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可以通过出生率减亡率得出自然增长率。某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原始社会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初期的传统型人口模式也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过渡型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而20世纪中期到现在的现代型人口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等。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三个特点。盖茂森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可以通过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以及长期性来确定。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平果铝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对于迁出地来说,人口密度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也会减轻,但同时也会出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对于迁入地来说,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和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少年雏鹰网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政治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和种族民族等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人地关系导致了人口的迁移。mp3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表现为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以及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而我国人口迁移的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而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这种迁移多为自发性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指的是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我国的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这有利于农耕、交通和节省建设投资。而地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而高原地区的城市则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而气候
适宜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湿润区,其中沿海地区的城市比较适宜。但在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等条件不适宜的地方,城市较少。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而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则与国家政策、外教、军事、科技教育等相关。
城市土地利用分为各类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地租高低的主要取决于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高低等因素。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包括城市名称占地比重、区位特点和其他特征,其中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广的区域,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泛的形式,而低级住宅区则背向发展线上出现卫星城的趋势。
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商业区通常占用城市用地的中心位置,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是城市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商业区的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人流密集,交通繁忙。工业区则通常位于城市外缘,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要适当,数量要因地制宜。城市中还存在明显的分区,如沿江、沿海及沿湖、河汇、河流入海口等地区,以及交通运输枢纽、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商品集散地、边境口岸等。对时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8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口   城市   因素   人口迁移   地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