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1)增节变态类
原尾目    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体微小,不过2mm。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无经济意义。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勒夫波
    (2)表变态类
弹尾目    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这类昆虫体第四处有一叉状弹器,能跳跃,所以有时也称“跳虫目”。
缨尾目     昆虫体有鳞片,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或退化,无翅。腹部有11节,腹下有腹刺若干对,末端有长尾须,尾须间生一丝状中尾丝。分布甚广,一般栖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
双尾目    昆虫通称双尾虫。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白或灰白,缺眼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栖地下,分布甚广。
    (3)原变态类
蜉蝣目(Ephemerida)原变态类昆虫,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不甚明显。翅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不完全变态。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常在日落后大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4)不全变态类
结构设计蜻蜓目(Odonata)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两对膜质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脉序多而密;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4500余种。
蜚蠊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到大型昆虫。体扁平,褐或灰。头小能活动。
复眼发达。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但行走能力强。产卵于卵鞘中。约225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生活于室内或野外。常见的有东方蠊(Blattaorientalis)、美洲大蠊(Perilpaneta americana)(上中,上右为其若虫)和地鳖(Eupolyphaga)等。这类昆虫一直保持着原始的体形。
螳螂目(Mantede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大型昆虫。体大,头呈三角形。前翅交互折于腹部上,后翅长于前翅下;前胸特别延长,前早足呈镰刀状,并生有倒勾的小刺,用以捕捉各种害虫,为著名益虫。卵产于卵鞘中,古称“桑螵蛸”并作中药。分布很广,约有1550余
种。我国南方常见的普通螳螂称“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体长约8cm,黄褐或绿。
病案系统
等翅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通称“白蚁”,著名害虫。体小至中型,社会性,生活于隐藏的巢居中。由有翅和无翅的生殖个体(母蚁和雄蚁)与多数无翅的非生殖个体(工蚁和兵蚁)组成。头小或大,极度骨化,咀嚼式口器;触角念珠状,多节。有翅的个体前后翅的形状、大小约略相等,分飞后翅脱落,雌雄交配,选择栖居场所;母蚁腹部后期膨大,专司生殖。常建成巨大蚁巢(称白蚁塚)。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枕木、桥梁
、堤坝、森林、果园和农田。约有1800余种,分布热带和温带。
缺翅目(Zora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小型昆虫,身长仅三毫米左右。头大,活动自如;触角九节,呈念珠状。翅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成生活于树皮下或土中。种类甚少,仅一科约22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于1973年在西藏初次发现,命名为“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襀翅目(Plec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类昆虫俗称石蝇,中或大型昆虫,体软而扁。咀嚼式口器,前后翅均为膜翅,飞行力弱。溪边栖,幼虫在清净水中生活,肉食性。
竹节虫目(Phasmid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过去也称脩目,中或大型昆虫,以拟态著名。有的形似竹节或树枝,称竹节虫或脩;有的形似叶片,称叶子虫或叶脩。体主要是绿或褐,有保护作用。共有二千余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有瘦脩(Macella souchongia)和叶脩(Phyllium pulchrigolium)等。
蛩蠊目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是中型昆虫,体细长,无翅,暗灰,触角丝状,复眼小,尾须长,颇似双尾虫。多栖于1,200米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种类极少。1985热解
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为“中华蛩蠊”,为我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直翅目(Orth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盖于腹部上,后翅膜质生于前翅下;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腹端有尾须一对,短或中等长,并有产卵器。发育为渐变态。若虫类似成虫,但体裁较小,前、后翅位置反迭。全世界约有一万二千种,我国约有三百七十多种。如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类都属本目。
