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道发展简史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
本文全部摘录于君先生《燕居香语》一书,推荐给各位同好参阅。
日本文化是由西伯利亚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先后进入而促成的。当然,最重要的影响是来自中国的华夏文化,曾有人指日本文化属于“大乘佛教圈”、“大中华文化圈”、“儒教圈”。然而,日本民族却以自己固有的民族性,在吸收各种文化之后建立了自己特征极强的“大和文化”。 
类似日本文化不是单一人种的流传,而是多个民族混合而成。他们主要是原生活在西伯利亚东部的“旧虾夷人”-----日本的“原住民”(或称为“古蒙古利亚人”),与中国秦汉时期的中国人(或称为“新蒙古利亚人”)移民,二支人种混血而成的大和民族,当然其中也有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汉族、朝族、马来族等血缘。 
日本民族文化咋看来有很多与中华文化相似,但这种相似其实是“似是而非”,这是一个大话题,在此不作深入讨论,仅就“香文化”在日本形成的“香道”而论,就令人有极大之不解。茶文化在中国唐朝(日本的平安时代)传入日本,经过几百年的陶养于明朝初期(日本室
町时代)形成了“茶道”,从此日本“茶道”一跃而为日本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并立于日本“国宝”艺术之巅。 
与茶文化同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的“香文化”虽然同在室町时代就受到重视,但她却一直都作为“茶道”的附庸而伴随着“茶道”的发展,却没有与“茶道”同时形成“香道”,“香道”的形成是迟了二百年于安土桃山至江户时期的事了。我这里讲“令人有极大之不解”,是因为“香道”与“茶道”就一般看来“香道”更具宗教彩,“茶道”则多具世俗功用,然而在日本文化中恰恰相反,“茶道”形成于禅宗氛围而归结于禅宗修为,到了至高境界,“茶道”纯是修禅与茶无关。而“香道”初起于宗教发展,到后来“香道”活动大多成了“玩香”人之事,几与宗教脱节,或者可以说日本“香道”为“形上弱,而形下强”并无过分。具体来说应是“香道”在日本已经普及到只见“用香”而无论“香道”了。 
向生活必须发展----“香道”,改变其专门艺术属性走向了日常生活的实用化。幸好“香道”虽属生活实用化却依旧不俗。---------未完待续。。。。。。
香文化在日本的产生于历史上奈良时期(公元7世纪)的圣武天皇时代可能性最大。因为日本自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派第一位遣唐使犬上御田锹开始,到圣武
天皇的天平初年,遣唐使来华已有十次之多,这些遣唐使可能带回香物,鉴真和尚也在此时成功渡日带来香物,以及佛教在日本大兴所使用的香物,都是香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可征之处。至于《日本书纪》所载在日本女皇推古三年(公元595年,隋文帝开皇十五年)时,有“沈木漂于淡路岛,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远熏,以异则献之”可视为传说。圣武天皇于公元745年(天平十七年,唐玄宗天宝四年)建东大寺,后十年即公元756年,将圣武天皇遗物数万件封藏于东大寺正仓院,其中即有日本最大沉香,所谓天下第一名香“兰奢待”,此可说明沉香在那时正式进入皇室收藏。 
到了平安时代晚期,由于日本“国风”文化的大力推行,日本民族利用几百年以来从唐朝学来的文化知识,努力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特。特别是到了中国北宋时期,日本贵族阶层以平等外交通好于宋而不得,于是转而对宋朝采取消极态度。在文化上他们从晚唐、北宋的风气中回归日本本有的淡雅、哀丽彩。所以此时香文化在中国宋朝大兴,而在日本却只停留在唐风用香-------熏物、佩戴阶段。 
公元1221年日本“承久之变”以后的镰仓幕府时代,由于日本武家思想重兴,亲鸾上人创净土宗、日僧道元归日传播曹洞宗,以及稍后的宋僧兰溪道隆来日,日本武士们在禅宗思想
亚当 斯密
的影响下尊崇香文化,取其幽远、清和、平淡、枯寂之美,一时日本收藏、使用沉香几成风尚。日本此时亦因琉球的转口贸易得以大量进口沉香。 
