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综合分析与进展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综合分析与进展霍云成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综合分析与进展
脑卒中患者产生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发病率为51%一73%。可以影响患者进食,引起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甚至可以引起吸人性肺炎,严重时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
病变部位分布
王蕾等*统计267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为大脑半球的有89例,其中右侧半球39例,左侧半球32例,双侧半球18例,89例患者中70例伴中枢性面瘫和(或)舌瘫;病变部位为大脑半球+内囊12例,病变部位为内囊48例,其中36例伴有中枢性面瘫和(或)舌瘫;基底神经节10例,间脑18例;病变部位为脑干的有67例其中中脑5例,脑桥17例,延髓28例,脑桥+延髓17例,67例患者中51例伴有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和(或)舌瘫;病变部位为小脑的有4例,小脑脑干的有1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以延髓、额叶、内囊多见,尤为伴有面瘫和(或)舌瘫的患者。
发病机制
传统观点认为:支配吞咽功能的后组颅神经核团受上运动神经元的双侧支配,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可导致卒中后吞咽困难,单侧大脑半球病变不引起明显的吞咽困难。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单侧半球、甚至单侧皮质下纤维的受损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Daniels* 等研究发现吞咽障碍多见于大脑前部和脑室周围的白质部位损害,而大脑后面区域和灰质结构损害少见。半球前部(中央沟之前)损伤较后部损伤更易引起吞咽障碍,损伤单侧中央前回最下部和额下回后部可导致严重吞咽困难。一侧岛盖损伤导致岛盖综合征,会出现单侧腭肌、咽肌麻痹,使得吞咽困难。半球损害引起吞咽障碍的机制可能有2种*:①吞咽中枢的侧“优势”化。②吞咽功能的维持需要双侧通路。研究认为,左侧半球损伤容易导致口阶段的吞咽困难,以吞咽的启动障碍为特征。而右侧半球损伤更易于导致咽阶段吞咽困难,以咽部滞留、误吸为特征。王蕾等统计267例患者中,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中病变部位在大脑半球89例,占33%,主要以额叶损害为主,其中70例伴有中枢性面瘫和(或)舌瘫无单独枕叶、颞叶损害的患者。Daniels L*等研究表明,损伤皮质下白质区域前部使关键的皮质吞咽区域和对侧皮质、皮质下投射的联系中断,既干扰了双侧吞咽皮质之间的联系,也干扰了皮质向下的投射,导致吞咽困难。皮质延髓束损伤之后会导致吞
咽的咽阶段延长,如果进一步损伤会导致主动吞咽不能,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的患者食管人口部的括约肌和环甲咽肌反射亢进或痉挛,吞咽肌肉的运动不协调,可导致食物误咽入气管。丘脑卒中使咽喉黏膜感觉信息向间脑和皮质传导的上行投射通路中断,产生咽喉部感觉减退,不能感觉到进入喉咽部的分泌物及食物碎屑,使得正常的喉咽气道保护反射不能恰当地启动,加上咽肌运动障碍,导致吞咽困难。小脑和锥体外系异常也会干扰吞咽功能。脑干损伤后,与吞咽有关的颅神经受到损伤,导致咽阶段延长,表现为咽肌推进力弱,喉关闭不全,环咽肌功能障碍。临床医生不能仅凭“饮水呛咳”等吞咽困难的症状,而盲目地将这组症状定位于双侧皮质延髓束或脑干损伤,从而干扰诊断。
现状
国外对于这类疾病的主要采用短期静脉高能营养支持、胃管鼻饲、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经皮胃造瘘术等综合。现国内临床多采用静脉营养支持、胃管鼻饲及中医针灸等。
粘接剂1.综合
吴冬梅等*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患者每日做空吞咽、面颊、唇等相关肌训练以及促进舌的运动、颈部肌肉活动度训练、呼吸训练、咳嗽训练等,注意食物形态、进食一口量等。口腔冰刺激训练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嘱患者张开嘴,用冰棉棒触及以前腭弓为中心,包括后腭弓、软腭、腭弓、下牙齿的咬合面及内外面、两侧面颊部、咽后壁、舌后部及整个舌面的刺激部位,应大范围、长时间的涂擦刺激部位,并慢慢移动棉棒前端,左右相同部位交替,在涂擦同时注意做好手法按摩,约30min/次,上、下午各进行1次。在空腹或餐后2h进行,避免引起呕吐,15d为1个疗程。同时用冰棉棒在颈部自上向下涂擦按摩唾液腺,2次/d,1次约10min,于麻痹一侧实施,直至皮肤发红。呛咳的处理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患者应弯腰,颈弯曲,身体前倾下颌低向胸,用咳嗽清洁气道,或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使残渣咳出。组总有效达93.3%,较对照组的70%,有明显临床意义。
孙洁等*康复方案:①基础训练:用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a.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b.酸梅粉刺激训练;c.构音器官的功能训练。②摄食训练:a.体位;b.性质;c.一口量。③经络导平。④预防误咽。⑤正确处理呛咳(人院后即开始)。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康复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组。
孔磊等*高压氧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案:①高压氧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压力0.2MPa,时间120min,其中加压25rain,吸氧60min,吸氧中间休息5min改吸舱内空气,减压30min,每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中休息3~5d。②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48h后进行康复训练。A基础吞咽功能训练:a.颈部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病人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咽。b.口唇闭合训练:用指尖、冰块叩打口唇周围,运动方向从外侧向中间移动。c.