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1 生态环境调查范围
项目生态环境调查范围为湖区边界外扩500m的范围,约12.1km2。
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采用实地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现场访谈、拍摄图片等方法,同时利用1/10000区域卫星图片,在MAPGIS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进行生态环境信息提取。
2.1 生态功能区划
载体构建
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陕西省划分了4个生态区、10个生态功能区、35个小区。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渭河谷地农业生态区-关中平原城乡一体化生态亚区-关中平原城镇及农业区。
根据《陕西生态功能区划》,评价区生态功能分区见表  1.1-1。评价区在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位置见图2.1-1。伊斯兰之声
把乐带回家2012
2.2 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2.2.1 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分类
根据遥感解译,本项目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详见表2.2-1和图2.2-1。2.2.2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特征官僚制
由表2.2-1可见,湖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蓄滞洪区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72.27%、18.52%、3.91%。其他用地类型如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占地面积均较小,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62%、2.31%、0.38%。
图2.1-1 拟建项目在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位置
2.3 生态系统类型
根据生态图件和实地调查,调查区主要有2种类型生态系统,分别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
2.3.1 陆生生态系统
2.3.1.1植被现状
项目区的陆生生态系统主要是农田系统。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农田植被大面积分布于湖区周边,根据解译结果调查区范围内水浇地面积为874.84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72.27
%。根据已有资料,经本次实地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有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
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大麦、洋麦、水稻、玉米、高梁、谷子、荞麦、黄豆、黑豆、绿豆、豆工豆、小豆、四季豆、甘薯、马铃薯、、芝麻、油菜、向日葵、甜菜、甜叶菊、烤烟、早烟、草木樨、毛苕子、怪麻、紫穗槐、苜蓿、水浮莲等。蔬菜主要有白菜、山药、大葱、萝卜等。
2.3.1.2 动物资源
项目所在区域以农田动物区系为主。没有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现有的野生动物多为一些常见的鸟类、小型兽类、爬行类及两栖类,如麻雀、家燕、岩松鼠、刺猬、大林姬鼠、社鼠、黑线姬鼠、棕黑锦蛇、短尾蝮蛇、花背蟾蜍等。
由于项目区人类活动频繁,经本次实地调查,结合已有资料,评价区内未发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有列入《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红皮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
2.3.1.3 土壤类型
评价区土壤类型主要有垆土、褐土、黄土性土3大类,以垆土为主,黄土性土次之。
①垆土
垆土分为油土、垆土性土和潮垆土3个亚类,本项目沿线主要分布的垆土为油土,土体疏松多孔,有利于接纳雨水和保蓄水分,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好,形成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适宜粮、油等多种作物生长。油土广泛分布于黄土台塬及渭河一、二级阶地,本项目评价区内大面积分布。
离心泵特性曲线②褐土
褐土分耕种黄土质褐土性土、黄土质褐土性土、料礓褐土性土3个土种。土层深厚,质地中壤。蓄水保墒性和宜耕性较好,发小苗也发老苗,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
③黄土性土
黄土性土是发育在黄土及次生黄土上的幼年土壤,分黄墡土、淤墡土及白墡土3个土属,本项目沿线主要分布的黄土性土为黄墡土、淤墡土,熟土层薄,肥力低,砂粘适宜,耕性良好,保水肥及抗旱涝力弱。
2.3.2 河流生态系统
2.3.2.1 鱼类组成
石堤河、罗纹河发源于秦岭山地,汇入渭河。河内主要鱼类有鲤鱼、鲇鱼、黑鱼、黄颡鱼、鲫鱼等。据现状调查由于人为捕捞,鱼类数量较小。
2.3.2.2 水生植物
石堤河和罗纹河河道内藻类植物生长茂密,主要有硅藻、绿藻、隐藻、裸藻、甲藻、蓝藻等。种类以硅藻门最多,生物量也是硅藻门的最大。水生高等植物主要以荆三棱、水葱为主。
2.3.2.3浮游动物
原生动物主要有:前口瞬目虫、柱前管虫、砂壳虫、膜袋虫。轮虫有:葫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晶囊轮虫、鞍甲轮虫。甲壳动物有:枝角类的低额蚤、大型蚤、僧帽蚤、象鼻蚤和桡足类的大型中镖水蚤、中华原镖水蚤。
