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战略与中国周边安全的思考

2010年9月
江 南 社 会 学 院 学 报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Sep.2010第12卷第3期
J O URNAL O F J I ANGNAN S OC I AL UN I VERS I T Y
Vol .12No .3
地缘战略中国周边安全的思考
程卫华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 地缘政治总是将地理因素和国家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紧紧相连,甚至直接影响大
国的总体战略。中国周边地区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举足轻重,既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地缘战略依托,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增加了许多复杂变数。历史上,中国周边地区对中国的战略安全关系重大,周边安则中国安。因此,构建一个成熟、科学、有效的周边地缘战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 地缘战略;中国周边地区;安全形势;军事准备中图分类号:D815/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26(2010)03-0006-04  地缘战略的价值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给我
们一个直观的全球意识,让我们从全球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国家战略。中国周边既是麦金德的“心脏地区”接近点,也在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的范畴之内。这种地缘特征既决定了中国的周边环境举足轻重,也使中国的安全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地缘战略,是经略周边,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
一、地缘战略决定着大国竞争方向
地缘战略是大国陆、海、空、天竞争的基本依
据。欧亚大陆的战争史,就是一部按照一定地缘曲线演进、竞争和争夺史。
从地缘空间上看,国际政治权力分为陆权和海权,空权和天权则是陆海权力的延伸。陆权论是最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流派。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提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是亚、欧、非大陆组成的“世界岛”。在“世界岛”上,东欧和亚欧大陆的中部地区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区。“谁控制了心脏地区,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
就能控制全世界”。
[1]
美国的斯皮克曼基于在心脏地带与海洋之间的欧亚大陆边缘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又是心脏地区与海洋之间的通道地区这种理念,提出:“谁统治了边缘地带,谁就统治了欧亚大陆,谁统治了
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2]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拼凑了一个针
对苏联和新中国的包围圈。这种战略,用斯皮克曼的理论来概括,就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一种美国的军事优势,以此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的企图。这一基本思路一直是冷战前期美国对苏战略的指导原则。
美国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马汉认为:海洋不仅是伟大的通道,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
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3]276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军事家杜黑提出了“空权论”的地缘思想。他认为:“获得空权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制空权改变了传统战
争的样式。[4]
杨不管事件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导弹火箭的出现,美国战略学家德塞维尔斯基进一步发展了空权理论。他的设想是:东西方的对抗将越过北冰洋(北极)进行,而不是越过太平洋和大西洋。他以当时轰炸机8000公里的活动为半径,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圆心划出两个“空中控制区”;北美的“空中控制区”是美国资源和制造业的后备区拉丁美洲;苏联的“空中控制区”是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两个空中控制区有一个重叠地带———北美、欧亚心脏区、欧洲近海地区、北非、中东,德塞维尔斯基称之为“决定性地区”。这个地
区才是大国的必争之地。
[5]
冷战结束后,美国头号谋士、卡特时代的国家安全顾问、奥巴马的外交政策顾问布热津斯基以
6—3收稿日期:2010-04-08
作者简介:程卫华(1957-),男,江西婺源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理论二系南亚东南亚军情与防务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中
国周边国家、地区(台湾)军情与防务。
