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电视剧

第一节: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回顾历史,探索电视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进过程,从中寻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电视剧艺术更好的发展,这不是无意义的。电视剧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那么它就必然有自己的内在的发展规律,有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发展轨迹。概括起来,它大体经历了:“直播电视剧”时期、“电视单本剧”时期、“电视连续剧”的产生、多种电视剧并存的时期。
一、“直播电视剧”时期-电视剧观念的产生
1958年,我国开始组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为了丰富电视屏幕的文艺节目,开始在演播室直播“电视小戏”。所谓“直播”,就是指演员表演,电视传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
我国第一部直播的“电视小戏”为《一口菜饼子》,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剧。
该时期电视剧的特定的概念:电视剧指在演播室里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艺术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特定的艺术样式。
从1958年到1966年,在长达八年的直播电视剧时期,共播出电视剧近百部。
这一时期电视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它具有时效性,及时的反映社会生活动态和党的方针、政策;第二它的纪实性,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
应该说,“直播电视剧”使本来意义的电视剧,这一新的艺术观念,有着强烈、鲜明的局限性。我们甚至可以说:电视剧这一观念,是属于“电视小戏”的。当然,直播电视剧,又绝不同于舞台剧的实况转播。它已经显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的最初端倪。所以,我们称之为电视剧观念的诞生。
二、“电视单本剧”时期-电视剧观念的嬗变
1976年,经历了十年浩劫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78年-1982年,我国开始恢复电视剧制作和生产。这一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
的巨大变化,电视剧观念也产生了质的嬗变。此时,电视屏幕上播出的电视剧,主要是依据电影模式拍摄的“电视单本剧”。
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单本剧《三家亲》,该剧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从“直播电视剧”到电视单本剧,就电视剧的内部构成因素来说,除去“直播电视剧”的戏剧元素外,又融入了电影的元素。“直播电视剧”以戏剧美学为支撑点,“电视单本剧”以电影美学为支撑点。
三、“电视连续剧”的产生
1980年前后,国外和香港的电视连续剧开始涌入我国,如日本的《姿三四郎》、香港的《霍元甲》等,它们曾使我国观众为之轰动。
这样,观众开始不满足于电视单本剧所表现的单一的内容,开始要求容纳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叙说整个人生命运,将一部完整的故事的电视长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品
1980年,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揭开了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序幕。
我国真正进入电视连续剧时期,还是1982年以后的事情,这一年,我国电视连续剧生产破了纪录,共播出14部电视剧。
四、多种样式电视剧的并存时期
1985年前后,继电视剧但本剧、电视连续剧的相继发展,电视屏幕愈发绚丽多彩。
就电视剧的题材而论,有了电视现代剧、电视历史剧、电视战争剧、电视传记剧、电视爱情剧、儿童电视剧等。
就电视剧的样式而论,有了电视短剧、电视单元剧、电视系列剧、电视小品、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等
就电视剧的风格而论,有了电视喜剧、电视悲剧、电视悲喜剧、电视轻喜剧、电视歌舞剧、戏曲电视剧、电视政论剧、电视纪实剧、电视荒诞剧、记者电视剧、作家电视剧等
90年代,《渴望》开创了室内剧和伦理剧的先河。
红军第二节:通俗电视剧-----大众文化文本
通俗剧定义:通俗剧是指以反映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情感为主的电视剧。
“庸俗电视剧”与“高雅电视剧”的区别:
首先,创作目的不同。通俗剧的装作主要是给大众提供娱乐和消遣;高雅电视剧主要是给观众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得以净化和升华。前者“消遣光阴”,后者是“感悟人生”。
其次,反映生活不同。前者内容生活化,后者内容审美化。
再次,表现形式不同。前者规范性、程式化;后者独创性、风格化。
一、通俗电视剧的界说
通俗电视剧,主要是指以反映大众的世俗生活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以一定的程式化和模式化为主要形式,以给大家提供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明白晓畅,浅显易懂,便于接受的大众文化文本。
所谓大众文化,就是普通老百姓容易接受与掌握的,主要给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的通俗的文化形态。
二、历程
首先,起步时期(1980—1984年)《敌营十八年》播出。通俗剧产生,但并未得到重视。
其次,探索期(1985年---1990年)《四世同堂》播出,受到好评与欢迎,且此时期通俗剧更加贴近大众文化文本。
再次,发展期(1990----现在)通俗剧具有了商品的属性。《渴望》现象-----电视剧《渴望》播出后创造了最高的收视率----90.87%,甚至在香港引起了轰动。
此后,我国通俗剧开始遵循通俗剧的创作规律。
三、通俗电视剧的研究
四、通俗电视剧的特征
1、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和平民意识
2、强烈的戏剧性
3、情节、任务类型化、模式化
4、消费性
5、娱乐化
6、商业化
7、制作标准化、技术化
8、形式的通俗和幽默中药蜡疗
五、类型
其一、伦理剧,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主要内筒的通俗剧。《渴望》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家庭伦理剧。
其二、言情剧,以反映爱情、婚姻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剧。言情剧永远不败的代表是琼
瑶。
其三、喜剧。所谓电视喜剧就是产生笑的效果的通俗剧。《编辑部的故事》是我国第一部系列性的通俗喜剧。
其四、警匪剧。《西部警察》
其五、怪异剧。以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的通俗剧。《西游记》
其六、武侠剧。
其七、戏说剧。
六、思辨
首先、梦幻与现实
其次、商品与艺术
第三、娱乐与审美
第四、雅与俗
通俗剧的思辨行主要从以上四个角度进行。南无拳
第三节:短篇电视剧概况
短篇电视剧(原指电视单本剧)只要时至三集以下的电视剧。它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从而将戏一次演完的电视剧艺术形态。
一、独领屏幕风骚(1958-1982
我国第一部“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播出时间只有20分钟。
1980年,天津《广播电视杂志》举办我国首次“优秀电视剧目评选”,开创我国电视剧评奖先河。获奖作品清一“短片电视剧”。
该时期短篇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和规律: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努力贴近现实生活;镜头对准普通人。
该时期短篇电视剧的创作规律:结构完整;人物集中;情节紧凑。
二、日渐步入辉煌(1983-1987
该时期作品1983年《女记者的画外音》1984年《走向远方》1985年《巴桑和她的弟妹们》1986年《希波克拉底誓言》1987年《秋白之死》《蛾子》
该时期短篇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取材于现实生活;风格多种多样;注意屏幕造型。
该时期短篇电视剧的创作特征:讴歌了改革主旋律;塑造新时代新人形象;届时深邃的人生哲理;开掘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缘何走向衰退(1988年至今)
1988 年,“飞天奖”评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空缺”。
1990年,“飞天奖”评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空缺”。
短篇电视剧(电视单本剧)没落原因
首先,电视连续剧的冲击。易熔塞
其次,观众审美热点的转移。
再次,作者创作的转向。
还有,短片电视剧自身的局限性。
四、精品意识加强
我们所说的短篇电视剧呈衰落之势,仅仅是指短片电视剧的创作整体而言,而绝非说此事没有出类拔萃之作。恰恰相反,此时涌现出了看升艺术精品的佳作,尽管为数不多。
该时期的创作特:题材进一步扩大;艺术表现更加纯熟;造型潜能的深入开掘。
五、希望------电视电影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7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视剧   电视   通俗   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