旨在维护地中海和黑海现状,它是英奥意三国的外交合作。就保加利亚问题而言,这是奥匈的一大收获。
1887年7月,保加利亚议会选举科堡的斐迪南任大公,这是违反俄国意愿的,保加利亚危机因俄国干涉的可能性增加而达到了顶点。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国得不到援助而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那种对英国极其不利局面[2](P82)。但索尔兹伯里申明英国只有在确认了德国对奥匈的支援程度后,才考虑与奥匈达成协议。于是,俾斯麦乘机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给伦敦,并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奥匈的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是英国或意大利成为法军入侵的对象,德国将始终不得不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5](P362)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根据协定,三国同意共同维持近东(包括小亚细亚)现状和保护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如果土耳其抵抗其他国家对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三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土耳其纵容这种非法举动!,三国将有理由占领它的一些领土[2](P82)。该协定是为一次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主要针对俄国,基本上排除了俄国占领保加利亚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奥意的围攻。在这一背景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2月,在俾斯麦的支持下,俄国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保加利亚大公不合法,奥匈在英意推动下表示反对。
不管怎样,土耳其政府乐于申明它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因此在3月4日宣布斐迪南当选大公不合法。这一宣布对谁也不损害,斐迪南照样做保加利亚大公,俄国挽回了部分面子,保加利亚危机因此消失。危机的和平解决保障了奥匈的巴尔干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巴尔干是1866年战败后奥匈外交的基点。为保证巴尔干利益,奥匈采取了结盟政策。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俄在巴尔干地区展开角逐,在此过程中,奥匈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并没有维持多久,19世纪80年代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的新政府执行亲俄政策,奥匈在塞保两国的影响迅速减退,这使得奥匈对俄国的担心与日俱增,但由于得不到德国和英国的支持,奥匈不得不采取与俄国和解的策略,两国同意将近东问题暂时冻结起来。虽然如此,奥俄在巴尔干的对抗仍是欧洲政治中不的因素。
[参 考 文 献]
安禄山事迹[1]John W M as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Austro Hungarian Em
pire,1867~1918[M] Longman Group Li mited,1985
[2]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3卷[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
社,1995
[3]F H 欣斯利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M]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苏]B M 赫沃斯托夫 外交史:第2卷上[M] 北京:
三联书店,1979
[5][英]A J P 泰勒 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年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喷塑
[责任编辑:张天景]
37
2007年第6期          张玉芬: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4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9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俄国   保加利亚   巴尔干   大公   帝国   危机   英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