胡佩莲“地缘战略大棋局”理论为蓝本,呼吁美国必须重新谋划新世纪的地缘布局。他认为,整个欧亚大陆好像一个巨大的、形状不规则的大棋盘。从地缘位置上看,一旦控制住了欧亚大陆就几乎控制了非洲,使西半球和大洋洲成为欧亚大陆的周边地带。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解体后,中亚出现了地缘政治的真空,出现了宗族冲突、民族纷争、国家解体、列强扩张、资源争夺等一系列尖锐复杂的斗争。类似于20世纪列强在欧洲巴尔干展开的激烈斗争。[3]310~311这就是欧亚大棋盘中的决定性区域“欧亚巴尔干”地区。美国一旦掌握了这个战略枢纽,就可以向三个地带开刀,即:向北切断俄罗斯与原苏联民族大家庭各成员国的联系,彻底断绝俄罗斯南下印度洋的出路;向南实现对伊朗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控制,使美国控制住欧亚大陆西段、中段的全部出海口;向东把民族动乱、宗教冲突的祸水引向中国西部。以后小布什政府先后发表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美国国防报告》几乎全盘接受了布热津斯基的观点。奥巴马上台后,着力关注的也是这一世界战略地缘地带。儿童虚拟社区
二、中国周边的独特地缘战略环境
中国疆域的外围,按地域划分大致可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北亚四大区域。西方地缘政
治家指出,未来的危机和冲突将有可能集中在包括巴尔干、中东、中亚、东南亚、东北亚等新的利益交汇点发生。这其中,有三个在中国周边。
(一)东北亚包括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北亚地区是中美日俄四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既是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天然桥梁,又是典型的边缘国、缓冲国。朝鲜半岛是任何一种外部势力从东部进入亚欧大陆的一块必经的跳板。从军事角度看,敌方可利用朝鲜半岛从不同的方向对我威胁、进攻。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得失,而且对华北地区的稳定、首都北京的安全以及整个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卫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大国在半岛的存在,都会对中国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极度重要性,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卷入朝鲜半岛的战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西南部海域都与中国海域接壤。日本从明治维新时的大陆战略到二战时的南进战略,就是想通过进入欧亚大陆,寻到落脚点,扩大生存空间,拓展地缘纵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日本的幻想。但是,作为中国的海上强邻,日本始终是一个危险的邻居。从地缘战略上看,日本正以中国为假想敌,中日之间存在着长期、直接、全面的地缘竞争关系。可见,中日之间的问题既有历史旧账,也有现实的地缘利益冲突。
(二)东南亚是中国南部的“战略边疆”,是稳定南部地缘屏障和海洋权益、拓展战略空间的通道。东南亚可分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与南洋岛两大部分。“当另一个大国控制东南亚或南亚时,它的存在便威
胁到中国。当同一个大国在东北亚也有强大的存在时,中国便实际上处于战略上被包围的状态。”[6]106冷战结束后,中国在东南亚第一次面临不被战略包围的态势。“9・11”事件后,美国快速实现了军事上重返东南亚的战略目标,成为唯一与东盟国家有双边军事安排的外部大国。东盟各国在发展顺利时,会寻求政治独立,要在中、美、日之间搞等距离外交;在发展受阻、力量虚弱时,对中国的戒心将大大加强,很有可能向美、日倾斜,并借助美、日力量制衡中国。
(三)南亚处于欧亚大陆外缘新月形地带的中间部分,南亚的印度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亚于俄罗斯。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线长达数千公里,加上被印度控制的锡金和不丹,两国实际接触线更长。印度为争当“有声有”的世界一流大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便以军事和外交手段在中印边境占领了中国领土9万多平方公里;占领了克什米尔3/5地区,建成了针对中国的所谓喜马拉雅安全体系。印度争当世界强国,在世界大国的力量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分量和战略价值,已成为各大国争取利用的对象。
(四)俄罗斯是一个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俄罗斯处在转型时期,西翼受北约挤压,东翼面对日本收复领土的要求,南方遭遇不断向北渗透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冲击,民族分裂势力又常在内部作祟。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俄罗斯渴望通过加强中俄关系获取地缘力量,缓冲其在东西两翼所受到的地缘政治压力。但是,以人口、幅员、发展潜力和政策传统来看,俄罗斯历史上多次衰败,又能重新恢复实力,决定了俄罗斯的大国心态。在近期,俄罗斯会努力与中国交好,但从中长期看,随着俄罗斯实力恢复,其地缘优势就会发挥出来,就会视中国为其重要地缘政治对手。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是连接欧亚的桥梁和枢纽,是影响欧亚大陆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亚五国对俄罗斯重新统合怀有戒心,视中国为平衡俄罗斯影响的砝码,在维护统一、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上与中国有共同利益。中亚地区深处内陆,出口不畅,需要与中国发展关系,为它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寻求出路。但中亚又是伊斯兰极端势力渗透的方向,中亚各国
7
对美欧势力进入该地区持欢迎立场,这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是一大隐患。
冷战结束后,敌我界限模糊,几乎所有的大国关系中都存在冲突与合作,在中国周边地区参与角逐的角也大大增多。
三、中国是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焦点
中国位于亚洲的中心,夹在美俄两大势力范围之间。这表明中国地理位置困难,但又说明它的战略地位重要。[6]1进入新世纪,中国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分量大幅提升,成为世界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之一。
