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钓鱼岛的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主权争端中的“台湾因素”
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战争窃取了钓鱼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后,根据先前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规定,钓鱼岛和琉球岛本应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但是,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只字未提琉球岛。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钓鱼岛又被美军占为靶场,并根据1951年的所谓《旧金山和约》,美国把钓鱼岛划入冲绳。对此,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均表示坚决反对。1971年美国将琉球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海内外中国人对此同声谴责,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地爆发了几次有数千人参加的大规模“保钓”示威游行,其中就有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马英九。
洪昭光现状二、钓鱼岛对于台湾的战略地位
钓鱼诸岛处在中国大陆架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岛相隔。钓鱼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富藏石油,据1982年估计当在737-1574亿桶。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事实上,钓鱼岛对于台湾的军事价值十分突出。钓鱼岛既适合建立电子警戒装置,也可设置导弹。在战略意义上,该岛可作为“反台独”军事行动登陆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从国家利益的长远发展看,大陆与台湾一定会统一,而这正是
美国和日本所不愿看到的。台湾回归祖国之后,钓鱼岛不仅是遏制日美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更是冲破日美针对中国封锁的“第一岛链”的有力锲子。
三、钓鱼岛问题处理不当影响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美国及其走本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和最大障碍,但钓鱼岛争端的背后实质是台湾问题。中国和日本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可能会因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获得堂而皇之的出兵干涉理由,从而间接的影响我和平统一大业,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牵制我国发展的目的。大国竞争不靠一城一池、一时一地,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谋求对自己有利的态势。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应当坚定对党和军队的信念和信心,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我们应该看到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完成,祖国的领海还存有较多争端,而且国际国内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非常严峻,必须时刻牢记使命,苦练杀敌本领,自觉在本职岗位上不辱使命、建功立业。
浅谈钓鱼岛的战略价值
王云龙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北京军区联勤部264医院院务处北京  100043
【摘  要】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毫无依据。1971年美日狼狈为奸,
对钓鱼岛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遭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恨和强烈反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问题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ai ei ui 教学设计【关键词】钓鱼岛战略价值分析
益,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这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与西方利己为主导的价值思想背道而驰。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是促进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内心深处,相对于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联合体,在这里,每个人的发展是所有人发展的条件。无论是我们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的著述,还是中国共产党前几代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论述,都没有对发展全面、系统的论述。而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党内指导思想的高度,惟科学发展观也。正因如此,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其发展愿望得到满足、发展活动得到支持、发展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说的形象些就是各方能够“彼此照顾”,从而实现整体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还包括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协调关系能否处理好,关键还在于“统筹”是否恰当。这里的“统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即党在十六届三种全会所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在这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是我们当前亟需处理的关键问题。当然,要想真正做到“五个统筹”,仅仅依靠先进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科学技术作支撑,法律法规作保障,并辅以相应制度上的革新。当然,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广大人民众的支持。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是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不是短期的、一时的发展,而是长期的、一世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即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有着丰富、详实、深刻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这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时要有序、集约的利用资源,将社会发展置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承受范围内。另一方面,人与人文环境要和谐统一。之所以强调人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因为二者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实现人文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因其着力点在中国国情、中国民情而实现了理论体系的
男性黑人重大创新;因其将发展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历史性与现实性、跨越性与可持续性相统一而实现了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因其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性而实现了发展观念的创新。正如列宁所言,“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孟范昆,汪寿祥.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J].求实,2004,(09).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上接第153页)
154    CHINA-TODAY FORUM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4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5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钓鱼岛   台湾   中国   统筹   日本   科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