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实习区地质特征

3 实习区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层发育概况
(一)太古宙岩石单元
以块状花岗岩为主,在兴城至南部绥中一带大面积分布,现称太古宙绥中花岗岩。野外初步观察总体为深成岩浆侵入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另有部分早期TTG系列花岗质片麻岩,含有斜长角闪岩、二云母片岩等变质表壳岩包体,部分被后期岩脉穿切。
上述太古宙岩石在兴城南海滨满族乡台里村东海岸及实习基地附近的钓鱼台海滨出露较好,为重要观测路线。 点春堂
(二)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
中国燕山地区中、新元古代为大陆板块(地台)边缘裂陷槽环境,发育一套地台型海相碎屑岩、富镁碳酸盐岩及粘土岩。典型剖面位于天津蓟县城北至长城近24km范围内,本套地层厚度巨大(可达万米),出露良好,富含微体化石和叠层石,成为国内外同时期地层对比标准之一。在天津蓟县剖面,该套地层划分为三个系十二个组,自下而上为长城系(包括常州
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包括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青白口系(包括下马岭组、长龙山组、井儿峪组)。
兴城地区位于燕山裂陷槽东段,中、上元古界总体上可与蓟县剖面对比,但有些单元岩相特征、接触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
1.长城系(Pt2Ch)
兴城地区长城系主要分布于东部兴城白庙子、韩家沟、葫芦岛、寺儿堡、高桥一带。
(1)常州沟组(Chc)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常州村组(Z1c)。
本组俗称“常州沟砂岩”,或“长城石英岩”(高振西,1934)。
常州沟组在蓟县标准剖面由三段组成:一段以紫红砾岩、砂砾岩为主;二段以黄、微红长石石英砂岩、细砾岩为主;三段以灰白、粉红石英岩状砂岩为主,总厚859m。主要特征是河流相黄褐、浅红砂砾岩的滨海河流相白石英砂岩,大型交错层理发育。
常州沟组在实习区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灰中细粒石英长砂岩、含砾长石砂岩、底部为紫红石英岩质中细砾岩及花岗岩质巨砾岩;中部灰黑薄层含云母板状粉砂岩、
板状页岩夹黄灰细粒石英砂岩;上部黄灰灰白中厚层、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长石砂岩。
在葫芦岛海滨及韩家沟月亮山等地,可见本组底部砾岩与下伏太古宙片麻状花岗岩为沉积接触。
在葫芦岛地区,本组厚128m(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
(2)串岭沟组(Chch)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串岭沟组(Z1ch)
本组俗称“串岭沟页岩”(高振西,1934)
在蓟县标准剖面,本组分为三段:一段以黄褐含铁细砂岩。二、三段以黑、深灰页片状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为主;黑页岩中含微古植物化石。总厚880m。本组主要为浅海相潮间带沉积。区域上本组底部常形成铁矿(宣龙式)。
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黑灰、灰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黄长石砂岩数层;上部为黄灰含云母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夹长石砂岩薄层。
在葫芦岛地区,本组以含铁页岩为主,厚度275.5m(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
(3)团山子组(Cht)
本组俗称“团山子白云岩”。
在蓟县标准剖面,本组划分为二段:一段以深灰含铁白云岩及粉砂质泥晶白云岩为主;二段以含粉砂泥晶白云岩为主夹灰黄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二段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叠层石以层状、层柱状为主。总厚523m。
兴城地区1∶20万地质图(锦西幅)上未划出本组地层。但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称锦西葫芦岛因受断裂影响,本组上部层位缺失,仅发育下部层位,厚382m,为深灰、灰黄、灰紫薄层,中厚层白云岩,含粉砂含铁白云岩、燧石条带或转换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夹细砂岩及钙质页岩。
IFANY在葫芦岛地区,本组白云岩中采得叠层石Gruneria,Kussiella,Xiayingella等。
(4)大红峪组(Chd)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大红峪组(Z1d),本组俗称“大红岭石英岩”(高振西,1934)。
蓟县标准剖面中,本组分为三段:一段灰白石英岩状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俗称小白石英岩)夹硅质、钙质页岩和翠绿富钾页岩;二段下部为白巨厚层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富钾火山岩;三段为含燧石泥晶、细晶白云岩和燧石条带白云岩,白云
