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书目

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书目
【作者】陈才智辑
文学史及总论
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2. 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 郭丹《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上下册)学林出版社,2005年7月。
4. 林传甲,朱希祖,吴梅著《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本书辑录早期北京大学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三种,即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要略》以及吴梅的《中国文学史》,感性而全面地呈现出20世纪初出现的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文学史以及首开文学史教学的北京大学的风貌。
5. 游国恩《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是作者20世纪40年代在武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时的讲义。全书共分4卷,包括:周前、周、秦、两汉、三国和宋文学。
安陆市实验中学
汉字与中国心6. 李中华《中国古代文学风貌与文学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本书包括学术思潮与文学风貌、封建政治与文人遭遇、宗教民俗与文学蕴含、文学观念与时代精神、文学体式与考证等五部分。
7. 李定广《古典文学新视角》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本书是用当代新理论、新视角来研究、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系列成果结集。作者特别注意采用中西结合的理论观照,其文章大都有新颖的观点,或推翻前人成说,或发前人所未发,或解决旧问题,或提出新主张。既新人耳目,又言之有据。
8. 汪小洋、孔庆茂《科举文体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科举文体,即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使用的文章体裁、体式。作者从这一角度研究科举制的内涵、科举取士的观念及科举制下文学的发展。
9. 陈飞主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10. 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11. 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本书
共分三编,主要介绍了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略论魏晋文风嬗变的文化动因、韩愈古文艺术精神论、论曾巩古文的艺术特及其成因等。
12. 胥洪泉《中国古代散文简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区域收入差距
结晶紫13. 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本书作者集研究中国古代散文40多年的结晶,既吸纳海内外的不同学术见解,又独抒己见,从先秦到近代,客观地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流变的总体趋势和轨迹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其论述范围的阔大宽广、艺术剖析的彩和意境、文献注释的丰富考究,较之以往的同类出版著作更为可观。
14.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本书是对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年版陈玉刚等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修订。将原书时间的下限从原来的1949年,扩展到2001年,并且特别增添了目前资料较少的港台文学翻译的情况。
15. 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岳麓书社,2005年5月。本书作者从事道家研究20多年,1992年出版过《无为论》,1998年出版这本《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200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道家演义》。岳麓书社再版《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时,作者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使之进一步完善。
16. 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7.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厚板冲裁
18. 赵敏俐《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本书从照顾各时代特点出发,从艺术生产的总原则出发,每个时代分别选取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能更好地反映各时代艺术生产特点,反映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内容的丰富性。全书共12章,导论和结语各一,以时代划分,从《诗经》至元曲,分别探讨了各时代歌诗艺术的成就和特点。
19. 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0. 高人雄《山水诗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林家英序言
21. 彭漪涟《古诗词中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2. 方有国《古代诗文今注辨正》巴蜀书社,2005年2月。本书对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大学古代汉语、大学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权威教材中的注释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有误之处一一举证,颇有说服力。
23. 汪涌豪、陈广宏《侠的人格与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本书在扼要介绍游侠的缘起、发展与衰亡基础上,着重从地域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特殊人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清理。由此,对其人格构成的方方面面,以及这
种特殊人格的形成原因、正面与负面的影响,首度作了深入详明的论述。相较于著者所作的《中国游侠史》,本书更多的是择取一种横向的、逻辑的叙述方式,旨在通过游侠人格的梳理,进一步充实后人对其人特征的认识;揭示出侠作为主潮文化的对立与补充,其人格构成对于中国人集体人格健全的意义与价值。
24. 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献给复旦大学一百周年校庆(1905-2005)。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纵则溯原始、析名义、辨分歧、述流变,描绘游侠共时代风习相为迁化之情形;横则由游侠之服饰佩戴、谋生方式,进而综论其人格精神,更比较以西洋骑士、东瀛武士,显示其种种生存样态。
25.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阐明了上海各期文学发展的动因、特征、地位和作用,揭示上海文学的生成、发展的历史根源和运行机制。
中耳炎散26. 吴海、曾子鲁主编《江西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本书为迄今为止第一部阐释江西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古代文学从晋唐开始,近现代文学截至20世纪末。所选作者作品,以江西本土为主,兼顾仕官游历于江西,但对江西文学的发展确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现代文学则收录了较能体现江西地域特及时代特征的苏区文学,从而较完整地勾勒了江西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整体轮廓。
