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之证治近况

试析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之证治近况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易于反复,缠绵难愈,中医药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而副作用小。本文就近几年来CSG的国内中医药证治状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传统的辨证施治: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等体征,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据各地报导所示,CSG临床上大致分为以下证型:实证有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郁热蕴胃型、胃络血瘀型、湿滞胃脘型、饮食积滞型;虚证有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气阴两虚型,尚有寒热错杂一型。影响证型确定的因素除有主观人为的,如各个临床医生中医学术观点分歧所带来的证型判别标准的差别等因素外,尚有些客观的由CSG本身内在病理改变的差别、病程长短等所决定的,Hp感染的活动性胃炎临床上多表现为中焦湿热证。纵观各地报导数据,CSG以肝胃气滞型、脾胃气虚型和脾胃湿热型3型最多,而实证中的胃络血瘀型和虚证中的胃阴不足型较少。这似乎提示CSG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气机阻滞为病机核心,病变在气分为多,较少深入血分、阴分,较少形成瘀阻、阴伤的病理变化。上肝胃气滞型
首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气虚型选香砂六君汤加减,脾胃虚寒型以建中汤类方剂或理中汤化裁,湿热型选温胆汤、黄连平胃散、半夏泻心汤等,而郁热型、瘀血型、食积型、阴虚型可分别以化肝煎合金铃子散、丹参饮合失笑散、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一贯煎或沙参麦冬汤等方药化裁。
1.2 结合现代医学胃镜征象辨证: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胃镜征象,CSG分为3型进行辨证分型:肝胃气滞型胃镜象呈胃窦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胃蠕动减慢甚至消失,以香苏散加减;肝胃郁热型呈胃窦黏膜充血明显,呈斑点状或斑片状潮红,可伴有散在糜烂或出血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湿浊中阻型呈胃底黏液膜有大量液体潴留,胃壁上分布着较多白黏液,难以冲净,胃窦部可见黏膜水肿黑涩会apple,以平胃散加减[1]。收集62CSG患者,据传统中医辨证分为四型,并与胃镜检查相对照,结果:脾胃湿热型24例中,病变胃黏膜均充血为主,镜下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有灰白黏液附着7,有脓样稠性黏液附着17,病变黏膜有陈旧性出血点15,有点状或片状糜烂19;肝胃不和型17例中,病变黏膜充血为主14,病变黏膜水肿为主3,有灰白黏液附着10,有陈旧性出血点者5,有点状或片状糜烂者7;脾胃虚寒型9例中,病变胃黏膜均以水肿为主,黏膜反光强,稍呈苍白肿胀,胃小窝明显,有灰白黏液附着7,均未见有陈旧性出血点或糜烂;胃阴不足型12,病变胃黏膜以充血为
,均未见有灰白稠性黏液附着,有陈旧性出血点3,有糜烂面的7例。上以海瓦牡砺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2]。
卑南族
2 切中病机要点专方加减施治
纵观近几年来关于中医药CSG的文献,以这类文章最多,大多数临床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临证诊治体会,形成了各自的对CSG病机的认识,并据此拟定治法方药,随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种专方大多集诸法于一方,但是基于个人临证经验、中医学术派别传承、现代医学深入发展的启示或由于诊治病人所在地域、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差异等因素,各家在组方时存在不同的偏向性,有的从调理中焦气机入手,有的强调扶脾健中,有的重视祛除湿热痰瘀之邪。
2.1 注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许多作者认为CSG病因种种,不通则痛则是共同的,其发病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表现肝胃不和证较多、较为突出。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pbi,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痛。故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是胃脘痛的关键,以此为主并兼顾其因肝郁导致的脾虚、气滞、郁热、血瘀、痰湿等复杂的病理过程。此类方药大都以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或四逆散为底方进行加减。
2.2 注重扶助正气顾护脾胃:此类方药大都以四君汤为底方加减。如共收集符合CSG诊断的患者sram84,其中临床证候符合脾胃虚寒之辨证分型达68,脉象主病属者达72,以自拟加味六君子汤加减。我认为CSG病机是本虚标实。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jgdy,则正气更加虚弱,致使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治当扶正祛邪、以健脾养胃固其本,拟养胃冲剂方。
2.3 注重寒温并用辛开苦降:CSG病至久往往形成虚实夹杂、寒热互结、脾胃升降失调的病机,当寒温并用,该类方药大都以半夏泻心汤为底方化裁,如陈东辉以加减方(半夏、黄芩、干姜、黄连、厚朴、木香、陈皮、白芍、甘草)
2.4 注重活血化瘀:CSG迁延日久,病变往往由气入血,形成瘀阻胃络的病机。共入选CSG患者100,分为薏苡仁方(A)50例和去三棱、莪术的薏苡仁方(B)50,结果A组疗效明显优于B,A组后能显著提高胃黏膜血循环的速度,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中西医结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CSG主要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下出现的攻击和防护因子
失调,尤其侧重防护因子减弱,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上皮细胞再生和胃黏膜血循环障碍等所致。中西医结合本病在于取长补短,既发挥了西药的有力抗Hp、制酸的优势,又发挥了中医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治法方药的长处,全方位综合,达到治愈本病的目地。且中西药合用,在减轻西药副作用,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也有意义。如以口服黄连上清丸每次6g、阿莫西林每次0.5g,均每日3,伴泛酸者加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嗳气者加服胃复安每次10mg,胃寒者加服附子理中丸6g,胃黏膜糜烂者加服硫糖铝片1g,连服2,总有效率88.9%。刘凤麒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灭滴灵)、雷尼替丁、胃必治或加服西沙比利,配合中医辨证分型用药及夹脊穴电针,总有效率为97.3%。以和胃汤配合雷尼替丁Hp阴性CSG,结果显效率明显优于丽珠得乐对照组。此外,也有应用中成药CSG均取得一定疗效。如胃苏冲剂、胃痛散、调胃颗粒、胃乐舒颗粒剂、致康胶囊等。亦有用推拿、针灸及拔火罐加针刺的方法和艾条温和灸结合经络导平CSG,均取得一定疗效。
4 讨论与展望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认为其发病为多种因素致胃黏膜损害因素与保护因素之间失衡所致。上主要用抗Hp、制酸、黏膜保护剂等。
中医认为因饮食不节,烟酒刺激,郁怒忧思,劳倦所伤,或脾胃素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寒、热、痰、湿、气、血互结所致。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论治、专方加减、中西医结合及配合针灸推拿等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CSG的最主要病因,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关系密切。亦明确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展模式,所以延缓和阻断这一进程,CSG的目的之一。中西医结合CSG疗效好,副作用少,对减少复发、阻断其向萎缩性胃炎发展有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方药疗效判定没有建立在严谨科研设计之上,缺乏严格的分组对照观察,其结论可信度有所折扣。临床疗效观察多而深入到组织、细胞和分子、基因等不同水平的多指标探索少,对中药发挥作用的机制的讨论较多地停留在现代中药药理及西医病理生理改变相结合之上,缺乏硬指标。总之佩特雷斯库,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刚.胃镜征象与辨证分型相结合浅表性胃炎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73
2 胡艳丽,李宗秀.海瓦牡蛎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慢性浅表性胃炎[J.天津中医,2001,18(1):15~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92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疗   脾胃   辨证   胃炎   加减   黏膜   因素   胃黏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