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荀子简介 精品

荀子简介
  篇一:荀子简介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第十届全运会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hargreaves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荀子译注》前言荀卿其人,废死兰陵,在当时郁郁而未得志。
  然其书则卓然立于诸子之林,不但为戴德、戴圣、韩婴所采录(1),而且历千百年而不废,此必有其所以不朽之道。
  郭沫若曾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其言云:“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2)此虽论文之言,然按诸其说,荀子亦卓荦大家,巍巍然少与伦比。
  荀子之书,乃为“嫉浊世之政”而作(3),故其“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
  所存者神,所过者化。
  观其善行,孔子弗过”(4)。
  其书颇多洞察社会政治、道破人情世故,指示立身行事之论。
  故读是书,非但可知古人之学术思想,亦必有益于立身处世。
四观两论
  为助读者披阅,今将其人其说,略述于下。最是寻常梦
  荀子,名况,战国末赵国(今山西安泽)人,约生于公元前335年(5)。
  年十五曾游学齐国稷下(在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善为《诗》、《礼》、《易》、《春秋》。
  齐襄王(公元前283年~前265年在位)时,曾任稷下学官祭酒,时人尊而号为荀卿,后人亦谓之孙卿子(6)。
  后遭谗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遂家于兰陵,疾浊世之政,发愤著书数万言而卒。
  李斯、韩非、浮丘伯皆尝受业为弟子。
  《史记》有传,可参见。
  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以哲学观而论,荀子乃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代表。
  荀子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7)。
  既揭示了自然规律之不可抗拒,又强调人类之能动性。
  至如《解蔽篇》之探讨思维原则,《非相篇》之反对相术,亦皆为研究哲学者所当注意者。
  荀子为性恶论者,以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8)。
  荀子之性恶论运用于政治领域,则为礼治主义,以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9)。
  人之欲无穷,故必隆礼;隆礼之至,则必重法。
  故荀子之论礼,又每每与法相提并论,其言云:“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8)当然,有法无礼亦不可,“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10)。
  然则何以得其人?则唯礼义之用,“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11)。
  荀子融礼、法为一炉,兼重道德教化、法治刑赏,其政治思想之要义盖在此。
  至于其称先王之外,又首唱法后王之论(12),则又较孔、孟之只道先王为进步。
  政治之基础在经济,故荀子又详论“足国之道”,主张“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以为“如是则国富矣”(13)。
  荀子又以为“国计之极”,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13)。
  此一财政原则,向为两千年来发展封建经济之金科玉律,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误码率  战国时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故荀子又专门论及军事,以为“仁人之兵”无敌,以为“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是强弱之常也”(14)。
  此皆不刊之论。
  至于其论“六术”、“五权”、“三至”等等,亦多可采,实为将兵者所当详察。
  荀子倡性恶论,故特别强调后天之学习,所谓“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⑧,故其论学甚详,《劝学》、《修身》、《不苟》等篇,每多修身进学之警策。
  其他如《非十二子》篇评论各家思想,《正名》篇阐述其正名学说与语言理论,亦发前人之所未发。
  而以民歌形式所写之韵文《成相》篇,乃后世弹词之祖;至于《赋》篇,又开汉代辞赋之先河。
  此皆为研究先秦学术思想、语言文学者所当深究。
  以上所述,乃其荦荦大者。
  要而言之,荀子之学,出于孔氏而深广于孔,其中心虽以礼义为治,然其思想之博大,乃集各家思想之大成,决非“儒家”所可包容;其足以取资者,亦非上述所可详尽,读者自可得之。
  张觉1989年3月26日初稿于上海流水斋1993年1月13日修改于五角场铁屋[注释](1)见《大戴礼记》、《小戴礼记》、《韩诗外传》。
  (2)见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
  (3)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4)见本书《尧问》篇。
  (5)考证见张觉《韩非子全译》之《难三》题解。
  (6)“荀”、“孙”音近而讹。
  或以为汉人避宣帝刘询讳而改曰孙卿子,非。
  (7)见本书《天论》篇。
  (8)见本书《性恶》篇。
  (9)见本书《礼论》篇。
  (10)见本书《君道》篇。
  (11)见本书《王制》篇。
  (12)见本书《不苟》、《非相》、《儒效》、《王制》等篇。
  (13)见本书《富国》篇。
  (14)见本书《议兵》篇。
  篇二:荀子简介荀子简介荀子(&;)(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今存《荀子》。
  荀子与《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时人尊为荀卿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
  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
  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荷花淀赏析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3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4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兰陵   政治   儒家   山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