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矿业大学 力建学院)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 考虑到现实的因素, 南京是中国第二大古都; 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 南京是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这些显赫地位的确立, 联系着南京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南京城市最重要的特点, 是其兴衰起伏非常明显, 即在历史上, 国家统一则南京衰落, 国家分裂则南京兴盛。由于南京历史上屡遭毁城, 不仅毁灭了南京丰富而辉煌的物质文明, 而且使古都南京蒙上了浓重的悲情彩, 影响到南京城市的文化心态。本文从古代南京城写起,结合南京近代,当代规划全放面介绍南京发展历程。
关键词: 南京;城市规划;历程;变迁

0引言
南京是今天江苏省会, 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古都, 也是中国至今最具活力的古都之一。南京主城地处江南秦淮河流域和长江结合部, 大地域背景为宁镇丘陵地区, 东面是长江三角洲, 西南是皖江地区, 北面是江淮平原, 古代的长江入海口就在南京东面不远的扬州和镇江之间。从孙吴开凿连通秦淮河和江南运河的“破岗渎”到今天联结沪宁的城际快车, 从明代联系南北两京的驿站到今天的京沪高铁, 陈鸿鹄南京一直处在中国南北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阳”汇聚中州阀阅, “建康”占尽六朝繁华, “金陵满怀南唐风雅, “应天开创大明典章。这里既是古代的帝王之州, 也是近代的共和圣地, 中山先生缔造民国并长眠于此, 梅园新村携手国共开拓未来, 两位总理不分南北, 皆秉“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为中华崛起而鞠躬尽瘁。
这座“虎踞龙盘的都会经过了太多风雨苍黄, 这座雉堞巍峨的古城更换了无数的旗纛名号,至今仍可堪称是遍地沧桑的胜国之地, 处处题咏的名胜之区。面对南京, 抚今追昔, 迎面而来的不仅有厚重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还有这座中华古都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和现代性启迪。
一、古代南京发展
1.1古代南京历程
1.1.1楚秦王气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 微生物学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缠为秣陵侯。
1.1.2六朝古都
211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司马睿一氧化二氢是什么物质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中苏铁列克提事件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1.1.3金陵情怀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石头城为蒋州,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1.1.4陪都建康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
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绍兴为临时首都。1138年,宋高宗再次逃至杭州,建立行在,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绍兴府为陪都。
1.1.5开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2古代南京规划
1.2.1 东吴建业规划
东吴建邺城是南京都城规划之源。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9月迁都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地区建都。
都城位于鸡笼山之南,东凭钟山,西连石头城,北依后湖,南近秦淮,城20里19步。
都城形制虽受《周礼影响》,但融合山丘环保,河湖萦绕散步的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1.2.2 东晋 建康规划
建康作为当时东晋的都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东晋统治者出于加强城市安全的需
要开始修建建康的外郭。除了加强城防措施之外,东晋的皇室和贵人们还陆续在建康城建筑了很多豪宅大院。
建康是当时全国性的佛经翻译中心。以佛驮跋陀罗和法显为代表的一大批僧人在当时的南京翻译了大量的佛学经典文籍,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晋时代,建康城里人才辈出。王羲之、王献之“二王”所创新定型的楷书、行书、草书为后世万代所宗。顾恺之的《维摩诘居士像》被称为“自生人以来未有也。”此外,还有绘画雕塑大师戴逵,文学名家陶渊明、干宝等,都是名噪一时,并流芳后世,光照万代。
东晋的影响还不局限于此。建康还是当时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舞台。现在的日本、朝鲜当时都和东晋王朝有外交关系,并派过使节到建康访问。
1.2.3 明朝 南京城规划
明朝的南京城初步奠定了今天南京城市的格局。明朝的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有宫城、皇城、都城及外郭四道城垣,可分为6大功能区;
都城以外——功能区,东部以孝陵为核心的陵墓区;南部为厩牧寺庙区;西部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市区的外延区;
都城以内——三大综合区,东部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南部为经济活动综合区;北部为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分区。
1.3古代南京遗迹
1.3.1 吴国 建业遗迹—石头城
石头城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西干道虎踞路87号。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
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1.3.2 六朝遗迹—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现存南朝陵墓石刻共有19处43件,分布于宁栖公路两侧和江宁县东南部的田野之中。陵墓年代最早始于刘宋永初三年(422)。帝陵3处,王侯墓9处,失考墓7处。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兽,石兽分天禄、麒麟、辟邪三种。
1.3.3隋唐遗迹—栖霞寺舍利塔
位于南京城北20公里处栖霞寺藏经楼东侧,北依千佛崖。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隋文帝得舍利分给83个州建塔收藏,蒋州(南京)得其一,隋仁寿元年(601)建塔于栖霞山下。初为木塔,南唐改用白石垒筑、雕刻而成。塔五级八面,高约18米。塔基下部雕有海水、龙凤、鱼、鳖及海石榴等图案,上部基坛的角柱有浮雕力士和立龙。束腰八面有隔框浮雕释迦牟尼成道八相图。仰莲弥座之上为塔身。第一层较高,每角有倚柱,上刻"经咒之文",正面开门,其余各面镌四天王像和文殊、普贤两菩萨像。飞檐下横楣上还雕有"飞天"、"乐天"、"供奉人"等像。
1.3.4隋唐遗迹—南唐二陵
历史唯心主义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南麓,是南唐两位皇帝陵墓。两墓依山而建,相距100米,规模宏大,均有前、中、后三主室和侧室10间。主室均为仿木屋结构,梁柱、斗拱,涂红施彩。钦陵富丽雄伟,墓底周长63.8米,高5米多。前、中两室以砖砌建,涂朱绘彩。后室石门楣上大型浮雕"双龙戏火珠",昂首吐气,张牙舞爪,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下方左右柱壁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相貌威严,神态逼真,令人望而生畏。
1.3.5宋元遗迹—保圣寺塔
保圣寺现存塔为宋绍兴四年(1134)重建。塔四面七级,俗称"四方宝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通高31.5米。塔身无座,底层围有外廊,每层均腰绕外檐及平座,底层和七层四面辟门,其余均相对开门,门位各层上下相闪。因塔身逐层递收,加上腰檐平缓,刹尖高耸,使古塔形状挺拔而纤秀。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整,现大部分构件仍为宋代遗物。
1.3.6明代遗迹—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3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6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南京   城市   浮雕   石头城   发展   古都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