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2019·10
大胆人本艺术
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宣传思想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高校宣
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宣传思想阵地逐渐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综合;但是仍旧面临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实体、轻虚拟,重校内、轻校外”的现实挑战。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要立足网络发展,坚持文化育人,坚定政治方向,不断开拓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
作者简介:梁超锋,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资助“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019)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10-003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
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P196)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2](P45)。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
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重要使命,加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内涵外延与时代发展顾名思义,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就是高校为了巩固意识形态而采取一定的媒介和手段进行宣传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内涵不断丰富,并且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包括课堂主阵地、新媒体阵地、学生社区阵地、图书馆阵地、校园文化阵地、共青团阵地、学校党建阵地、班级阵地、学术活动阵地、社会实践阵地等。具体可分为传统宣传思想阵地和新兴宣传思想阵地、校内宣传思想阵地和校外宣传思想阵地。传统宣传思想阵地,即校报、广播、
电视、宣传栏等;新兴宣传思想阵地,即校园网络、博客、微博、官方等;校内宣传思想阵地泛指校内一切可以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宣传的阵地;而校外阵地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扶贫接力计划、社会考察、“三下乡”、纪念馆等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自身改革速度的加快,高校宣传思想阵地不断转变宣传观念,创
新宣传方式,更新技术手段,完成了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综合的时代发展。
1.由平面到立体。世界潮流,瞬息万变,浩浩荡
荡。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国外的脸书、推特到国内的微博、、客户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技
术工具,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宣传的风格与方式。社会的信息化推动高校宣传思想阵地手段的现代化,社
会信息化发展不仅改变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把青年学生的生活逐步分裂成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世界——现实生活世界和虚拟生活世界。因此,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因其使用的媒介不同,由最初的课堂教学逐步发展到校报,由传统的纸媒到电视,再到网络,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结构,由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由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要求树立现
代化的宣传思想观念,采用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多媒体的教育资源,实现传统阵地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融合。
2.由单一到综合。高校主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
般是宣传部,而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常单打独斗,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等联系较少,难以形成合力效应。另外,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并且处于“兼职”的状态,很多时候是“盲人摸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打开新局
论加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梁超锋
32
2019·10
面,取得新突破。宣传思想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虚功实做,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由单一到综合,扩大了宣传思想的载体,扩展了时空领域,加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
起来。”[3](P156)这就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指明了
前进方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绝不是仅仅靠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事业,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不同的人员对应着不同的阵地建设,如教师立足于课堂阵地、辅导员立足于青年学生日常生活阵地、第二课堂立足于社会实践阵地,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宣传思想部门的同志加强学习和实践,成为行家里手,令人信服,才能让青年学生折服。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由单一走向综合,其实是一个由经验性向科学性、传统型向现代性、零散性向系统性转变的过程,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体系。
二、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长足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方面,在传统宣传思想阵地上,青年学生对报纸、广播、宣传栏内容的关注越来越少,致使思想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减弱;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校园网络、微博、等新媒体阵地影响越来越大。传统阵地与新兴阵地此消彼长,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
来了现实挑战。宣传思想阵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引领性不足,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重实体、轻虚拟,重校内、轻校外”。
1.重形式、轻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高
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形式。但是一些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习惯把自己作为主体,把学生视为客体,不够关
建湖实验初中心学生的需求,因而对理论内容的宣传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部分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教师只是出于职业要求而开展思想宣传,对宣传思想阵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甚至钟情于借助先进的信息工具杂乱拼凑,匆匆忙忙发表似是而非的肤浅见解。宣传思想阵地的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仍是改革创新之本。切实提高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基础在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因此,必须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2.重实体、轻虚拟。实体与虚拟的环境不同,高
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实体空间运行于有形事物和现象
的物理空间,而虚拟空间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常用数字、图像和声音等表达有形事物和现
象,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在实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的界限较为清晰,教育者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主体性作用受限。在虚拟空间,这种界限被打破,平等性、互动性和相互转化性更为突出,青年学生的现实身份缺位,符号在场。虚拟空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迫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注重比较、选择和引导。
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由之前的校报、电视、广播、文化墙等可视化、平面化逐步转移到更加关注“两微一端”,阵地也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从静态到动态,从现时空变为超时空,更加具有客观性和选择性。网络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混乱。各个高校虽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QQ 、、、公众平台等途径进行思想宣传,但是涉及社会主旋律的内容较少,校园网站大多发布事务性新闻,并没有设立专门进行思想宣传的网站,即使有类似网站的存在,但是缺少管理和新意,导致成效甚微,效果不佳。
3.重校内、轻校外。校内与校外的相互融合是
高校宣传思想的重要推动力,校内和校外两个阵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高校宣传思想的一个短板就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而
对校外的阵地重视不够。校内阵地更多注重的是青年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校外阵地更多强调的
是实践应用能力。而目前,校内与校外资源融合领域较为单一,大多漂浮在表面,往往是“短、平、快”,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际效果。
第一,学校、企业、政府之间缺少协调。就青年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思想宣传,目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达到育新人的目的。高校思想宣传的内外融合,强调学校、政府、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确保校内与校外课程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然而,高校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融合现状反映了一些不足,比如:政府资金投入缺失、校企联合规模较小。这会导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融合缺乏系统性,既不利于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全面开展,又阻碍了高校课程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
第二,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不同步。一般来说,学校是高校进行社会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代表着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家庭作为
