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中的终极追问与荒诞意识

西方戏剧中的终极追问与荒诞意识
西方欢剧中的络极迫间与荒诞趸识
王晓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内容提要:
终极追问是人对生存最高目的之追问,这个最高
目的总是指向超越性的存在(如诸神,上帝,天).如
果这个超越性存在退隐,那么,人生存的最高目的就
会缺失,由此而产生的是至深的荒诞意识.尼采在宣
告上帝之死后,西方出现了一系列荒诞派戏剧,所表
达的就是人与超越性存在失去联系后的荒诞感.由于
终极追问贯穿着从古希腊到当代的西方历史,因此,
西方戏剧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种程度的荒诞意识.这不
是西方戏剧的欠缺,而是其价值所在
黑白花奶牛关键词:西方戏剧终极追问荒诞意识
,终极追问和荒诞意识:
个逻辑学意义上的探究
本文从一个追问开始:西方戏剧中的荒诞意识始于何
时?始于荒诞派戏剧吗?如果始于荒诞派戏剧,那么,荒
诞派戏剧在西方的诞生就是一个突兀的事件,而事实是否
如此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对荒诞意识的探讨开始:何
为荒诞意识?或者说,荒诞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商务印书
馆1996年版的《新华词典》对荒诞的解释是:离奇,
完全不合实际;不近情理.1965年出版的《简明牛津
词典》(TheShorterEnglishOxfordDictionary,1965)
对荒诞(absurd)的定义则是:1,(音乐)不和谐;2,
梅山七圣缺乏理性或恰当性的,显然与理性相悖的,因而是可笑的
和愚蠢的.("这些定义的核心是把荒诞理解为不合理,但
对什么是不合理中的"理"却缺乏说明,所以,它们至多
说出了荒诞一词的表层意义.相比之下,约翰,拉塞尔,
泰勒在《企鹅戏剧词典》中的总结则触及到了问题的本
质:
荒诞(戏剧),用于50年代一些戏剧家的术语.这些戏剧家并
不自以为是一个流派,但都显得对人在宇宙中的窘困状态持有一些相同的态度:主要是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一文中所总结的
那些.它把人类的窘困状态的原因定为人与其环境之间失去和谐以后生存的无目的性.我们由于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缺乏目的而产生了玄奥的苦恼状态,这种苦恼状态就是荒诞戏剧家的主题.
这个定义指出了荒诞意识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源.按照
这个定义,荒诞意识产生于生存的无目的性,而荒诞戏剧
15
就是对这种无目的性的呈现,但是如何区分有目的性的生
存和无目的性的生存呢?如果目的指的仅仅是琐碎的日常
生活的目的,那么,生存就不可能是无目的的:我随时可
以赋予我的日常行为以意义——刷牙是为了保持口腔卫
生,写文章可以挣稿费,锻炼身体以参加明天的足球赛,
等等.人类的行动作为有意识的活动永远有其直接目的,
只有昏迷中的人,婴儿,精神病患者才会做出没有目的的
动作,所以,当人们说自己的生存缺乏目的时,他所说的
肯定是超越日常生活无数细小目的的目的.这便是生存的
终极目的.当一个人清晰地知道自己生存的终极目的并坚
信其合理性时,他就不可能觉得自己的生存是荒谬的.荒
诞感源于下面的状态:人不能确知自己生存的终极目的是抗氧剂检测
服务质量什么,或者他对自己生存的终极目的产生了怀疑,即,他
生存的终极目的对于他而言成为一个问题,他追问生存的
四川卫生厅终极目的却得不到答案.显然,拥有荒诞感的人都是追问者,而追问的对象便是他生存的终极目的.这追问就是终
极追问.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之所以觉得生存是荒谬的,是因为他们生存的终极目的成为了问题:他们在剧中出场的终极目的是等待戈多,但他们却无
法确知戈多是否存在,因而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安置在这个成问题的基础上.戈多真的存在吗?这是他们时
刻在向自己和整个宇宙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个终极追问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境的荒诞性.所以,荒诞意识的诞生有
两个前提:(1)对生存的终极目的的终极追问;(2)人
对自己的终极追问既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也不能做出否定性的结论,而只能采取暖味的悬搁态度.(3)如果终极
追问所导向的是肯定的答案,那么,人所收获的将是坚定
而充实的感觉,同样,假如结论是完全否定的,他则会感
到绝望而非荒诞.具有荒诞感的人活在希望和失望之间,
被两种可能都不存在的可能性所折磨着,无法采取明晰的行动来拯救自己.因此,真正的荒诞意识都产生于人旧的
生存体系受到彻底拷问而新的生存体系尚未建立的间隙. 只要终极追问发现了生存的这种致命的暖昧性或无着落状态,荒诞意识就会诞生.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纯粹个体意
识在个体诞生以后的任何时代里都可能产生,但作为主流意识的荒诞意识则只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生成.下面我们将着重探讨作为主流意识的荒诞意识在西方的发生史.
