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臂掖

张国臂掖
老家新华
20096月的一天,日暮时分, 我在山丹硖口古城拍摄一部MTV——《焉支古歌》。
夕阳沉沉,汉明长城并肩而行,伸向遥远的西天。
演唱者是裕固族歌手阿格尔,马头琴演奏者是来自通辽的蒙古族青年双龙。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匈奴的血脉。
新一代普力马忧郁的马头琴声在长城脚下响起,一个稚嫩的童声朗诵:失我祁连山,使我六蓄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飘飘长发遮住了阿格尔长满胡子沧桑的脸,双龙穿着蒙古袍的身影和马头琴一起被逆光的芨芨草遮住,若隐若现。
有一种新型节能灯
歌中唱着一座高山
山下一片美丽的草原
草原上许多动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英雄踏马而过
歌中的眼泪汇成了河
留下焉支山牛羊满山坡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歌中的眼泪汇成了河
留下焉支山故事谁来说
……
歌声响起,镜头中的阿格尔泪流满面。
最后一组镜头在金山子拍摄。太阳缓缓消失,暗红天空下,蜿延向西的长城像极了一条弧形的臂膀。
长城以南的农田,麦浪翻滚;北面龙首山的斜坡上,牧归的羊由远及近。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一种建筑像长城这样把人类的两大文明七七事变论文——游牧文明和农
耕文明分割的如此清晰。
我说:长城曾经是用来阻挡你们祖先的。汉长城阻挡了匈奴,明长城阻挡了蒙古人。阿格尔和双龙南望长城,默默无语。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有过激烈的撕杀;如今,我们执手并肩,亲如兄弟。
那是一段遥远的历史。
雄纷争、狼烟四起的战国,一个来自北方游牧部落的联盟悄然崛起,并伴随秦帝国的崩溃而迅速构建起了强大的草原帝国,《史记》中称为“匈奴”。
构建起这个帝国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叫做冒顿的匈奴人。
山西省人事厅网《史记》中近乎浪漫化地记载了他的故事。
冒顿本为单于头曼的长子,但头曼更想让他另外一个妻子的儿子继承他的王位。于是他派年少的冒顿到月氏人那里做人质,而后他又开始攻打月氏人,希望借刀杀人。也许真是上
天保佑,冒顿在这场阴谋中居然全身而退。回来后的冒顿拥有了自己的武士。为了训练武士,他发明了鸣镝(一种带响的箭)。他要求他把鸣镝射向哪里,武士们也要射向哪里,否则杀无赦。《史记》记载,他先后射向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匹马、最喜欢的一个妻子,在这个过程中犹豫不决的武士都被处死。最后一次,他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这一次没有一个人犹豫。
从此,一位注定要影响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帝国领袖踩着父亲的鲜血登上了王位。
如果抛开历史的偏见,冒顿的故事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题材影视剧。
而当时冒顿领导下的匈奴帝国,却让刚刚推翻了秦朝暴政并再次统一中国的汉王朝头疼不已。
公元前200年,拥有四十万骑兵的冒顿在白登山困住了率领行动迟缓的马车队前来打仗的汉高祖。七天以后,饿得头昏眼花的刘邦通过一个和女人有关的不光彩的计谋狼狈撤退。
此后,刘邦开始重新打量和审视这个年轻而充满力量的邻居。
一位叫刘敬的大臣给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把公主嫁给冒顿,让匈奴将来的王位继承者变为高祖的外孙,这样,匈奴自然就会从属中国。同时,还要配合另外两种策略。一是“糖衣炮弹”,就是每年给匈奴大量的贵重物品;二是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到匈奴,教会他们儒家的礼仪,这样,一个当外孙的人是不会背叛他的外祖父的。如此,不用费一兵一卒匈奴就逐渐变成汉朝的臣民了。这真是个好主意。
无计可施的刘邦接纳了这个建议,并且从次年开始就以协约的方式开始实现这一政策。这就是被很多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和亲”政策。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汉王朝一直沿袭着这一屈辱的和平协定。
然而,在这几十年里,刘敬所描绘的“外孙”尊敬“外公”的外交场景并没有出现,甚至连起码的和平都没有换来。相反,因为政体组织的松散,匈奴对汉朝政治权力中心的进攻一直未曾停歇,间或还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侵入汉朝某地长达几个月时间的事件发生。
这中间倒是有一个插曲,就是汉景帝的时候在边境地区建立了更多的市场并放宽了对一些违禁品的贸易。这一措施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边境冲突明显减少。贸易造就和平。