27. 河南文学院编著《图说河南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本书以图文形式解读河南文学
发展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8. 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赵昌平、陈伯海序。本书是以文化诗学整体性研究方法撰写的文学史。作者用他独特的文学史观清理了魏晋至北宋这一段文学演变的线索,又通过文学史轨迹的综合考察,生动地显示了他的文学史观。
29. 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本书是一部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文学专题史著作。作者尝试运用形象学、母题学等研究方法,在一个悠久广阔的时空范围内,阐述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商人形象的演变史,并回顾和总结中国文学关于商人的理念,以回应现代世界和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冲击。(邱绍雄《中国商贾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0. 许金榜《山东分体文学史丛书》(戏曲卷),齐鲁书社,2005年1月
31. 王琳《山东分体文学史丛书》(散文卷),齐鲁书社,2005年1月
32. 王恒展《山东分体文学史丛书》(小说卷),齐鲁书社,2005年1月
33. 李伯齐《山东分体文学史丛书》(诗歌卷),齐鲁书社,2005年1月
34. (日)兴膳宏《中国古典文化景致》李寅生译,中华书局,2005年7月,王晓平主编“日本中国学文萃”。随笔集。
35. (日)小川环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7月,王晓平主编“日本中国学文萃”。本书由小川环树先生的弟子山本和义先生从《小川环树著作集》中精选篇目,由周先民译成中文。书中选译小川先生论述中国古典文学之论文数篇,对宋代诗人的艺术成就等作了深入的论考。
36. (日)增野弘幸等著《日本学者论中国古典文学:村山吉广教授古稀纪念集》李寅生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6月。本书收集日本著名汉学家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性文章十余篇,展示了日本汉学研究的成果。
37. 莫砺锋《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9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刊”。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学的学术专著。共分三辑。第一辑从唐诗人薛能、《红楼梦》诗词、苏轼词入手,着重探讨古典诗学的内部结构,并对于诗学史上夺胎换骨说首创者的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第二辑通过对唐宋诗人杜甫、苏轼代表人物,对古典诗人做了文化学上的考察,其中不乏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第三辑从古典诗词的注释、校勘、选本入手,探讨了古人对古典诗歌的阐释。
38. 戴燕选编《历代诗典》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本书选编了先秦诗词四十七首,汉魏六朝时期一百六十四首,唐五代时期一百八十八首,宋辽金元时期二百二十九首,明清时期二百首。
论文专集
39. 周祖譔《百求一是斋丛稿》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本书是对隋唐时代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11篇论文、隋唐五代文学史及诗文杂俎。
40. 陈飞《顷筐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2月
41. 方勇《厄言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2. 钱中文《钱中文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是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长钱中文研治文学理论的力作。全书围绕文艺理论研究、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的发展、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与创新等议题展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作用。
43. 张炯《张炯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是著名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张炯的自选集。全书分文学评论、文学史论、文艺理论三编,展示了作者治学的多个领域及发展历程,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史的一些独到见解及对当下文学创作、文艺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对文学研究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4. 浦江清著,浦汉明、彭书麟编《无涯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收入著名学者浦江清的学术名篇、悼念朋友的文章、笔记摘抄、研究计划、日记、书信,较全面的反映了大学者的各方面生活和学术研究,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发表的文字。
45. 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本书收录饶宗颐教授近年来撰写的有关简帛与古史的考证论文24篇,涉及5个方面:殷周史地丛考、楚简与诗乐、上博竹书《诗序》综说、里耶秦简以及其他。其中一部分曾散见于各类刊物陆续刊布,可以说集中系统地对新出土文献资料于先秦文学、史学的补正作了论述,考证细密,多有人所不能发者,从中可见一代学术大师的治学路向与风范。
46. 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吴小如戏曲随笔集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本书收录吴小如先生上个世纪撰写的戏曲评论随笔数十篇,涉及京剧剧本、流派、名角、史料等多方面,信而有证,文笔生动,对现在的京剧表演有益良多。
论文合集
47. 北京大学中文系、诗歌中心编《立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月
48. 曹旭、吴承学编《王运熙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49. 清华大学中文系编《清华大学古代汉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3月,责编:舒琴
50. 西北大学文学院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4月
51. 张廷杰主编《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52. 张伯伟主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中华书局,2005年5月
53.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
54.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5. 周延良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香港:国际炎黄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6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文学   文学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