舌肌运动训练:病人张口,将舌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舔上唇,并抵压硬腭部;若病人不能自动进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压舌板或汤匙在舌部按摩d.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使用冰冻的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病人做空吞咽动作。e.屏气一发声运动:病人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呼吸道训练:深吸气一憋气一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以上训练每天3次;每次lOmin一15min。训练2周待病人吞咽功能明显好转再进行摄食训练。③摄食训练A进食体位:因人因病情而异。仰卧位:病人取仰卧位靠背摇高30。,头部侧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辅助者位于病人健侧,此体位利于食物向舌根运送,并减少食物反流
荧屏连着我和你>t5003及误吸的危险。侧卧位:采用健侧卧位,床头抬高30。,利用重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食物在偏瘫侧残留。坐位:头部前屈或颈部向患侧旋转,躯干直立,患侧手放于桌上。B食物的形态:选择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先选用菜泥、果泥、蛋羹等最易吞咽的食物进行训练,然后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C一口量:每口食物量从3~5ml开始,逐步增加,摸索合适的一口量。D喂食时使用金属勺,每次喂1/2勺,每次进食吞咽后,嘱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或每次进食吞咽后饮少量的水(1~2m1),这样既能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去除咽部残留食物。采用高压氧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病人的饮水吞咽功能,参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标准*评价病人对多种食物的吞咽功能,这两种评价方法同时采用能全面反映病人的吞咽功能状态。
陈艳等* 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失迟缓所致吞咽障碍,步骤如下:由医生及师各一名,配合操作。首先准备14号乳胶导尿管1条、冰水约lOOml、10ml注射器1支,插管前采用l%一2%的丁卡因对患者进行鼻孔内黏膜局部麻醉约lOmin,同时检查导尿管球囊有无破损。由医生按插鼻饲管操作常规将导尿管经麻醉后鼻孔插入患者食道。确定导尿
管进入食道且球囊完全通过环咽肌(一般插入长度约为28~30cm)后,师用注射器抽取lOml水,向球囊内注水约6~8ml,使球囊扩张(直径约为20~25mm),顶住针栓以防止水逆流回针筒。医生缓慢将导尿管向外拉出,直到有卡住感时,表明球囊自下向上到达失迟缓的环咽肌下缘,此时用记号笔在导尿管鼻孔出口处作标记,以作为再次扩张时参考点。嘱师抽出适量水(根据环咽肌紧张程度,球囊拉出时能通过为适度,一般首次通过时球囊内水量约为1.5~2.5m1)后,医生配合患者吞咽动作,继续轻轻地缓慢向外牵拉导尿管,一旦有滑过感或阻力锐减时,嘱师迅速将球囊中的水抽出。重复上述操作过程6~8次,自下而上牵拉球囊通过食道人口,充分扩张环咽肌,降低环咽肌张力。一般每天1次,球囊注水量每天约递增0.5~1.Oml,术后给予地塞米松、d.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预防黏膜水肿并减少黏液分泌。患者病程、接受球囊扩张次数及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复查结果提示早期接受球囊扩张,更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
赵丽等*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组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包括直接训练一改善吞咽肌肌力和协调性(温度刺激、生物反馈、Mendelsohn手法、Supradotticswallowing),间接训练一代偿方法(改变食物质地和食团大小、调整进食的量和速度、吞咽时采取特殊体位)。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星状
神经节阻滞,采用前侧入路穿刺法,具体操作:患者取仰卧,肩下垫枕,常规消毒,无菌操作,术者位于左侧,用左手示指、中指指尖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向外推开,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患者用示指尖可触及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2~3cm触到骨质,退针少许,回吸无血即可注药。药物成分为利多卡因lOOmg,维生素B125001xg,加生理盐水至10ral。术后去枕,恢复自然平卧位,休息15min。如阻滞成功会产生Homers征。左右两侧隔日交替进行,20d为1个疗程。分别于后2d和30d进行疗效评估,后20d和30d2组有效率(显效+有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顾巧华等*吞咽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Vocastim吞咽仪进行。方法:安放电极处皮肤进行脱脂处理,将仪正极放在第7颈椎处、负极放在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用系带固定电极片,松紧适度,启动仪器先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数值A,用三角型波脉冲刺激得到数值B,通过公式A=B/A,推断出患者吞咽肌损伤程度。根据菜单选择T/R低频刺激,刺激时间(T)为ls,休息时间(R)为3s,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不宜过强,以免患者出现不适导致喉部痉挛,以患者适应并能见到吞咽动作为最佳,刺激同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每次时间20min,2次/d,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显示观
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不定积分换元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92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吞咽   治疗   患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