忍耐终究是有限的。公元140年,另一个伟大的帝王——汉武帝登上了宝座。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以“和亲”和“进贡”为主要内容的绥靖政策自此寿终正寝。
一种强势的、扩张的、以军事为导向的对外政策开始实行,直到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向汉宣帝表示臣服。
这是一场持续了近百年的战争。
这是漫长而又艰难的一百年。
对于汉武帝发动对匈奴战争的目的的猜想,学界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边境保卫,二是商贸机会。
公元138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凭借着双腿、马匹、骆驼,伟大的探险家张骞开始了一次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远行——他要去联络万里之外的大夏国(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的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远离了长安的张骞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抓获,并被遣送到了蒙古高原的匈奴王庭。按理说,
匈奴对这位来自邻邦的年轻的探险家还是相当客气的。军臣单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意思是说,月氏人在我(匈奴)的地盘以北,你们怎么能穿过我的地盘去他们呢?假如我要派人穿过你们的地盘去到南方的越国,你们会同意吗?
在一番并不严厉的理论之后,匈奴不但没有杀死张骞,还给他送来了匈奴女子为妻。大丈夫能屈能伸,深谋远虑的张骞在匈奴地盘上取妻生子、安之若素。韬光养晦了十年后,张骞带着匈奴籍的妻儿老小出逃了。
一路向西,历尽千难万险的张骞终于到达了月氏人生活的大夏国。但此时,月氏人已经不愿意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长途迁徙东返打仗了。郁闷的张骞在苦口婆心地做了一年多思想工作后,带着一肚子关于西域的经验和知识,返回汉朝。
各种史书上,对于张骞这次伟大的探险,都会给他记上这样一份功劳:开通丝绸之路。而实际上,丝绸之路的开通绝非一己之力、一时之功可以完成。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张骞出使西域最重大的贡献,是他帮助汉武帝制定了一条对匈奴来说毁灭性的策略,那就是“断匈奴右臂”。
出使回来的张骞给汉武帝做了一次生动的演讲。他除了向武帝详细地描述了西域见闻外,更是带回来一条重要的情报,就是当时匈奴的势力自河西走廊向西已远达塔里木盆地甚至更远的方。这一带无论是游牧部落还是绿洲国家,均笼罩在匈奴霸权之下。这些部落和国家已经成为支撑匈奴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张骞向汉武帝提出了一项极具战略构想的宏大计划:与西域乌孙等诸国结盟,东西夹击,斩断匈奴右臂。
张骞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汉武帝。既能对匈奴釜底抽薪,又能为王朝寻到庞大的贸易市场,还能在西域诸国扬我国威,一石三鸟,何乐不为呢?
伟大的领袖总是有着超乎常人的判断力。武帝果断地采纳了“断匈奴右臂”的建议。
后来的事实证明,斩断匈奴和西域诸国及羌人的经济军事联系,对建立在脆弱的游牧经济之上的匈奴来讲简直就是来顶之灾。有人把这一策略比做三国时期的“隆中对”,甚至二战中的“曼斯坦因计划”。也正是这一策略,终结了匈奴帝国近百年的辉煌。
公元121年,著名的少年将军霍去病两次挥师河西走廊,就是“断匈奴右臂”策略的贯彻和落实。霍将军贯彻得非常到位,落实得非常认真。一时间,千里河西空无匈奴。
为了看住已经到手的地盘,彻底斩断匈奴右臂,汉武帝开始自永登始向西修筑长城,同时伴以大规模的移民实边、驻军屯田。在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游说乌孙东返失败后,汉武帝相继在河西设立四郡,这为汉王朝经略西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掖郡设于公元前111年,距霍去病西征匈奴整整十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斩断了匈奴的右臂,伸出了汉王朝的臂膀。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通道就在这条臂膀的护佑下开始热闹起来。自此,一个昭示着国家经略目的的地名——张掖,开始频繁出现在历史典籍的页面中。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9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匈奴   开始   西域   冒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