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农业现代化开展模式研究综述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面开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方向。
关键字: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模式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1]。农业的开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稳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开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根底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开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开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开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根底。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对我国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含义
1.1 概念的界定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上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和麦克勒兰德等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拟研究〕制度学方向[2]。
在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完善、提升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体系[3]。
进入近现代以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前进开展的方向。作为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也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但各国现代农业开展的起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实现方式及方法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而定。那么,何谓农业现代化呢?按照现在的认识水平和一般公认的说法,农业现代化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根底之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组织管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农业,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进程[4]。
1.2 根本内涵
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表述与阐释。刘巽浩提出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的集约、持续开展的开放式区域化商品农业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5]。张术环认为现代农业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开展过程,包括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和进步[6]。肖义、于德运以我国珠三角、苏南地区的工业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综合开发的探索为例,指出现代农业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7]。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以保障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开展为目标,以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供应率为途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宋晓倩、潘德华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根本内涵就是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掌握现代科技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开展[8]。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效劳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复杂网络
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效劳体系效劳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2]。
2 国外农业现代化开展模式
2.1 巴西模式[9]
1950年前后,巴西开始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巴西已经具备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如规模经营、机械作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等。巴西人口众多,但是巴西的农业现代化却选择了一条资本密集型的道路。巴西的土地高度集中,农牧业经营单位以大、中型农场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原本较高。加上在工业化过程中,巴西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原料与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的地位不断强化,又进一步刺激了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农业越来越向资本密集方向转变,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降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
2.2 美国模式
2
美国地广人稀,工业兴旺,劳动力缺乏,其技术进步的方式大都从农业机械化起步,主要是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实现对劳动的替代,使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劳动使用量减少,以到达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目的[10]。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有些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美国的现代农业完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根底上,以现代工业、商业和新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形成了现代集约化和高度商品化、国际化的农业;形成了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化综合体[11]。
2.3 日本模式[10]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的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生物技术,即开展资本技术密集的精致农业,提高土地生产率。多数农户实行兼业经营,亦工亦农,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2.4 以列模式
以列根据其可耕地较少、淡水资源异常缺乏的特点,采取了节水型的技术进步路线。通过严格面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地促使农民根据水的边际效益来决定农业生产的用水量,将开展高效农业与节水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2.5 西欧模式
此类国家土地和人口都比拟少,但工业根底、技术根底雄厚,实行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开展的道路,兼业和专业经营并存,兼顾国内外2个市场。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为典型。
3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3.1 支持现代农业开展的投入缺乏,资金分散
近年来,农业投入缺乏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开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缺乏。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缺乏,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本钱,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
3.2 农业科技含量不够高,机械化水平低
比方,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藏缺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12]。
3.3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人口素质低下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文盲率高,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质量,使得他们在接受、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上显得较为落后,从而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贸易经济
3.4 农业生产管理弱
缺乏为农民提供效劳,连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导致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与工商企业严重脱节。且合作组织多为官办,不能真正代表农民社员的利益。
4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农业现代化的开展模式各具特。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将是综合模式,其典型特征是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体制转轨同步开展,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并重,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加快开展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开展。
4.1 农业产业化、小城镇、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重要因素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大力改造、开展乡镇企业,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开展小城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重要途径。
4.2 依靠龙头企业、农业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搞好规模经营[13]
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下大气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企业。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名牌的创立,离不开规模生产,也离不开先进的农业高科技,离不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一强有力的载体。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学习外国农业高新技术上,这对提高我国经济兴旺地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是十分重要的。要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根本条件,不断开拓农业生产新领域,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开展,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14]。
4.4 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
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开展道路。
nifeshe4.5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
4
的技术传播网络,及时将有效的信息传播给农户。
4.6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开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兴旺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根底设施建设,开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7 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农民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无论是对外出转移的还是对留守在家的农民,都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5]。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陈文光.“三农〞问答读本[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李春燕,汪庆军.用思想、理论解读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J]. 现代农业,2007(6).
[4] 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5] ,还是走向现代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
[6] 张术环,王环,[J]. 农业经济,2004(11).
[7] 肖义,: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
[8] 宋晓倩,潘德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3).数字示波器设计
[9] 翟雪玲,赵长保.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 世界农业,2007(5).
[10] 张晓.借鉴国外开展经验建设中国现代农业[J]. 世界农业,2007(4).
[11] 刘志扬.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J]. 美中公共管理,2007,4(2).
[12] 王葵.开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6).
[13] 孙梅花.开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
[14] 许佩倩.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比拟与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01(11).
[15] 孔祥智,李圣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7(5).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2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9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现代化   开展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