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引发的舆论风险

202012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一、概念分析
(一)网络民粹主义发展简介
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最早出现于21世纪初期,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民粹主义的诞生。2003年,网民通过“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等一系列社会事件,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形成了广泛的讨论,催生了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话题,并推动了事件的解决。网民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发声,一方面对政府部门等实现了有效的监督,另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而2003年被视为中国网络监督元年。随着中国网民的逐渐增加,以及网民对社会公共事件的集体性关注与讨论,网络舆论作为重要的民意体现,对公共事件的走向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1.网络民粹主义的定义
2009年,郭中军教授在《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中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又称电子民粹主义,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形成的一种新型民粹主义。”[1]2012年,他又在《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青年网民赛博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学解读》中提出,“赛博民粹主义(又称网络民粹主义、电子民粹主义)是指,以互联
网和信息技术为平台形成的极端平民化的思潮与行为。”[2]2012年,在《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一文中,郭中军教授将网络民粹主义界定为“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中出现的一种极端平民化思潮,它将平民的利益与诉求作为终极的价值关怀,将政治精英、官僚组织、技术专家、社会权贵等都视为脱离民众、道德败坏的社会体,认为只有平民大众才是真正可敬的。”[3]这三个定义的描述,从简单到详细,其内涵是不断加深递进的。这三个定义所传达的关键信息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民粹主义是依赖网络媒介产生的;二是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的新形式;三是突出了网络民粹主义是在极端平民化思潮影响下的平民大众利益与诉求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网络民粹主义其实是一种新型的民粹主义,它从民粹主义衍生而来,却又不完全等同于民粹主义,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民粹主义的多变特质。
2.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
(1)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巨大成就的背后还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例如地区间发展差异的矛盾,而这种发展差异导致了体收入的差异。不同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收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个人在社会中具有的生活状态也各有不同,目前的社会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富平衡状态,贫富差距的拉大带来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使得愤懑、浮躁的社会情绪加剧。
(2)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
网络的匿名性、使用者多、互动性强、信息互换不受时空限制、应用成本低等特点,为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阵地、新的模式。人们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往往不担心后果,一些网民还由于意见一致而形成了团体,而他们的话语力量源于为弱者发声,把每个平民的个体利
网络民粹主义引发的舆论风险
秦梓晗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张,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使其拥有以往不曾具备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并且对网民的思维模式以及话语方式都具有非常大的改变。
【关键词】网络文化;民粹主义;互联网
【作者简介】秦梓晗,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79
202012gb2828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益奉为最高追求。
(3)由网民构成的草根性特征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手机上网比例达到99.1%。这其中,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体占比分别为41.1%、22.2%;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体占比为19.5%;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网民体占比为20.8%,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体合计占比33.4%。[4]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基本可以发现中国网民体呈现出“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的“三低”特征,这样的网民构成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欲望号列车
二、网络民粹主义对舆论的影响(一)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特质1.直接参与化
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低门槛性等特点。特别是其低门槛性,一方面体现在准入门槛低,每个人都可
以平等使用网络媒体,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易于操作的特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过去传统媒体阶段普通大众的意见难以及时传播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通大众与精英阶层话语体系的平衡,在网络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不受身份、职业、年龄、知识、性别等的限制,自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参与到议题讨论中去。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更加便利了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者的信息获取量,网络环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对社会公共事件以及公共议题的讨论,这恰好与民粹主义所追求的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相吻合。
2.标签化
标签化是指网民受个人主观认知局限以及刻板印象限制,对社会公共事件不加以理性思考,而直接为事件中的人添加上“强势方”“弱势方”“官员”“公务员”“百姓”等具备身份特征以及情感倾向特征的标签,而这样的标签是在网民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由于情感和身份上的双重认同迅速对事件做出的合乎自己想象的判读,并表达出明确的立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舆论的走向。标签化的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加深了网民的对抗情绪,主要表现在网络舆论中对弱者天然的同情以及对
事件对立方的谴责,甚至是辱骂。
黑帮中的女人3.极端化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媒体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现实社会并没有及时变革,现实生活的多方压力以及表达合理诉求渠道的缺失,也加大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进而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宣泄内心的不满情绪,期望获得多方关注与讨论并形成舆论,迫使他们的现实窘境得以解决。而网络媒体平台上信息冗杂繁多,能引起大范围关注与讨论的事件往往是有限的,因而其常常选择采用一些悲情化的叙事手段来表达诉求。
4.抢先化
