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 :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 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 :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 :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 :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聚乙二醇2000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 :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 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
式: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 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劳动力成本指向论: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成本则不具有此特性,它属于地区差异性因子,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发生因子。其基本思路是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型转为劳动指向型,仅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
集聚指向论: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时,便会产生集聚,其可以分为纯粹以及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而产生的集聚,这两种形态。
4. 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P85
答:该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认为:
费用曲线或收入的倾斜越大,工业越集中,反之,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基本形态。
政府的区位补贴或者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也会造成区位变化。
5. 简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P87
答:方法: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者合理度如何,均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占有能力。通过这些进行分析。
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区位决策主体“人”的知识,经验不断增加,信息量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随之不断增加,另外,加上模仿那些成功决策者不断修正初期错误之行为的存在,他的行为矩阵中的位置会逐渐从左上向右下移动,此外,新的运输方式,新的技术或者获得知识的技术的出现也会影响区位决策的变化,推动决策者在行为矩阵中的位置向右下移动。
6. 简述中心地理论三原则及其适用条件P94
答:原则:(1)市场原则;是建立中心系统模型的基础,同时,在市场原则的中心系统中心地呈三角形,市场区为六边形。
2)交通原则:在交通原则下,其中中心地系统地特显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
行政原则: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隔开,使他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适合条件:市场原则,作为基础性原则,其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的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主要适用于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间,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的区域。
行政原则:适用于组织为行政基础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
7. 简述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P100
答:(1)消费市场状况,与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区位最大特点是消费者指向,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消费者客服空间距离的作用所要付出的空间费用或时间费用是决策者选择购物地点的一个重要因子。
3)零售业间的竞争,合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明显。
地价的作用,地价是土地价值的经济反映,是指用来购买土地效应或为预期经济收益付出的代价。
8.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139
答:该理论是韦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游资的空间变化,他讲产品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在新产品阶段需要的额科技水平较高,通讯状况良好,成熟阶段的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已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的改
变;进入标准化阶段,产品完全成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9. 简述跨国公司总部、R&D机构的区位特征mibP145
答:总部特征:是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
在区位要求方面,要求是交通便利,获取信息及时,便于与关键人员及时接触的要求。
中国农业生态学报实际区位方面主要选择大都市区。
公司总部的区位可能由于市场、规模的变化而迁离母地。
RandD的特征
过程上需要经过市场营销、研制和生产三个阶段。
区位要求上多要求接近科研机构,近劳动力,人才供应地,近产品的适用者的地方。
RandD区位趋于答都市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10. 简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P161
答:特点:(1)互补性,(2)竞争性(目的) 3)变化性(时空变化)
影响:(1)社会政治背景(国家间) 2)结构状况(投资地的经济和技术状况)(3)相对位置(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11.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P182
答:(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的相对性。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联系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盒应变能力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性。
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12. 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玛坤丝P180
答:它是科林---克拉克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流动学说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用于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收入的再提高导致劳动力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最终由于收入差异,结果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增加。
13. 简述雁行形态说P182
答:它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其认为产业发展中,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该形态表现为:第一只“雁”为外国产品大量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是指进口刺激国内市场而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指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4. 简述点轴式空间结构p186
答:(1)它是在极移式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强调的是增长极与周围点之间的关系,研究增长极对周围点的影响。
点与轴可分为若干等级,其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以及等级体组合便形成点轴系统。
15. 简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P188
答:是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于1966年发表的,该理论把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了以下四个阶段,并通过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其特有的特征和形式。
前工业阶段(工业化前期),此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的均质无序性。
过度阶段(工业化前期),该阶段的区域的区域空间由打个相对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
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该阶段区域中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
后工业阶段,该阶段典型的特点是经济交往的日益紧密广泛。
16.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P197
答:(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4)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17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 即最初的变化 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 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 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 从而构成循环 区域经济增长是由多个相关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依次传递到其他环节,并返回到该点上,从而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其作用强度具有累积的效应 使得影响不断增强。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实质。君子门
18试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各阶段的特征
a传统社会阶段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从事作物栽培。b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
段:农业技术有所改进; 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 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 经济活动可是出现跨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c起飞阶段: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d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缓。e高额消费阶段:经济水平很高,物质生活丰富。f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0:1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8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阶段   区位   区域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