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特点

20131125 09:53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第9 作者:翟倩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0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对过去30余年来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影响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围绕如何提高天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历程 
  1.1978年至1991年处于低水平快速提高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
农民生产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之同期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尤其是1982年起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强力推动以及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天津市农业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1991年天津市粮食产量达到198.51万吨,比1978年增产81.41万吨,年均增长4.1%;生猪出栏99.43万头,比1978佟星年增加26.8万头,年均增长2.4%;全市农业增加值29.26亿元,比1978年增加24.23时光之箭亿元,年均增长14.5%。农业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487/人增长到1991年的3255/人,年均提高15.7%
  这一阶段,除1981年和1989年外,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增加额在0200元的年份有5年,200400元的年份有3年,400800元的年份有2年,800元以上的仅1年。
  2.1992年至1998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1992年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推动了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1994年、1996年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天津市粮食产量
1992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年的198.74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210.12万吨,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全市生猪出栏量由1992年的103.99万头增加到1998年的188.17万头,年均增幅为10.4%;农业增加值由1992年的30.26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74.14亿元,年均增幅16.1%。农业劳动生产率由1992年的3423/人提高到1998年的9338/人,年均提高18.2%
  这一阶段,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呈高速增长,年增加额均在百元以上,特别是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增长额均超过了1000/人,增加额在5001000元有3年,500元以下的仅2年。
  3.1999年至2000年出现短暂的停滞和下降
  受亚洲金融危机后续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疲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降低,天津市农业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1999年天津市农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1%,粮食产量更是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受此影响,这一阶段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束了前期高速增长趋势,开始有所下降,年均降幅为1%
  4.2001年至2012年为高水平快速提高阶段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党的十六大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被全面取消,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开始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农业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步伐,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大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近几年,天津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快速发展,农民组织化和农业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农业发展实现了“第二次飞跃”。2012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0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440家,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90%。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78.5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71.59亿元,年均增幅达7.4%。农业劳动生产率由2001年的9717/人增加到2012年的23726性伦理小说/人,年均增幅达8.5%
  这一阶段,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高水平快速提高阶段,2002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跃上万元台阶,达到10490/人,到2011年仅用了9年时间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21827/人。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特点 
  1.总量呈阶梯状增长
  1978年至1983年,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由487/人增加到723/人,处于百元级阶段,这一阶段虽然年平均增速达到8.2%,但增加绝对额不大,平均每年仅增47.2太平洋定位元。1984年,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159/人,开始进入千元级阶段,一直到2002年突破万元用时18年,年均增速达到13%,平均每年增加518/人。2002年以后,天津市劳动生产率仅用时9年就突破2万元/人,年平均增速为8.5%,平均每年增加1324/人。
  2.提高速度慢于二、三产业
  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笔者对天津市1990年至2011年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天津市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增速远不及二、三产业,且差距越来越大,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的12.562.32拉大到2011年的18.136.05
  3.低于上海、北京,高于重庆及全国水平
  与2011年北京、上海、重庆及全国水平相比,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21827/人)高于重庆市(13981/人)和全国水平(17856/人),但比上海市(33514/人)和北京市(23058/人)低。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上海市的主要原因是天津市农业从业人员数相对较多,2011年天津市农业增加值是上海市的1.28倍,而农业从业人员数是上海市的1.96倍,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上海市低11687/人。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略低于北京市,农业增加值是北京市的1.17倍,农业从业人员数是北京市的1.24倍,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北京市1231/人。
  4.各区县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均衡
  从2012年数据来看,天津市12个涉农区县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西青区,为44067/人,大港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最低,为16338/人,两区县相差27729/人。从各区间分布来看,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4万元/人的区县有西青区、北辰区和宁河县;在34万元/人之间有3个,为汉沽、塘沽和东丽区;23万元/人之间3个,为津南区、静海县和武清区;2万元/人以下的区县有3个,为宝坻区、蓟县和大港。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有利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而且在“兼业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农业外收入,从而为提高农民收入作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吸引广大农业从业者向非农产业转移,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处于稳步下降趋势。近几年,随着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该市农民的就业机会,甚至出现了乡村劳动力倒流的现象。因此,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发展二、三产业,加大二、三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而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2.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耕地日益减少的今天,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产出水平最终要依靠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强化自
主创新能力,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研与产业融合;要推动种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做大做强农业企业;要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帮扶区域特产业发展;要扶持农机装备原始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用,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要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服务农村千家万户。
  3.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让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必要手段。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应将种植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调整和安排,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业,扩大棉、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比重,使总体种植结构在调整中逐渐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转化;要注重养殖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突出特的发展思路,加快区域布局调整和养殖小区的建设步伐,提高养殖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各区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错位发展,打造亮点,发展特明显、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经济和生态效益较好的特农业,形成各具特的农业经济发展态势。
  4.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大土地资源整理,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投入,努力提高农田配套能力和建设标准,同时要加大中低田改造力度,大力加强农村土地复垦工作,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增加农田节水灌溉比重,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三是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均衡施肥、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9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