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西医学科的发展

            中国近代西医学科的发展
在我们现在和平发展时期,医学的发展可能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生、专家体的贡献,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医学的发展总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在现代社会,西医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中医成为主流。西医在中国的出现、发展,注定是由于特殊的体,而非传统的医生、专家体。在战争之后,中国步入近代化,西医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与发展,其间经历了被动与主动两个阶段,而传教士与留学生这两个体与西医的传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我说的区别于医生专家的特殊体。无论西医在中国后来得到怎样的发展,它总有一个开端、一个逐渐被人接受的过程,这就需要一批开拓者来开这个头。由于中国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和后期探求救国之路的留学生很大程度上担当了开拓者这个角。
一,传教士推动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及普及
1840年,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在此后,一系列的条约使中国不断开放通商口岸,更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并获得了更加自由的空间,此时“西医”与“中医”的概念区别才逐渐建立起来。由于战争前后,西方医学在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
通俗小说展,其体系逐渐完善,方法更加多样,对中医无法解决的杂症有了明显的疗效,因而被广泛接纳。
加权平均值
最初的西医普及完全是由西方基督教主导的。在西方传教士的理念范畴中,中国土地上几亿人远离对上帝的信仰,是极其危险的,因此,要以极高的责任感为这些“处于地狱边缘的人们”传播上帝的福音。但军事上的胜利与文化上的征服往往不能同步。由于中国文化根深蒂固,西方传教士单一的理念灌输往往无法得到认同,而对于侵略者的敌视,则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对于传教士和教会的冲突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传教士被迫调整方案。在贫瘠的广大地区,传教士很容易的发现,缺医少药的现状是他们可以从中到转机的突破口,通过传播医学治病救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接纳,博的中国人的好感,同时也与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观念不冲突。因此,教会医院开始建立,相当部分的教士原职只能开始削弱,逐渐转变为专职医生。虽然在初期阶段,西方医学中的解剖学对于中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仍然遭到了广泛的抵制,但随着西医疗效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中国人对西方医学有了重新的审视角度,逐步接受了西方医学的手段。西方医学也便是在传教士的推动下,
在中国城市中逐渐占据了领先的地位,教会医院从最初的通商口岸逐步扩散到了传教士活动的广大区域中。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传统医学界风气日下,高额的出诊费、药费成了医生牟利的重要手段,两相比较,中国传统医学逐渐失去了更多人的青睐与信任。
与教会医院建立、部分传教士逐步过渡为专职医生的同时,西方医学的理论也逐步传入中国。这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传教士。
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一批中国人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浪潮,大量翻译西方文献资料,但从事医学编译的,仍然是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传教士,这与医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以贞德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传教士,编译《全体新论》等体系较为完整、内容充实的医学著作。初期阶段,医学文本主要局限在部分小册子的发行上,与传教并行,意在成为一种辅助材料。但随着神职人员更多的向专职医生过渡,原有的辅助材料已不能满足医学知识的扩展和宣传的需求了。因此,建立起有影响力的长期的医学宣传资料,成为了医学发展的历程中不可回避的一项任务。
作为北京地区第一本科技期刊,《中西闻见录》是西医在中国建立的重要理论阵地。虽然其内容不局限于医学,但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相关知识普及的重视。其中刊登的许多医学文
章,基本上属于科普性质的文章,内容浅显,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众喜爱。其撰写人贞德,更正了部分中医对人体结构的错误认识,以全面细致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西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传教士译书著书的热潮下,一些华人也开始专研西方医学,翻译著作,中国的近代医学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著书立说,翻译典籍,传教士还在中国兴建起了西医学校。在传教士推动下的新式医学学校的建立,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为中国乃至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在教会学校中,教义或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灌输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性质带有文化同化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教会学校的建立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进程。
西方传教士一方面需要传播基督教义,另一方面需要发展医药科学,两者并行间,部分传教士转为专职医生,这对于具有保守观念的广大中国众来说,无疑在客观上起到了观念动摇的作用。
首先,医学院对于女子学生的招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在性别观念上的看法。在护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女子学生在医学院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同时,新的技术的引进,在某
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关于实用性为主、忽略研究性的思路。此外,在对人体观念上,西方的解剖学打破了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是“西学东渐”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二,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医学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果说前一阶段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被动或接近于被动,是西方势力入侵的产物,那么步入二十世纪,我国对西方医学的传播和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在这期间,清末的留学生对推动西医的发展,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向现代化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医学教育,医药卫生政策等方面,留学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日本先于中国进行改革,西方医学在日本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清末赴日留学的大军中,有不少是赴日学医的。如鲁迅先生就是一位,他与1902年赴日,曾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郭沫若先生1914年赴日留学,愿亦学医。这些留日学生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医学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成为了转输西方医学知识的重要力量。
清末的留日学生大多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赴日留学的,在日本,他们亲身体验到科学技
术对日本由弱变强所发挥的巨大威力,痛感祖国技术的落后他们认为应该向国人输入现代知识,否则中国永无富强之日。因此,留日学生以宣传西方医药卫生知识为己任。留日学生归国后创办或主编了许多医药学方面的专业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大多数杂志一样,这些杂志的寿命都不长,只有短短几期,最长的也不过是几年。但他们大多数为通俗性医学杂志,对于快速普及医学知识,提高民众对西医学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译出版通俗性医书是留日学生为普及医学知识做的另一项工作在现代医药知识缺乏的中国,这些医书无疑成为了民众了解医药卫生常识的主要途径。
在清末之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都由外国教会设立,国家虽然开设过海军和陆军两所军医学校,但没有面向民众的专门医学学校,清末留日学生在创办近代医学教育机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创立的学校有些绵延至今,成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医学学府。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医学校,留日学生为他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经过十多年的惨淡经营,该校人才辈出,成为当时我国最高医学学府,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蒋丞稷
民国建立之初,也是清末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之时,此时我国的医学教育迅速发展,各类医lkj
诺基亚9500学校相继建立,需要大量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师资,许多留日学生头身体学教育事业,并成为各类学校的骨干。与此同时,赴欧美学医的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也成为一支传播西医的重要力量。如中国第一位出洋学医的女生金韵梅被认为北洋女医院院长,后再天津开设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为我国医学、护理事业做出了贡献。
纵观中国近代百年的发展历程,西方医学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期间国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被动的传播变为主动地接受。我们应该看到,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医学传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实现中国医学的现代化。但客观上却产生了意外地效果,即为广泛的改变中国的生活开辟了道路,西医开始在中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医生传教士对中国医学早起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功绩很大,不可否认。值得回味的是,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医学水平专门化提高,以及大量本土西医师的成长、成熟,虽然教会对中国医疗事业一如既往的支持,但就传教士个人而言,其更多履行的只是传播福音的功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更多的开始承担起本国救死扶伤的责任。中国西方医学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83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医学   传教士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