荒诞意识产生于终极追问,而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就
有了对万事万物进行终极追问的文化传统:最初表现为对世界本源的追问,接着又表现为对宇宙秩序的探求,其结
果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建立起了完整的宇宙论体
系.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最有代表意义.这个学说认为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月亮太阳行星,
恒星都围绕着地球旋转,而在离地球最远的恒星的外侧, 还有一个最高的存在——神类似的宇宙论体系通过
基督教固定下来,长期被几乎所有的西方人所虔信.可以说,西方人从古希腊到十八世纪末都生活在次序井然,稳固,完美的宇宙图景中.在这个体系里,一切都可以获得
解释,一切的人类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终极目的.天堂一尘世一地狱的三元体系告诉人们来自干那里,又应当走向何处;尘世虽然不是最美好的,但在尘世中虔诚劳作的人可以回到天堂这个极乐世界中去,正如那些犯了罪的人要在地狱中遭受折磨一样.可以想见,生活在这样一个稳定的世界图景中的人即使历经苦难也会感到坚定,因为他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明确的,他的行动与神相联系并被后者赋予意义.这种稳定感甚至使生活在十八世纪的康德提出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观点,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没有东西是无用的,是没有目的的".值得注意
的是:康德在这里将有用等同于有目的,由此可以推论:
没有目的的事物是没有用的.实际上,康德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人在二十世纪之前的集体见解.对于绝大多数们西方人来说,万事万物的终极目的都是由上帝规定的,宇宙是以上帝为创造者和意义赋予者的大家园.生活在这个宇宙体系中并虔信它的人是不可能有荒诞感的.荒诞感产生于对这个宇宙体系的怀疑:真的存在一个如此完美的世界吗?如果它不存在,那么,人的位置在哪里?人的行动又
有什么意义?由于在二十世纪之前提出此类怀疑的人很少,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二十世纪之前的西方人作为一
都市快报直播个文化共同体是没有荒诞意识的,荒诞感仅仅属于少数具有怀疑主义倾向的人,且这少数人是作为例外而存在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一个可怕而富有解放性的声音在
欧洲响起:.上帝死了!"尼采,这个给整个西方带来战
栗的偶像破坏者,对所有人说:上帝死了,因为他根本就
没存在过,寄希望于上帝等于寄希望于虚无.(6)虽然尼
采的话在当时被视为狂人呓语,但是在尼采去世后,日益
发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却越来越证明了尼采的断言.(7) 上帝之死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已经是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自从尼采1883年出版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以
来,对他们来说上帝已经死亡的人们的数量大大增加了.)
既然上帝已死,西方人过去自以为居住干其中的完美宇宙
也就崩溃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无依无靠,没
有目的和意义地生活在赤裸裸的天地之间,或者说,他们
由上帝的宠儿一下子变成了"流浪者,孤独者,流亡者,
无家可归,漂泊不定,不得安宁的个人.(9'确实,对于
虔诚相信上帝已经近两千年的西方人来说,这是个天崩地
裂的大灾变.上帝之死对于当时的西方人而言是终极目
的,生存意义,家园和希望之死.美国当代学者欧文-毫说:"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而没有上帝,万物也成为
不可能的了.加缪也指出了由世界的陌生性所带来的
荒诞感:"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
少毛病,总归是一个亲切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
觉和光明都消失了,人便觉得自己是个陌生人.他成了一
个无法召回的流浪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于失去的家乡的
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
生活的分离,演员与舞台的分离,构成了真正的荒诞感."
有的西方学者则从否定性的角度说出了荒诞感与上帝之死的关系:"要让荒诞事物存在,上帝就非死不可."因
此,荒诞感源于人承认上帝之死后的终极追问和这种追问
的无答案状态.它并不完全是否定性的意识,因为它代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5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7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目的   终极   生存   追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