2.3.2.4 大型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的螺旋、土蜗、分布普遍,数量也大;还有无齿蚌。大型甲壳动物有溪蟹等。
2.3.2.5 水生昆虫
水生昆虫有石蚕、小突摇蚊、粗腹摇蚊和细腰摇蚊为优势种。这些水生昆虫都属于典型的喜清水和低温的山地河流石栖种类。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1 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分析
3.1.1 陆生植物资源影响分析
少华湖水利风景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249.72万m2,其中水面面积为180.34万m2,景观带面积69.38万m2,占地类型主要为水浇地。本工程占地影响的陆生植物主要为农作物,无国家或地区保护种类别。施工期由于新建少华湖提防及堤顶防汛路、少华湖区开挖、水工建筑等工程,将永久占用一部分土地,这部分被永久占用的土地上原有植被将受到破坏;施工运输、临时施工场地占地也将会使施工区植被受到破坏,造成生物量减少。由于本工程占地影响的陆生植物种类均为评价区广泛分布类型,工程建设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及破坏有限,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积极开展植被绿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作,施工建设活动不会对该区域植被及陆生植物多样性造成较大影响。
项目实施后,人工湖区面积的扩展使湿地面积增加,退耕还草、还林,使植草植树等绿化面积的增加,均有利于区域水土涵养、预防洪涝灾害,项目建设地生态环境可得到较好改善。对于景观绿化工
程,本次评价建议绿化时注重植物搭配,灌草结合,在满足观赏需要同时,从食物链的角度切断病虫害大发生的根源;每种植物的种植数量不宜太少,同时注意绿化灌草的维护及管理,保证绿化物种的成活。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施工期造成原有植被大量破坏、生物量减少的状况将会得到改善,评价区植物资源会逐渐增加,与工程建设前相比,由于农作物的消失,区域生物量会有所降低,但其观赏价值大大增加,美化景观的效果大大提高。
3.1.2 陆生动物资源影响分析
项目影响区内人为活动广泛,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为鼠类及燕子、麻雀等,无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和珍稀野生动物。湖区周围主要为村镇和农田生态
系统,植被主要是农业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较少,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
(1)两栖、爬行类、哺乳类动物
工程永久及临时占地主要影响区内分布的农田动物区系,活动范围均较广,适应性也比较强。在施工期,由于生境破坏和噪声污染等原因,它们会远离施工区,迁移至非施工区或非淹没区,工程占地对其影响较小。工程运行期,对两栖类的阻隔作用不明显,对爬行类、小型兽类将产生一定的阻隔影响,由于周围有较多的替代生境,受影响的爬行类和小型兽类将迁移到附近适宜生境中。工程运行期将增加两栖爬行类等动物活动范围,有利于这些动物的栖息和觅食,对种的繁衍将起到促进作用。
(2)鸟类
鸟类主要是受到项目施工噪声惊扰影响,在短期内使得该区域鸟类数量减少,工程运行期对傍水禽鸟类的活动和觅食会带来有利影响。
3.1.3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少华湖水利风景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249.72万m2。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以的土地利用类型就是蓄滞洪区用地,现状土地上种植农田,这部分土地上的农作物占用通过合理补偿对相关众生活影响也较小。施工期临时性占地均在永久占地范围内,不新增占地。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工程区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洪灾损失,改善工程区的农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工程建成后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建设占地对该区土地资源没有太大影响,不会危及到某一类型生态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性质改变较小。
声乐艺术心理学
3.1.4土壤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占压造成土壤压实和对土壤表层的剥离,由于挖方取土、填方堆放、
土层扰乱以及对土壤肥力和性质的破坏,使占地区土壤失去其原有的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能力。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湖区开挖和堤防工程施工过程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对土壤的影响最大。工程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性质、土壤肥力的影响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
(1)土壤性质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6: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600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影响   工程   生态   评价   项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