网络民粹主义式言论在网络媒体平台上不断演化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对立性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公共事件之中,利用其思维定式对事件进行模式化的分类与想象,并迅速引起讨论,获得网民的关注,这在本质上是网络民粹主义舆论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即在第一时间形成自己的舆论体系。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抢先化还表现在,利用自身体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扩大言论影响力,支持与自己一致的观点和意见,而对持相反意见的网民及其意见进行攻击。从本质上讲,网络民粹主义指的是一种超脱出一般性的民粹主义思想的内容,也就是说明了社会中精英体是谁的问题。
(二)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1.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冲突
延安大学学报网络民粹主义思想,将大众看成社会发展的唯一的力量,对于社会精英的说法持有反对态度,希望国
家事务和政治事务能够由人民大众来决定。网络中的民意能够引起社会体和精英体之间的冲突,这是引起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会对社会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2.滋生社会戾气,破坏社会秩序
网络民粹主义的非理性特征,使网络环境中的某些言论充满戾气,如对他人进行或人身攻击,从而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充满暴戾之气的网络环境能够严重危害的社会环境,也会制约良好的民主环境,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在网络民粹主义舆情事件中,网民凭借人数众多的优势以及基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认知,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
80
202012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进行大范围的攻击,这样的网络舆论常常引发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并从网络世界延伸至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之中,不仅对其生活、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这种非理性的思维定式与语言习惯,其实是多数人的暴政的外化形式。
三、对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引导(一)促进社会公平
由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社会成员之间观念、财富、知识差距的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民粹主义的盛行,因而尽量消除民粹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影响的主要措施,在于推动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转变思路,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扩宽民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及时且积极地回应民众诉求,保障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还要加强执政的公开性,保证政策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公开、透明,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二是政府要在保证经济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对分配机制加以变革,实现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同时也要关注到社会整体结构。我国社会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社会结构,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
三是加大在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的投入,解决普通民众最关心的事情。
大连破网售假药案
(二)推动不同主体间的对话
从民粹主义出现的根源上看,这种思想是由于公众需求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其本质是一种不满情绪。随着这种情绪在社会媒体环境中不断放大和传播,接受这种情绪的民众会成为新的负面情绪传播源,而这种意见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要想稳定公众情绪,就要尽可能降低政治层面和民众的冲突,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选择暴力镇压的方式,而应当采用疏通的方法,科学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平。
(三)合理引导,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政府应积极适应新时代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开通政府的方式形成民意释放的平台,这也有助于政治工作人员接收民意思想,有利于后期行政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微博等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信息流通,也是降低社会舆论危机的有效方法。社会状态较之前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众对于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公共信息交流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政府应当积极关注民众意见,有计划地引导民众舆论,保证民众思想和政府行政方向一致。政府需要努力消除在民众中的不信任形象,积极地利用网络工具主动联系众。政府还需要积极地培养公民的网络素质,提高网民的公德心,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公民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政府可以建立专业的网络教育平台,比如针对年轻人的思想认知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引导。网络舆论的力量非常
强大,又具有高覆盖性,民众也会成为网络环境中的舆论领袖,基于这种情况,政府机关应当主动把握网络舆论导向,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澄清社会中的负面消息,消除政府和众之间不必要的误会。
总的来说,政府应当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注重多元化的网络空间建设,为众的负面情绪制造合理的宣泄口。
结语
民粹主义是当下社会中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符合底层民众寻求转变与宣泄的普遍社会心理,网络传播中悲情化、英雄化的情感叙事手段,尤其能引发社会共鸣,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网络民粹主义言论虽然满足了网民自我认同、自我表达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推动了社会公共事件的解决,但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影响了司法公正,这些局限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网络民粹主义引发的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各个层面都应该加以反思,并积极对其进行引导,在发挥网络民粹主义积极作用的同时,祛除其存在的非理性、暴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
[1]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社会观察,2009(12):19-21.
[2]郭中军.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青年网民赛博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学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10(05):1-6.
[3]郭中军.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J].学习与探索,2012(09):52-55.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5次)中国网信网,2020-04-28.
8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983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社会   民粹主义   网民   民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