33
2019·10
社会细胞,是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学习的原始场所。多数父母只关心子女知识文化的学习,对于政
治信息秉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而目前高校与家长之间交流不多,导致高校宣传思想缺乏家庭的有力支撑。从社会层面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众传媒中,部分商业宣传受利益驱动,诱导的目标与社会主流舆论导向有所差距,引导人们进行高消费的商业宣传与艰苦奋斗精神相悖,产品过度包装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相悖,这些都会对青年学生造成误导。而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缺乏对社会影响的关注,因而丧失了进行思想宣传的有利时机。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路径1.紧跟时代变化,以网络阵地建设为着力点。
让互联网真正成为校园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成为
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新领域和新方式,是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的重中之重和创新领域,能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第一,着力内容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遵循网络信息生成规律,探索网络育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建设集思想宣传、教学服务、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青年学生网络示范社区,打造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彰显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创造新兴媒体传播的优秀文化作品,增强吸引力,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时效性。尤其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青年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推出学校独具特的、微博内容,同时运用网络流行语言,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第二,构建网络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的新格局。坚持建设和管理相结合,以立为主,重在建设,坚持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画出最大同心圆,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使这些新兴媒体成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阵地、思维创新的阵地和答疑解惑的阵地,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第三,掌握网络环境中青年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新呈现方式。了解青年、了解真实的青年,是做好网络阵地的关键所在。高校学生往往是最新科技、最新技术的最新接收者,而教育者往往是被动、落后地使用某项互联网技术,表现出来似乎“永远慢一拍”。因此,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应该主动走在青年学生前面,掌握方法策略,过程民主化,方法人性化,内容多样化,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向数字化、网络化进军,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2.坚持文化育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风向标。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滋养心
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4]在高校宣传思想阵地中,
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升、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的过程。校园文化是高校环境的软件建设部分,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文化氛围以及文化活动等。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2016年
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
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中、西、马”优秀文化的结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校园文化活动要符合社会倡导的主旋律,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第二,整合高校宣传资源。加强各级各类网站、出版物、报刊、宣传栏等阵地管理,通过基本条件的建设与展现,让师生感受到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功能,充分体现高校的历史底蕴、人文气息和学科魅力,使师生精神文化同步富有。
第三,发挥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能够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言行。它所采取的强制的或者非强制的手段,目的是在学校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使人进步的良好氛围,进而达到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效果。
第四,注重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实践教育。这些教育活动具有鲜明
的文化特征,大多都是学生自愿参加、自己组织,满足了学生的归属、自尊和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组织能力,拓展了社会知识,提升了思想品德。同时,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促使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坚定政治方向,以思政课堂建设为主渠道。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
“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主渠道。
34
2019·10
第一,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属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一部分,理应担起重责,认清历史使命,时刻铭
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做到“六个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抓好高校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持“四个服务”,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观点。
第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从单向灌输到互动交流,从课堂讲授到实践辅导,从考试导向到价值导向,从理论技能到实践应用不断转化。
第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
人。”[5](P11)
对于青年学生,就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
特社会主义的旗帜,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引领力。
第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
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
教师要想
给学生一杯水,必须先有一桶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课教师要安于其职,专于其业,做到“博”与“专”的统一,用广博的学识教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
4.关注社会现实,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晴雨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
自己出丑。”[7](P286)高校宣传思想阵地以青年学生为主
要对象,因而必须关注青年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关切。把握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从宏观上理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求,从微观上把握青年学生的社交、就业等现实需求。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而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大多是有形的,如何通过建设与管理有形的阵地来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这一无形的现实导向至关重要。
第一,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应该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8]
对于高校
宣传思想阵地而言,就是要以生为本,激发青年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第二,加强情感感化和信息认同。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很容易对青年学生造成误解,也给宣传思想带来极大的挑战。转化青年学生的偏激情绪和思想,需要从情感入手,亲近、接近他们,寻共识点,打开思想转化的通道,变消极为积极,引导其接受正确的政治观点。
第三,由内而外,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青年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择。引导青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思想和行为时,学会理智对待、排斥错误。另外,积极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青年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在关注学生需求时,坚持层次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对不同层次的青年学生提出目标要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根据这一体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坚持守正创新,防止片面性,从而增强有效性。
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第四,善于运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新鲜语言。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和敏感度较高,这就要求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工作者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例如,在高校发展一批政治可靠、知识丰富、熟悉社会新鲜语言的意见领袖,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引导青年学生善于辨别美丑、善恶、是非。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7-11-23(17).
[8]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
几何画板实验报告
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
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责任编辑
35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3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32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想   宣传   阵地   学生   高校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