纺足目(Embi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小型昆虫,通称“丝蚁”。体长而扁,行动活泼。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无单眼。雌虫无翅,状如若虫;雄虫一般有翅,前后翅相似。前足第一跗节膨大,有纺丝腺开口于此,故名。能分泌丝,结成丝管,栖息其中;常见于石块、树皮裂缝间。种类甚少,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见于广东、福建,在桉树皮下缝里营隧道生活。
重舌目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目,仅两种。无翅,扁平,长约8-10mm。咀嚼式口器,眼退化。有长而不分节的一对尾须,变态简单。两种均为鼠类体外
寄生虫,故称“鼠螋”。我国暂未发现。
革翅目(Derma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小型昆虫,略扁。咀嚼式口器。前翅短,革质,作截断状;后翅大,半圆形,膜质,或缺如。腹部大部分裸露在外,腹端有强大尾铗状尾须,不分节。栖土石、树皮杂草中,杂食性或肉食性。成虫子有护卵和若虫的习惯。约1050种左右,多产于热带至温带。如蠼螋,它们是养蚕业的害虫。另还有一种营寄生的蝠螋,属于寄生于蝙蝠体外的寄生蠼螋。
同翅亚目(Hom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为半翅目亚目,也有升为目的。体小型至中型。刺吸式口器。翅两对,膜质,但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多陆栖,吸食植物液汁,严重危害农作物,叶蝉和蚜虫还能传播植物病害。也有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虫等资源昆虫。生殖方法复杂,有有性及无性世代,亦有卵生和胎生等,繁殖力极强。种类甚多,约有16000种以上。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类均属此目。
半翅目(Hemi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分同翅亚目和异翅亚目,但有多数学者主张将两亚目提升为目,半翅目一名则作异翅亚目的目名。异翅亚目(Heteroptera)此亚目昆虫通称“ 蝽”或“ 椿象”。体扁平,微小到大型。口器长喙状,适于刺吸。前翅基半部革质,端
半部膜质;后翅全部膜质或退化。后足基节旁有挥发性臭腺的开口,遇敌时即放出臭气,故有“放屁虫”之名。种类极多,约有三万余种。
啮虫目(Corrodent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体小而脆弱,头大,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普通种类无翅;有翅种类前翅大于后翅,休息时迭翅呈屋脊状。室内种类以淀粉质或动物碎片为食,为藏书室和动物标本陈列室的害虫。约有85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有:书虱(Liposcelis divinatorius)、窃虫(Atropos pulsatorium)、裸啮虫(Psyllsocus ramburii)等。
食毛目(Mallophag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昆虫多称“鸟虱”或“羽虱”。小型昆虫,体扁,长0.5-6mm,眼退化,咀嚼式口器,无翅,运动活泼。为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少数种类寄生于哺乳类,常以发达的上颚刮食羽毛、毛发、皮肤以及皮肤上的碎片,鸟体被害剧烈时,常出现落毛、不宁等现象。约有二千余种。常见的有鸡虱(Menopon gallinae)、鸭虱(Anatoecus dentatus)和牛鸟虱(Trichodextes bovis)。
普朗格
缨翅目(Thysan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昆虫通称“蓟马”,小型昆虫,体微细长,一般黄褐或黑。眼发达,刺吸式口器,左右不对称。翅狭长,具少数翅脉或无翅脉,翅缘扁长,有长或短的毛。也有无翅及仅存遗迹的种类。缺尾须。渐进变态。一般吸
取植物汁液,这害禾谷类、棉花和烟草等,有的能传播植物病毒,是大害虫;也有少数肉食性种类捕食蚜虫和粉虱,是益虫。约有2500种,重要的有烟蓟马和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等。
    (5)全变态类
鞘翅目(Coleoptera)完全变态类昆虫,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通称甲虫。因昆虫体壁坚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形态特征 体壁坚硬。触角11节,丝状、棒状、锯齿状、栉齿状、念珠状、鳃叶状或膝状。口器咀嚼式 ,上颚一般发达,有的与身体等长,有的近于消失。复眼较发达,有的退化或消失,有的分裂为上下两个。前胸发达;前翅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静止时覆在背上,盖着中后胸以及大部或全部腹节(中胸小盾片一般均外露)。后翅膜质一般很大,纵横折叠藏于鞘翅下,在不同类中有不同的折叠方式。足具有各种形态变异,适于急走、游泳、跳跃、挖掘或攫取。爪一般1对,有的只具单爪。爪有单齿式,附齿式,双齿式。雌虫产卵管一般由第9腹节延伸而成,产卵管的长度因产卵习性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雄外生殖器主要由阳茎和阳基两部分组成。阳茎一般为一骨化较强的管状物,其末端的开口称为交配囊孔或端口。阳基又称阳茎基,它的基部常呈V形
或Y形。雄外生殖器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世界已知约33万种,约占世界已知昆虫总数的1/3。中国已知约近7000种。
捻翅目(Strepsiptera)完全变态类昆虫,微型昆虫,雄虫有一对后翅,前翅则演化为伪平衡棒,触角呈齿状。雌虫则终生为幼态,通常寄生于叶蝉、飞虱等体内且终生不离寄主。交配方式很有趣,成熟雌虫在寄主体壁咬开一小口,然后将其生殖孔露出与雄虫交配。寄而在寄主体内产卵,幼虫孵出后钻出寄主体外寻新寄主。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2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0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昆虫分类
标签:昆虫   种类   口器   分布   发达   腹部   触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