冷战时期,中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平衡力量。美国曾经针对中国,在亚欧大陆边缘地带建立了一系列相互联结的军事基地和军事同盟,组织起从朝鲜半岛、日本海经台湾海峡至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包围线,以及从阿留申岛经马里亚纳岛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西太平洋第二道包围线。苏联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挑动边境冲突、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扩张,在金兰湾建立军事基地;出兵阿富汗,要打通南下印度洋的捷径;在南亚地区,通过大量军援扩大影响,从北、南、东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为应对险恶的局势,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抗击强敌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和平建设环境。有人认为,如果中国站在美国的一边,它可以遏制苏联的力量;如果站在苏联的一边,它就会有助于苏联扩张力量而损害美国的利益。[6]22
冷战结束后,中国越来越靠拢亚太及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中心,成为地缘竞争的主体力量。中国背倚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面朝太平洋,有漫长的边缘地带,兼具陆海大国的双重优势。亚太地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左近水域、空域,越来越成为欧亚美之间最繁忙的海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除此之外,中国的东南方向,是俄罗斯及中亚的能源、矿物、木材等资源进入太平洋沿岸市场的最便捷通道。所以,各国考虑经济和安全战略时,不得不以中国作为重要定位。
随着中国实力不断上升,美国深感忧虑,尤其认为中国未来走向是不确定的。美国一方面想与中国接
触,诱导中国按照它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军事、安全上对中国进行防范遏制,阻止和迟滞中国的崛起。从地缘政治观点看,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毗连,它的影响可直接波及四周地区。但当中国力量衰弱,外敌则将从四周入侵。当前,在中国周边,美军重返东南亚、在西太平洋大量集结兵力、在中亚实现驻军。中国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东南沿海的战略纵深受到严重制约,东海、南海岛礁争端面临强敌干预,而在西南方向,美等企图借助印度牵制中国,中国西部第一次面对美国及其北约的军事力量等等。
中国战略边界除北面相对稳定外,自朝鲜半岛经台湾海峡到南沙的弧形地带至南亚次大陆,中亚腹地的东、南、西同时面对较大战略压力。
四、确保中国周边安全的思考
鉴于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现状,迫切需要把地缘战略的视角覆盖、扩展到所有可能发生国家利益冲突的领域、所有地理范围。这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地缘战略,确保周边安全所必须的。
(一)从南海经台湾到朝鲜半岛的弧形地带,将成为美日与中国进行地缘竞争的主战场。[7]333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任何帝国。美国在冷战后采取的两个最大的地缘战略行动就是,北约东扩和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美日从不讳言,21世纪美日军事建设的主要战略目标是中国,美国投入巨大财力建设全球导弹防御体系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第一假想敌就
是中国,第一假想战场就是台海。这昭示从南海经台湾到朝鲜半岛的弧形地带,在今后若干年将成为美日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主战场,是中国军事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方向。对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准备应对美日信息化条件下的全面战争,只有充分准备亮剑,才能确保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崛起才有可能,中美、中日才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二)中国地缘安全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预防重新崛起的俄罗斯。新世纪,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是“一个核心目标”,即“保障边界不受侵犯和领土完整,巩固俄作为一个大国和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中心之一的地位”。“三个战略方向”即,包括西部、南部和东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管中国和俄罗斯各自有多么强大,如果彼此不和,双方的战略地位都将大大削弱。反之,如果双方能够相互支持,则双方的战略地位都将产生倍增效益。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努力使重新强大起来的俄罗斯成为友好邻邦。在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必须确实注意协调世界各大力量之间的战略平衡,争取最大的战略回旋余地和安全利益。中国的北部安全只能建立在实力和利益
济南817—
8
的基础之上。
(三)保证朝鲜半岛的最终统一不会对中国安全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和任何一方结成军事联盟都会恶化另一方的安全困境。在四大国间的关系中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落入另一方的势力范围。我们在东北亚地区最现实、最理想的安全目标应该是促成一个中立的统一朝鲜半岛。中国不愿看到在自己的东北边界出现一个不友好或敌对的政权,更不愿看到敌对中国的大国,利用朝鲜半岛来封锁、遏制中国。