在六十多年南北朝分裂时期,日本文化却一反社会动乱战燹连年的状况,有着畸形发展。这主要是因着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退身文坛,于应永四年在京都北山脚下建鹿苑别墅(因别墅内有一座贴满金箔的楼阁而又称“金阁”,现称“金阁寺”),潜心日本文化研究,并得到大批日本僧侣和上层知识分子响应,一时形成“北山文化”现象,而成为日本文化史上重要阶段。北山文化首先折衷了日本当时皇朝贵族文化与幕府武士文化,同时总结式地审视了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把日本贵族文化中的唐宋风范与幕府武士文化的日本精神合而为一,成为真正的日本“国风”文化。 
无独有偶的是在五十年后,他的孙子足利幕府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应仁之乱”后,灰心政事,同他爷爷一样在京都东山脚下建东山别墅,并想在别墅中的一个楼阁全贴上银箔(后不果),因名“银阁别墅”。义政在银阁别墅专心文化享受,一时身边集聚了当时日本最优秀、一流的各类艺术家,义政称他们为“同朋众”。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优越的生活待遇下潜心绘画、能剧、和歌、茶道、花道以及香文化的研究、创作,形成自北山文化之后的第二次文化高潮的“东山文化”现象。mpeg1 mpeg2 
日本文化经历了“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的“国风”化文化高潮,使得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晚于东山文化的禅宗为主的“五山文化”就是日本学僧对中华文化的彻底归依)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了日本民族特征,使日本文化更具“日本性”(对“五山文化”的反动加快了这个进程)。 
在此时,“香道”尚未形成,而在足利义政留心能剧、狂言、和歌、茶道的同时,却在宽永六年(公元1465年)亲驾东大寺正仓院,迫使主事者开库截取700年前圣武天皇遗物-------日本国宝天下第一名香“兰奢待”并留下记录,在他之前七百多年中并无人敢动这块国宝,自他开头,“兰奢待”后来又被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几次截取。从此可见“香文化”此时已被日本最高阶层、贵族、文人所重视。在足利义政的周围,肯定有精于“香道”(虽未底定,当有雏形)之人,因为此时的“茶道”已经配合“用香”,而用香在茶道活动中与“挂画”、“插花”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后来茶道大师千利休珍藏有织田信长所赐一小块兰奢待。)日本香道在义政后五十年左右因为前内政大臣三条西实隆而正式产生------未完待续
三条西实隆是后土御门天皇时代的内大臣,地位崇隆。据日本史书记载,后土御门天的继位者后柏原天皇虽然登基,但这位诗人天皇却是有名无实的帝王,就连举行即位大典当时
都无钱备办。后来幸亏有三条西实隆出面斡旋于本愿寺,才由本愿寺的和尚捐出一万两银子,于登位18年后的永正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才举行登基典礼,大典后改元大永元年。三条西实隆于沉香情有独钟,他收藏沉香极多,开创日本香道,被称为日本香道始祖,仅其所传遗的“御家香木”就多达66种。他为日本香道用香制定了沉香等级“六国五味”,即在众多的沉香香品中定了六种主要香品,和五种沉香的基本味道,“六国”是伽罗(产安南)、罗国(产泰国)、真南蛮(产马来)、真那贺(产寮国)、佐曾罗(产印尼)、寸多罗(产苏门答腊);沉香的五味是辛、甘、酸、檀、苦。(因日本早期书籍记载不明,或有把五味配于“六国”者,如“真那贺”下即配“无”。)三条西实隆还开创了香道的“御家流”。 
比三条西实隆稍晚的志野宗信更进一步充实了香道对香品的鉴定,并开创日本香道“志野流”。“御家流”香道属于日本贵族香道,注重参与者的文化素质、风雅气度,并强调香道的各种程式。而“志野流”香道属于日本武士阶层,是典型的“武家”做派,注重精神修养而行法简约质朴。“御家流”的继承流派称“早风流”;“志野流”的继承流派称“米川流”,不过这一流派已于明治时代绝迹。 
在16世纪的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迁居安土城)战国武将受重视,一时武家特重茶松木桩