岩中叠层石以层柱状、球状、瘤状为特点。本组一、二段砂岩为滨海河滩相;三段白云岩为滨海潮坪相。总厚408m。
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浅红中粗粒长石砂岩,底部为灰质胶结石英砂岩质砾岩、花岗质砾岩;上部灰白巨厚层石英岩夹绿凝灰质砂岩、灰白、黄灰长石石英砂岩夹3~4层白云岩。
1∶20万地质图(锦西幅)和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均认为,在锦西、兴城等地本组直接超在常州沟组或“绥中花岗岩”之上,厚511.4m,在兴城三道沟本组白云岩采得叠层石Conophyton dahongyuensis(大红峪锥叠层石)。
(5)高于庄组(Chg)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高于庄组(Z1g)。
本组俗称“高于庄灰岩”(高振西,1934),是一套以碳酸盐岩占绝对优势(95%以上)的地层。
在蓟县标准剖面,高于庄组分为四段:一段以灰、灰黑燧石白云岩为主,其底部为厚3m的石英岩状砂岩;二段以灰、粉红含锰白云岩为主;三段以灰板状泥质白云岩为主;四段以泥晶白云岩为主,底部有沥青质白云岩。白云岩中含丰富叠层石,以复杂分叉
的柱状、锥状为特征。总厚1596m。
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为三段:下段为灰褐灰黑厚层燧石条带含锰白云岩,含锰粉砂质白云岩、灰黑薄层砂岩夹含锰粉砂岩,中段为灰白薄板状白云岩、薄层白云岩,含砂质结核;夹石英砂岩扁豆体;上段为黑灰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厚达1592m。
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记载,在兴城三道沟本组采集叠层石为:Conophyton(锥叠层石),Scopulimorpha,Stratifera等。
2.蓟县系(Pt2Jx)
兴城地区蓟县系泛发育,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区域。
(1)杨庄组(Jxy)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杨庄组(Z2y)。
本组俗称“杨庄页岩”(高振西,1934)。
在蓟县标准剖面上,本组分为三段,一段为紫红、灰白砂泥质白云岩夹粗晶白云岩及燧石结核白云岩;二段为紫红、灰白砂质泥晶白云岩互层,层面县泥裂、食盐假晶等;三段为灰白、紫红泥质白云岩与燧石条带白云岩互层。含丰富叠层石。总厚707m。与下
伏高于庄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杨庄组在蓟县地区具特殊的红或红、白相间,属泻湖相蒸发盐建造。
在兴城地区杨庄组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灰、灰黑燧石条带白云岩夹紫薄层白云岩及石英砂岩扁豆体;上部灰、浅灰厚层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带。厚622m。相对于蓟县地区,兴城地区的杨庄组不具典型的红层。
辽宁省区域地质志记载,兴城三道沟本组厚456.1m,含叠层石Conophyton(锥叠层石),Yangzhuangia(杨庄叠层石)等。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2)雾迷山组(Jxw)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雾迷山组(Z2w)
本组俗称“雾迷山灰岩”(高振西,1934)。富镁碳酸盐岩占绝对优势(达99%以上),分布范围最广,是整个中、上元古界中沉积厚度最大的组。
本组在蓟县标准剖面上划分为四段:一段下部为灰白中厚层含粉砂泥晶白云岩与燧石条带白云岩互层;上部为灰中层及厚层含燧石条带粗晶白云岩、沥青质白云岩夹灰白厚层含粉砂泥晶白云岩。偏上部见白、黑硅质小型叠层石白云岩。二段下部由灰厚层燧石细晶白云岩、沥青质纹层状白云岩及穹状叠层石白云岩和燧石层组成韵律层;上部由
灰白片状含粉砂泥晶白云岩、杂厚-巨厚层粗晶含灰白云岩、深灰纹层状沥青质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及黑燧石岩构成韵律层。三段底部为紫红粉砂泥状白云岩;下部由灰、浅灰含粉砂泥晶白云岩、含灰白云质砂砾岩、泥晶灰质白云岩、黑燧石条带和硅质层构成韵律层;上部为深灰厚层泥晶灰质白云岩,含灰白硅质条纹和条带;顶部鲕粒白云岩、泥晶灰质白云岩及紫红中层碎屑泥质白云岩,具硅质条带、条纹及礁状穹形叠层石。四段底部灰红白云质砂岩、砂质白云岩;下部灰白含灰粗晶白云岩和深灰燧石条带白云岩及葡萄状藻屑白云岩、沥青质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上部浅灰燧石条带白云岩及葡萄状藻屑白云岩、沥青质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上部浅灰燧石条带白云岩、厚层叠层石白云岩。总厚3340m。上述标准剖面上一、二段硅质白云岩中小型柱状、杯状叠层石发育,区域分布稳定,是重要标志层;三段燧石形状复杂,有放射状、葡萄状、暖气片状;叠层石为大型锥柱状。四段灰质白云岩中含沥青质块体,缝合浅发育,偶见黄铁矿晶体等等,都是区域上重要的追索标志。总体沉积相为滨海-浅海-滨海,多韵律交替。
