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触头冲压工艺及级进模设计

触头冲压工艺及级进模设计
发表时间:2009-11-26T11:09:19.73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7月下旬刊供稿作者:王晓梅[导读] 本文分析了继电器动触头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冲压成形技术难点,叙述了动触头零件级进模冲压工艺及排样王晓梅(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继电器动触头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冲压成形技术难点,叙述了动触头零件级进模冲压工艺及排样,介绍了模具结构设计
要点,可为同类零件级进模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动触头排样设计级进模设计        0 引言
动触头零件图,生产批量较大,年产120万件以上,零件源于外销割草机中继电器内的一个零部件,工件材料T2Y2,厚度为1.5毫米。由零件图可知,该冲件结构对称,形状较为简单,拐角处圆角由模具零件加工时自然生成。考虑制成单工序模或复合模都难以保证产品精度,且成本较高。该冲件上的“v”字形状尺寸并没有严格要求,其作用是为了在装配时区分开冲裁件的毛刺面和光滑面,以免影响产品的实际安装使用。
该零件的年产量在120万件左右,属大批量生产,如采用单工序模,考虑到模具量多,冲床投入多及工人的投入也多,不利于经济性,故不宜采用单工序冲裁;由于该零件孔边距比较小,考虑到凸凹模的强度,故不宜采用复合冲裁,宜采用连续冲裁;最后考虑采用级进模进行生产,通过试样,并成功投入生产,且效率很好。
1 零件工艺设计
1.1 零件工艺性分析。动触头零件图纸,材料为T2Y2,厚度1.5mm,生产量大。零件尺寸不大,孔边距比较小,若将压印在复合模冲裁的过程中实现,会进一步减弱了凸凹模的强度,从而缩短了模具的寿命,采用单工序模生产的话不符合经济型的要求,所以本文考虑采用级进模进行加工。
1.2 冲压工艺方案制定。根据零件的的形状尺寸和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在分析冲压性质、冲压次数、冲压顺序和工序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冲压工艺方案:        1.
2.1 先冲孔,再压印,最后落料将冲裁件与条料分离,首先冲出的孔可作后续工序的定位孔。
阿尔金
1.2.2 先冲孔、压印(方案一的两道工序同时进行冲裁),再落料这样虽然减少了一个工位,但根据零件要求需要在条料的两侧增加导正孔,导正孔数量越多冲件上的孔与冲件外轮廓位置精度越高,且能精确保证步距,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了条料的宽度及模具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就增加了模具的加工成本。
1.2.3 先压印、再冲孔、最后落料,若采用这种方案随之而带来的结果同第二种方案。综上所述,根据零件精度要求、模具的加工成本以及模具的结构的综合考虑,最终采用方案一        2 级进模设计
2.1 排样图设计。在设计排样图时,因考虑到以下因素:①生产能力与生产批量;②送料方式;③冲压
力的平衡(压力中心);④材料利用率;⑤正确安排导正钉孔;⑥凹模要有足够的强度;⑦载体形式;⑧空工位的确定;⑨零件从载体上切下的方式。
根据条料排样原则和动触头零件的特点,经过计算机排样一个步距内的材料的利用率公式:        η=n*F/B*S*100%=1*181.45/27*        11.5*100%=58.4%
式中F: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面积(包括小孔在内)mm2;        n: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数目;        B:条料宽度mm;
S:步距mm。
2.2 确定刃口尺寸。
配第克拉克定理凸模和凹模采用配合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容易保证冲裁间隙而且可以放大基准件的公差,不必检验δd(凹模的制造偏差)+δp(凸模的制造偏差)≤zmax-zmin,同时还能大大简化设计模具的绘图工作。
2.2.1 第一个工位,工件属于冲孔,如图4所示,故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并以此为基准件配置凹模,保证最小双面间隙值为0.090mm,按凸模磨损后,其尺寸变小进行计算。该尺寸属于外表面,应使其具有最大极限尺寸。        Bj=(B+X*⊿)-δj=(4.6mm+0.75*0.1mm)-0.025=4.675-0.025mm 修正取协方差