(四)防止域外大国在东南亚地区插手台湾问题和南沙争端,侵犯国家核心利益。东南亚将成为东亚与南亚碰撞的地区,其中缅甸可能成为一个焦点,要力避东南亚地区为敌对势力所左右。
(五)印度地缘战略谋划,明显侵害中国核心利益,要防止崛起的印度成为中国的敌人。印度的立国地缘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了英国东方殖民体系的理念,即“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和三个缓冲区”的构想。[8]这也是中印之间发生军事斗争最根本的原因。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有所缓和,但印度“西攻巴基斯坦、北防中国”的军事战略没有根本改变,在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上的立场也没有实质性改变。中印方向今后依然将是中国西南边陲安全的主要威胁。我们的目的不是要阻止印度力量的上升,而是谋求一个强大的印度不会对中国采取敌意态度。
(六)必须把发展海洋力量作为战略任务。中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保护自己的战略利益,迫切需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7]329中国的军事战略传统历来重陆轻海,在海军战略上奉行近海防御的军事战略,由于海军力量的基础脆弱,难以实现“歼敌于海上”的战略目的。21世纪,中国周边在未来可能的纷争主要来自海上。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远洋投送能力、强大的海上作战能力。海军的目标至少要能有效控制“第一岛屿链以内的海域”。
(七)确立战略边疆意识,增加抵御侵略的能力,拓展国家的安全利益。所谓战略边疆是指国力、影响力实际能够延伸或达到的区域。美苏(俄)早就具有战略边疆意识,二次大战后,实力急剧膨胀的美国就宣称它的边疆在全世界。中国与美国不同,目前还称不上是世界大国,但是,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2l世纪的中国如果不能成为世界大国,就会变成大国的附属。而确立战略边疆意识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不可或缺的因素。
历史地看,中国安全最大的变数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对抗烈度降低了,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源却增多了,新世纪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地区错综复杂的地缘安全形势,需要智慧,更需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1.
[2][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M].刘愈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王恩涌.政治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意]杜黑.制空权[M].曹毅风,华人杰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1.
[5][美]约翰・科林斯.大战略:原则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78:315.
[6][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M].柯雄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美帝国的崩溃电子书[7]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8]陈平生.印度军事思想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35.
About Geo-stra teg i es and Ch i n a’s Ne i ghbor Secur ity
CHEN G W ei-hua
(Nan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Nanjing J iangsu210003,China)
Abstract:Geopolitics al w ays links geographical fact ors with nati onal devel opment p lanning and devel opment goals,or even directly affects the country’s overall strategy.China’s neighboring regi on
s p lay a decisive r ole in the world’s geo-strategic pattern,which not only p r ovides China with great geo-strategic back-up,but als o increasesmany comp lex uncertainties.I n hist ory,China’s neighbor security was of great i m portance t o its strategic ,neighbor security meant China security.Therefore,building a mature,scientific,and effective nati onal geo-strategic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Geo-Strategy;China’s Neighboring Regi ons;Security Situati on;M ilitary Preparati on
[责任编辑:晓 春]
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72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战略   地缘   美国   成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