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套教材知识点完全解析

高中地理全套教材知识点完全解析
世界自然地理
第一章概论
一、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总面积约51000×104km2,其中大部分是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连成一体,包围着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海洋的总面积为36100×104km2,陆地的总面积为14900×104km2(柯尔特m2000包括1000×104km2的岛屿,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水陆面积之比大体是7∶3
海陆的分布有一些引人注意的特点。
首先,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5。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56°—65°S之间,除一些岛屿外,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其次,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和南美,欧洲和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
另外,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采状岛屿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海沟。这种情况在亚欧大陆东缘最为典型。
最令人注目的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特点,这一大陆的突出部分能和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起来,仿佛原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现象。很久以来,人们在探索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二、陆地与海底面貌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端。
陆地上的最高点达海拔8848.13m,这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的现测高度;而西南亚约旦河谷尽头的死海海面为负392m,这是陆地的最低点。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盆
地、山地、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共同构成陆地表面崎岖不平的外貌。
山地所占面积并不大。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它包括纵贯北美和南美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沿岸及东亚岛弧上的山脉。另一条高山带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北缘。它的西部是由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分支(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等组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北豆根提取物以及非洲北缘的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连为一体,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岛的南列岛弧,与环太平洋带相接。
两大高山带是中生代末以来近期地壳运动(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陆地上最高峻、最宏伟的年轻山脉几乎都集中于此。它们也是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地球上约95%的地震和大多数活火山也分布在这里。古生代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由于年代已久,历经风化剥蚀,与上述两大高山带相比,山势大为逊。
陆地上平原面积最广,1/4的地面海拔不足200m。一般来说,大陆中部是平原。平原的东西两侧多有高山耸列,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带。这个特点,以北美和南美大陆最为显著。大陆中部,从北美的哈得孙湾沿岸平原起,经密西西比平原到南美的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几乎是连续不断的平原地带。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广达560×104km2,在世界各大平原中首屈一指。中部平原以西,延伸着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以东,在北美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南美为巴西高原及其边缘山脉。类似的地形结
构在澳大利亚大陆也清晰可见。在亚欧大陆,平原的分布比较复杂,大平原主要展布于东西向高山带以北。从西向东有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形成,并分布于高原之间,主要有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亚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以及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高原面起伏不大。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高原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老高原。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地形相似,也以高原为主,但上覆巨厚的冰盖。陆地上的另
一些高原镶嵌在前述年轻山脉之间,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我国青藏高原就是一块被高山包围的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m以上。类似的还有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山间高原。
以海平面为基准,陆地平均高度是875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有3800m。深厚的海水淹盖了海底的面貌,其实,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根据海底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等部分。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海水很浅,一般仅几百米。各大洋大陆架的宽度差别很大。在大陆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如太平洋西岸、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邻的大陆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动量矩甚至缺失,如南美大陆西海岸那样。全世界的大陆架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左右。
大陆架以下,坡度显著增加,深度也急剧加大,直到2000—3000m的深度,这个陡急的斜坡就叫大陆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过渡地带,宽度20—100km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切的峡谷地形,规模可起落数千米,复旦大学微博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
一个整体,由于它紧邻大陆,又是大陆的延伸部分,所以叫做大陆边缘。
由此可见,大陆坡的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正是在这个分界处,地壳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了一系列狭长的深渊——海沟,它是洋底最深的地方。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在强烈活动,地震十分频繁,火山不时爆发。目前大洋中已发现20多条海沟,它们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6000m以上,有的超过10000m。西太平洋边缘的海沟有10条之多,都与岛弧伴生,如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汤加海沟等。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m,为目前大洋已知的最深处。东太平洋边缘的海沟紧靠相当于岛弧的大陆上的山脉,如中美海沟、秘鲁海沟、智利海沟等。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态与陆地一样,2012豪门盛宴十分复杂,但其排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们虽然走向曲折,但彼此相接,全长约80000km,贯通四大洋,一般统称为大洋中脊。这是陆地上任何一条山脊所不及的。最壮观的是大西洋中脊,宽达1500—2000km,约占大西洋面积1/3,相对高度约1000—3000m,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它的位置居中,距东西两岸几乎相等,山脉走向作S,与两岸轮廓一致,“中脊磷酸三钙之名即由此而来。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露出海面的火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
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m。这里分布有纵横的海岭,林立的海峰,孤立突兀的海台,平缓隆起的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三、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其千姿万态的起伏,不过是地球发展历史的一幕。
总的来说,每一地质时期的地表形态,都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矛盾斗争的产物。内力来源于放
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动能等。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随之产生的褶皱、断裂、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地震等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是地壳发展的主导因素。外力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包括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等等,它们以缓慢的、不显著的方式对地球表面进行精雕细刻,时刻都在改变着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起伏形态,高山被夷平,洼地被充填,使地面趋于平缓。内力与外力是对立的,又互为影响,相互转化。从局部地区
来说,例如地壳上升,河流侵蚀复活,产生强烈的下切作用;地壳下沉,河流沉积作用加剧,这体现了内力变化影响到外力变化。又如久经侵蚀的高原山岭,高度和体积逐渐降低和减小,使地壳内部压力减少,从而失去平衡,引起地壳上升,这表明外力的变化导致内力的变化。从全球来说,每经历一次强烈地壳运动,海陆轮廓变迁,地面高低起伏,使地壳处于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接着地壳运动转入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变化阶段,外力开始占主导地位,通过风化流水等营力对地表的塑造,来改变地壳原来的平衡状态。当缓慢的运动长期进行,量变逐渐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原来的平衡,孕育着一次新的质变,即新的强烈地壳运动的产生,预示地表又将经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属于地貌学范畴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以下主要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全球大地构造和海陆演化的模式作一概要说明。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岩石圈板块驮伏在地幔软流层上象传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全球岩石圈据勒皮雄(Le Pichon等的意见可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一般又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第一级大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如美洲板块除美洲大陆外,还包括大西洋中脊以西的大洋部分。只有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海洋,但也包括北美圣安德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地及加利福尼亚半岛。在大板块中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板块,如纳兹卡(Nazca板块(东太平洋洋隆与秘鲁-智利海沟之间、科科斯(Cocos板块(东太平洋洋隆与中美海沟之间、加勒比板块(南、北美以及中美海沟与西印度岛之间、菲律宾板块(琉球、菲律宾岛弧-海沟系与马里亚纳岛弧-海沟系之间、阿拉伯板块、斯科舍板块(南美与南极之间、索马里板块(东非裂谷带与印度洋中脊之间等。此外,沿大陆内部大型板块的边界上,往往镶嵌着众多的小板块。
一般来说,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非常强烈。通常把地震带当作板块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现代板块边界在地形上也有突出表现,如大洋中脊、海沟、褶皱山系等,它们的位置与地震带吻合。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对应于不同的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方式。第一是离散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沿中脊的中央裂谷上升、涌出,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所以
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第二是汇聚型板块边界,相当于海沟和年轻的造山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它们又分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相邻板块相互叠覆,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因大洋板块的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而大陆板块则相反,故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在海沟处潜没消亡于地幔之中,形成安第斯型或岛弧-海沟系大陆边缘。碰撞边界相当于年轻造山带,为大洋闭合、大陆碰撞的地缝合线,现代碰撞边界主要见于亚欧板块南缘。第三是平错型板块边界,相当于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板块   大陆   平原   陆地   高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