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优质教案)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世界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板书课题)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
2.《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同学们,《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二、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1.鲁滨逊给你留下的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结合故事内容,简要说说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2.这本书吸引了不少读者对其进行评论。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三、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3.你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一起和大家分享。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如,有些名著读起来有些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较多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油液分析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
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的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对于有些难懂的名著,要认为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让自己沉下心来,越读越有味。
B.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
C.阅读中可以在书上页面空白处作一些批注,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D.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或精彩的语句,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下来。
E.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
F.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四、拓展延伸
1.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好几本世界名著,它们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复杂的内涵,正因为如此,阅读才更有乐趣。
《鲁滨逊漂流记》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
出示书名《爱丽丝漫游奇境》及图片,出示精彩的段落。正如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也是如此。
介绍《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二、选择题
2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三只小猪和狼的故事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⑧“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客人,到五点钟,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下去,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⑬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⑭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的,仍旧坐在那里。
芜湖月中华情⑮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⑰“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硫铁矿制硫酸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选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段用了七个“陪”字,能否将它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e学论坛
3.段引用保姆的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读到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你有怎样的感受?
                                                                             
5.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结合本文,
谈一谈鲁迅先生对待工作的态度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1.①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及周建人先生一家去看电影的故事。②写鲁迅先生特别的休息方式。③写鲁迅先生待客和工作的情况。
2.不能简化。连用七个“陪”字强调会客时间长、客人多,表现了鲁迅先生待客热情、耐心,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3.写出保姆怕打扰鲁迅先生的休息而小心翼翼,从侧面写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苦、忘我。
4.示例:我特别心疼鲁迅先生,他将自己的时间都用来陪客人和工作,自己休息的时间特别少,这句话给人一种他是累得睡着的感觉。(言之有理即可)
5.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充分利用时间,鞠躬尽瘁。(自己学到的部分合理即可)
3
母亲的味道
钟秀华
从记事起,母亲的味道便与厨房息息相关。她常常穿着陈旧的粗布衣服,一日三餐不厌其烦地摆弄着锅碗瓢盆,将油烟味悉数纳入衣服、毛发的每一条缝隙里。走到哪里,她的身上都散发着招脾般的气味,仿佛永远都脱不了家庭主妇的标签。于我而言,母亲的味道已是楔入心灵几十年的最温暖的味道了。
每天清晨,母亲必是第一个起床,拿了一把笤帚扫去灶台上的杂垢,然后开启锅灶。接着,她挑着一担大木桶,去河边担水,将厨房里的大缸小瓮全都填满了才肯放下扁担。米饭煮至半热,母亲便把一双儿女喊醒。她眼疾手快,盛一碗刚捞起来的米饭,左三圈右三圈,三五下就捏成了一个大饭团。饭团香喷喷的,由于捏挤得紧实,咬在嘴里很有韧劲,那是小时候我和哥哥每天清晨的第一道美味。偶尔,母亲还会奢侈地给饭团挖一个小窝窝,再放上一小勺白糖,这又增加了我们兄妹的期待。
父亲喜欢吃本地的特小吃,诸如红薯叶米粿、饭包肉圆、薯圆、艾米粿等都百吃不厌。母亲自外地嫁过来,原本对这些小吃的做法一窍不通,但母亲天生有着好学好胜的本领,每当别人家做这些小吃时,母亲经常自告奋勇去打下手。一来二去,就让她给全盘掌
握了。于是,当红薯叶长势旺盛的季节,母亲的厨房里时常飘散着红薯叶米粿的清香味。逢年过节,母亲总不忘蒸好一屉一屉的饭包肉圆,父亲常常吃得赞不绝口。父亲是个放映员,经常走村串户地放电影,百家饭、百家味都尝过,却还是觉得家里的饭最合胃口。在家的时候,他常常坐在灶堂里帮母亲烧火,一边比对着村里哪个媳妇做的饭如何:“张家的太咸了,李家的半生不熟,还是老婆做的好吃啊!”此时的母亲抿嘴一笑,自是满心的得意,对于手上的功夫,又多了几分用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93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先生   阅读   作品   母亲   内容   工作   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