道,凡茶道举行又必配合香道,而起著名茶人无不爱香,如上述千利休藏“兰奢待”者是。所以香道在此时大行,到了德川幕府(江户时代)以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之女和子为“女御”(即嫁给后水尾天皇)此女极喜香道,在其所建“桂离宫”中与帝常事香道,并大量收藏香木,御制“赦名香”此时也大量出现,从而在江户初期香道大倡。直到江户后期“志野流”确立元制,终江户幕府一代香道最为繁盛。 
明治时代由于西方文化进入日本速度加快,香道衰退,但仍存在于贵族社会之中。二战后重新兴起。“御家流”以一梨乡和山本霞月为首的“香人”推戴三条西公正(三条西实隆后人)为“宗家”一直延顺,至今“御家流”仍为日本香道主要流派。而“志野流”香道在经过四代之后被蜂谷家继承至今,其“家元”是20世纪蜂谷幽光斋宗玄。“香道”随着今天的茶道在日本普遍推行而有振兴之势。--------未完待续。。。。。
日本香道桾樜 
此节我用“桾樜”二字非掉文,实因日本香道内容十分琐碎,其形而上即精神或云理论部分,倒不似日本茶道之繁复(其实香道与茶道在形而上的意义相同,正可借茶道之形而上语香道之形上)。而其形下,即实际操作部分却较茶道更复杂,所以全面论述日本香道内
容非一本书莫办。本文是简介,其实即便是简介日本香道也不好写,幸好中国文字十分可爱,未解决一个差不多的概念可选择的词汇很多,所以我使用了“桾樜”--------在日本香道范围内“拾取”、“收集”一部分内容,只要可以说清楚日本香道基本内容,给读者诸君一个大概了解即可。如欲全面了解日本香道可以阅读日本大正年间出版的《香道秘传书》(建部隆胜著)或《香道轨范》(蜂谷宗司著)。 
广义的香道和狭义的香道 
如果从广义角度论日本香道,应当包括供香、空香、玩香三个内容。供香就是佛、神前用香(也包括祭祀先人、亡者);空香是置于厅堂、斋室中的焚香或熏香;玩香则是以品香、辩香为内容一种高雅游戏。“供香”、“空香”和中国的香文化完全一样,唯有“玩香”是日本独有的一种香文化内容,所以日本的香道严格说就是“玩香”。说日本香道中的“供香”、“空香”和中国香文化完全一致,主要是理论方面,而在实际用香时还是有一定不同的,比如日本在香品的配比上、对香气的认识上都因着地域、气候之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对香品的认识,中国产沉香,日本全凭进口,而其所取高下不尽相同,甚至一些在中国不入品的产于印尼之物都配合其他香品熏用。当然,除了这些操作上的小差异,中日两国在实际用香上都是一以贯之传承于唐宋,唯“玩香”两国大不相同了。可来福 
中国谈到“玩香”是指文人雅士把玩以名香制成的工艺品,如以沉香和檀香雕成的小摆件、把玩件、串珠、扇子等,以及皇室巨富厅堂摆设的大件雕品,以及文房用具,如沉香笔筒、沉香界尺、镇尺等等。后来扩大“玩”字,把品香、欣赏香品、香具也纳入“玩香”范围。 
在日本则不同,以沉香雕刻的摆件少之又少(佛像另论,在中国以沉香和优质檀香雕成佛像都在人们敬仰礼拜之中而不以雕件论),即便一些佛珠之类偶有使用的香物制品,但也未纳入“玩香”。日本“玩香”就是以品香辨别香品的香气为前提的一种多人参加的游戏活动,这种活动对香品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对品香人的知识要求更加严格,并有全部章程、规则,说是“品香”吧,又不如中国的纯粹接受香气陶冶,达到下焉者舒泰身心,上焉者体幽悟道之境界。日本“玩香”活动在品鉴香品之后都有竞赛、较量活动掺杂。所以在香气的品味享受上日本人不能和中国品香同日而语,在日本玩香游戏的强化训练下于辨别香气、鉴别香品时,有大修养的人倒是比中国一般的品香家高明得多。 
迪尼格尔可以这样讲,日本的“供香”、“空香”是使用香品,而“玩香”则是日本人以香气为内容的消闲活动。尽管“玩香”是高雅的,但以其侧重技巧而失去了精神层面的“精英”气质,所以笔
者以为日本香道远不能和“是茶而无茶”的日本茶道相比。茶道操作虽繁,也不如香道之繁,而且随着茶道在日本的式微(我这里讲的“茶道”是战前那种日本文化精英的真正意义上的茶道,而不是今天由电视普及的日本人人可为的、被川端康成论为“恶俗”了的茶道),香道也式微了。其实香道并无如茶道之“真正意义”所以式微也罢,犹存也罢,都是“原本香道”。但香品在日本的应用仍然十分普遍,现在日本有很多百年老香铺,日本人也惯常使用香品熏房屋、衣服,还有以极细香末抹身、洗浴,这都和中国人在历史上用香一样,日本人沾溉中国唐宋时代用香遗风至今。-----未完待续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5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6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文化   香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