在兴城地区雾迷山组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灰、灰黑中-厚层燧石条带及结核白云岩夹砂质层多层。上部灰、黑灰中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夹浅粉紫薄层
含砂白云岩及石英砂岩扁豆体,其中砂质层(可作油石)多层。厚3176m。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称锦西、兴城附近本组上部夹硅质鲕状白云岩、泥质角砾岩,兴城三道沟白云岩中采集叠层石Scyphus,Conophyton(锥叠层石)等。
(3)洪水庄组(Jxh)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洪水庄组(Z2h)
俗称“洪水庄页岩”(高振西,1934)。在蓟县标准剖面,划分为二段:一段为黑、黑绿纸片状伊利石页岩夹薄层白云岩;二段由黑、绿纸片状页岩夹石英砂岩。总厚131m。本组总体为浅海潮下带沉积。
在兴城地区洪水庄组为灰绿页岩夹石英砂岩、黑纸片状页岩、灰绿页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厚72m。 智能卡阅读器
(4)铁岭组(Jxt)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铁岭组(Z2t)
俗称“铁岭灰岩”(高振西,1934)。
本组在蓟县标准剖面上划分为二段。下段底部为中层砂岩,向上为页岩与含锰白云岩互层;上部以杂页岩为主。上段下部为含锰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向上为巨大的叠层石礁
体灰岩,顶部为白云质灰岩。富含叠层石,以蓟县叠层石出现数量最多,形态多为穹状,多分叉,具鞘壁。总厚333m。上述下段地层在北京密云以西局部形成铁矿层(四海式铁矿);以东地区含锰增多,局部(朝阳瓦房子)形成铁锰矿层(瓦房子锰矿)。
在兴城地区铁岭组为褐紫薄层含锰页岩夹厚层锰灰岩及锰矿扁豆体,浅灰厚层燧石条带含锰白云岩、灰中细粒石英砂岩,厚62m。
功率谱密度
3.青白口系(Pt3Qn)
(1)下马岭组(Qnx)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下马岭组Z2x
本组俗称“下马岭页岩”(高振西,1934)
本组在标准剖面,河北怀来县赵家山剖面(杜汝霖,1979)划分为四段:一段由燧石角砾岩,含铁砂岩、细砂岩及杂粉砂质页岩组成;二段以紫红、鲜绿纸片状页岩为主夹泥灰岩透镜体,底部有海绿石砂岩;三段以灰黑、黑纸片状含碳页岩及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薄板状硅质岩;四段以灰黄-灰绿粉砂质页岩、含碳页岩及钙质页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透镜体。总厚530m。本组总体属潮间至潮下带沉积。燕山东部地区本组底
印顺
部铁矿层渐变为锰矿层。
在燕山地区,蓟县纪铁岭期末,发生“芹峪上升”,致使青白口系下部下马岭组与铁岭组之间发生沉积间断。下马岭组及其上部层位与蓟县系在区域上形成较大规模的超覆。
在兴城地区,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未列出下马岭组的存在,是否缺失本组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
(2)长龙山组(Qnc)
长龙山组为原称“井儿峪灰岩”(高振西,1934),下部的一套碎屑岩,1954年郝贻纯称“龙山砂岩”;1975年华北前寒武子座淡会建议称“龙山组”;1976年发现“龙山组”与南方龙山系重名,故改称长龙山组。
长龙山组在蓟县城北骆驼岭标准剖面上分为二段:下段底部为含砾砂岩和砾岩,中部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上部海绿石砂岩;上段为杂页岩,底部夹海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透镜体。厚118m。
兴城地区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完成于1969年,故未划分出长龙山组。但其原称井儿峪组底部的灰白厚层燧石角砾岩,中下部灰白薄层中粒粒含砾石英砂岩、黄灰薄层含海绿石石英砂岩及紫灰绿页岩、英绿粉砂质页岩,可以单独划出,称长龙山组。
(3)井儿峪组(Qnj)
原1∶20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井儿峪组(Z2j)
1934年高振西建立“井儿峪灰岩”。后来“井儿峪灰岩”下部碎屑岩被分出单独建立长龙山组。现称井儿峪组仅为碳酸盐岩组合。在蓟县井儿峪组标准剖面,本组主要为一套红、灰绿、蛋青、灰褐薄层含泥白云质泥晶灰岩。最低部常会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厚112m。
在兴城地层,原划分井儿峪组上部为紫薄层板状灰岩,可划出作为现今井儿峪组。井儿峪组灰岩与其上下寒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其间经历较长时期沉积间断。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5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电工常识1.2
下一篇:园艺设施教程
标签:页岩   砂岩   蓟县   燧石   叠层石   地区   条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