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于文学、历史、宗教之间

遨游于文学、历史、宗教之间
作者:张培锋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12
        ccbot>华能国际电子孙昌武教授是我国著名佛教文学、佛教文化研究专家,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达40年之久,是学术界公认的我国佛教文学这一学科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其新作《佛教文学卷》,系季羡林、汤一介先生为总主编的《中华佛教史》之一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佛教文学发展历程,是孙昌武教授多年来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的一次带有总结性的收获。
        国企改革30年一、文:核心与主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孙昌武教授一贯强调,佛教文学的核心与主体是文,并非所有佛教文本和僧人创作都能够称得上佛教文学;文学价值是佛教文学的灵魂,也只有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探讨,才能对佛教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做出恰当的评价。比如他指出《法句经》是一种富于文学性的特殊经典,其文学性表现在韵文的法句只取句式整齐,其中多用比喻方法,可以看作是哲理诗。同时,不少大乘经的文学性质十分鲜明,同样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一些大乘经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综合的特,它们在构筑庞大而严密的教理、教义体系时,
往往利用多种文体、多种表现方法和多种修辞手段(第33页)。魏晋时期,正是如《六度集经》《生经》以至《正法华经》等富于文学性的经典大量传翻、流行,以其生动的内容和形式震慑了中土人士。这些外来的经典一方面给困于儒家教条和玄学思辨的文人们以新鲜内容,另一方面又给玄谈提供了新材料(第48页)。应该说,基于这种角度来评价佛教传入中国产生的影响,是颇为新颖的。又比如论著高度评价了《经律异相》这部具有强烈文学性的佛典翻译文学选集。这类著作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也主要由于其文学性(第111—112页)。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禅宗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孙昌武教授在中国首次提出禅文学的概念,即是对禅宗这种影响的一种新的评价角度。他指出:禅文字本身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即是浓厚的文学性的体现。禅文学化学成分在性质和表达上也与文学有众多相通之处,因而许多作品即使从文学角度看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禅宗对当时和后来的文坛发挥重大影响的原因之一(第196—199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0:5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6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中国   影响   文学性   经典   具有   评价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