Bj=4.68-0.01mm        2.2.2 在第二个工位,工件属于落料,如图5所示,故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并以此为基准件配制凸模,保证最小双面间隙为0.090mm,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的如图5(b)所示,有Aj1、Aj2,这类尺寸属于内表面,应使其具有最小极限尺寸。        Aj1=(A1max-X*1)+δj1=(19.205mm-0.75*0.21mm)+0.0525=19.0475+0.0525 mm 修正后取Aj1=19 +0.01 mm        Aj2=(A2max-X*2)+δj2=(9.575mm-0.75*0.15mm)+0.0375mm=9.4625+0.0375 mm 修正后取Aj2=9.46+0.01mm        2.3 模具结构及装配。模具结构如图6所示,采用定距侧刃作初定位,用导正钉做精定位。装配过程是:先将凸模组件与卸料板(导正板)组件组装,再将其一起压入凹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垫上两等高垫块),调整凸、凹模间隙(垫片法),最后将固定板上表面涂上红丹粉,以模架上两导柱导向,将上模板与固定板贴紧,(稍微敲两下)再将上模板与固定板分开,加工对应螺钉过孔,再将加工好的上模板以模架上两导柱导向套上,中间夹上垫板,位置对好,用平行夹夹紧,打两φ8的销子孔,最后将平行夹拆去,两销定位,最后将上模的四个螺钉锁紧即可。
3 冲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
3.1 确定冲裁力。在冲裁模设计中,冲压力是指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总称,它是冲裁时选择压力机、进行模具设计、校核模具强度和刚度的重要依据。
落料力公式:F1=K*L*δ*τ=1.3*57.2mm*1.5mm*235Mpa=26211.9N。
式中,K:系数,通常取1.3;
L:冲裁件的周边长度。取L=(19.1mm+9.5mm)*2=57.2mm;        δ:冲裁件的料厚。取1.5mm
τ:冲裁件的抗剪强度。
F2=π*d*δ*σb=3.14*4.6mm*1.5mm*294Mpa=6369.804N。
式中,σb:冲裁件的抗拉强度;
d:冲裁件直径。取d=4.6mm。
“v”字压印冲裁力公式:
F3=K*L*δ*τ=1.3*20mm*1.5mm*235Mpa=9165 N。
侧刃凸模冲裁力公式:
F4=2K*L*δ*τ=2*1.3*24.8mm*1.5mm*235Mpa=22729.2N。
故总的冲裁力F=F1+F2+F3+F4=26211.9N+6369.804N+9165N+22729.2N≈51370N。
3.2 确定卸料力和推件力。卸料力和推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的卸料和推件装置传递的,所以在选择压力机工称压力和模具结构时,都需要对这两种力进行计算,影响这些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力学性能和料厚;冲件形状和尺寸大小;凸、凹模间隙大小;排样搭边值大小及润滑情况等。该模具凹模刃口形式采用锥形刃口形式。
F卸=K卸*F=0.05×F=2568.5 N
F推=n*K推*F=24×0.03×F=4623.3N
所以,总的冲压力为:
F总=F卸+F+F推=2568.5N+51370N+36986.4N=90924.9N≈90925N。
根据工厂设备实际情况,选择型号为J23-25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250KN冲床)。
3.3 确定压力中心。为了使模具正常又平稳的工作,特别是在连续冲裁时,必须使压力中心通过滑块的中心线。
根据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的坐标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        X0=(F2*X1+F3*X2+F4/2*X3+F1*X4+F4/2*X5)/F1+F2+F3+F4=[6369.804*0+9165*6+22729.2/2*(-13.01m)+26211.9*0+22729.2/2*13.01]/51370=1.07mm
Y0=(F2*Y1+F3*Y2+F4/2*Y3+F1*Y4+F4/2*Y5)/F1+F2+F3+F4        =[6369.804*0+9165*11.5+22729.2/2*0+26211.9*23+22729.2/2*0]/51370        =7.92mm
农药电子手册由此得该模具的压力中心坐标值为(1.07mm,7.92mm)。在模柄的装配时允许有一点偏差,但偏离不可太大。
4 结束语
中国发展报告2010
本模具综合考虑了动触头成形的可行性以及模具制造、维修的方便,解决了该零件的冲裁、压印等工艺问题。该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
[1]邱永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2]王俊彪.多工位级进模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
[3]成虹.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排样设计的研究[J].模具工业.2000.26(4):14-16.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4]吴诗淳.冲压工艺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4:2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02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具   采用   冲压   凹模   触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