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

克痢痧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一般指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或中印半岛。中南半岛在亚洲东南部。位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间。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是一个对一个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总称,即「印度至中国间」的区域)。
此地在华人地区普遍亦称作「中南半岛」,主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认为「支那」一词含有污辱中国之意,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称。从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古国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穿过西域和中亚的戈壁沙漠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经的路线,丝绸之路南支);穿过云南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南方丝绸之路);从海路过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国家得以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是“印度支那”名称的由来。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所以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
那联邦,1942年日本开始占领印度支那,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真正的独立。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7℃,干雨季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锡、钨、铬、煤等,产柚木,橡胶、稻、甘蔗等。在现代汉语中,印度支那一般特指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
“印度支那”也可以指一部电影,请参见印度支那 (电影)。
印度支那战争微粒体(Indochina Wars)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两次局部战争,即印支三国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和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
简介
地理上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中国和印度的结合部中南半岛即称为印度支那。包括老挝、越南、柬埔寨三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先后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同时也是印度支那人民反对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6~195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亦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国农工银行
战争背景
个旧市和平小学18世纪,法国外交使节成功地在交趾站住了脚。路易十六(1793年被推上断头台)支持外交使节及那里的贸易活动,因此,法国从当地统治者那里得到了大片的领土。在拿破仑三世(1808—1873)的领导下,法国开始向交趾派兵,进行军事征服。即使在普法战争(1870)拿破仑三世失败,以及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扩张(不仅在法国)仍在进行,在19世纪末达到高潮。
中间偃麦草到1893年,交趾、柬埔寨、老挝、安南和东京湾(北部湾的旧称)均属于后来所谓的法国印度支那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占地面积285.714万平方英里,人口230万。这里大量种植水
稻,同时还拥有橡胶、木材和煤炭。18世纪以来,法国曾宣布了所谓的“解放人民大众”的启蒙政策,允许印度支那农民、伐木工人以及矿工的孩子在印度支那成立的学校里上学。最聪明、最应受到嘉奖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河内大学,甚至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全部费用由法国政府资助。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发现最聪明、最优秀的印度支那学生会成为最顽固的敌人。胡志明成为反法军事指导官、政治家,最先反抗法国的殖民压迫,继而反抗美国的干涉。
媳妇你当家1930年,胡志明是一名富有前途的律师,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胡志明根本没有打算为法国的利益服务,相反,他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将这个国家变成共产主义国家。
30年代,法国在河内扶植傀儡国王保大,并建立了天主教徒吴庭艳领导的改革委员会。吴庭艳在保守派中极不受欢迎,因此不得不到美国寻求政治避难。但1954年,他又回到了南越,成为总统。
1941年,日本入侵印度支那。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戴高乐将军代表法国提出对印度
支那的拥有权,并派出由勒克莱尔将军率领的远征部队。此时,东南亚所有地区都希望摆脱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的重负。
1945年8月18日,在二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军队按照盟军协议开进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初,在取得法国对越南华侨、越盟地位等问题的让步承诺后,中国军队撤出越南北部,法军接防。
印度支那人(严格来说是越南人)的独立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因此,胡志明决定在河内(印度支那古老的首都)成立严格意义上的越共联盟政府,宣称要废黜保大国王。法国对此做出了反应。首先,法国在北部第二主要城市海防港口附近与越南人民军开战。接下来,法国于1946年11月23 日重炮轰击了海防,造成6000人死亡。
越盟开始采取报复行动。武元甲将军率领人民军包围了河内。1946年12月19日,双方在河内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翌日,胡志明发表《告越南人民书》,号召全国抗战。战争初期,法军投入10万兵力,后在美国援助下逐步增兵,至1954年春达到48万人(含西贡军队33.4万人)。越军从8万人逐步发展到33万人,并拥有人数众多的地方武装和民兵游击队。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6.12~1947.12) 
法军凭借兵力优势采取速战速决方针,首先侵占河内、海防等城市,控制红河三角洲;同时在岘港登陆,占领广治、顺化等中部城市,对越军实行南北分割。越军以部分兵力在河内等大城市牵制法军,主力撤往农村和山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至1947年秋,法军占领越南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对越北根据地形成包围态势,并于10月7日出动2万多兵力发动秋冬攻势,分三路进犯越北根据地,企图消灭越军主力、摧毁其领导机构。越军以诱敌深入、分割围歼战法于12月22日粉碎法军进攻,歼敌6000余人,取得越北战役的胜利,粉碎法军的速战速决计划。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1947.12~1950.12)
面对战争旷日持久的不利形势,法军改变战略,实行“以越制越、以战养战”方针,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解放区加紧蚕食和扫荡,扶植西贡政权并扩充其军队。1949年6月,前国王保大在西贡建立“越南国”,组建“国民军”。7月和11月,法国分别与老挝和柬埔寨签订条约,企图使对柬、老的占领合法化。越南建立正规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采取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方针,以营、连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
并组建机动部队实施运动战。1949年11月,越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进一步扩充军事力量;
1950年1月起与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外交关系,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抗战力量得到加强。7~8月间,中国军事顾问团应邀赴越。9月16日,越军在中国支援下发动边界战役,攻占东溪、七溪等重要据点,至10月23日共歼敌8000人,收复高平、谅山、太原、老街、和平等市镇,巩固并扩大了越北根据地,打通了中越边境交通线,掌握北部战场主动权。同年4月和8月,柬埔寨高棉抗战政府和老挝寮国抗战政府先后成立,积极开展抗法武装斗争。
反攻阶段(1950.12~1954.7)
1950年12月,法美签订军事援助协定。美国开始插手印度支那战争,把大量武器装备运进越南,并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组建西贡军队。1951~1952年,越军为控制北部战场主动权,大力开展运动战,先后发动红河中游、和平、西北等反攻战役。在中部和南部战场,游击战蓬勃发展,解放区逐步扩大。老挝、柬埔寨的抗法战争亦不断取得新进展。
1951年3月,越、老、柬组成联合阵线,在战争中互相支持、密切协同。1953年春,越军协同寮国战斗部队发动上寮战役,解放桑怒。同年秋,法军在美国顾问参与下推行“纳瓦尔计划”,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组建机动部队,增强军事实力,企图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11月,法军空降兵占领越西北重镇奠边府。
1953~1954年冬春,越军开展整军运动,随后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与此同时,寮国战斗部队在越军配合下解放北部丰沙里省、中部甘蒙省和南部阿速坡等地;柬埔寨抗法武装解放东北地区。至此,纵贯印度支那三国的战略交通线完全畅通。1953年11月9日,法国承认柬埔寨独立,把权力移交给王国政府。1954年3月13日~5月7日,越军对驻奠边府法军发起进攻,经55天激战歼灭法军1.6万余人,俘法军司令卡斯特里准将及其指挥部全体人员。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对于同年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具有重大意义。
结果
印度支那战争持续了7年零6个月,最终法国于1954年5月7日在奠边府战役失败(位于越南的西北部)。奠边府战役于1953年11月20日开始,法国伞兵部队到达那里,建立根据地,
以发动决定性进攻,企图将越南人民军击溃。亨利·纳瓦尔将军于1953年5月被任命为总司令,为此他做出了全面计划。修建了两条C—47s飞机起降的跑道,建起了防御营地,布置了雷区,设置了铁丝网栅栏。1954年1月,1.2万名法国士兵到达奠边府,装备了坦克、大炮和战斗轰炸机。但武元甲在山坡上埋伏了5万人,这些人全副武装,通过壕沟和坑道相互联系,使敌人辨不清其真实人数和行动。1954年3月13日,他们对法军阵地发动了进攻,重炮将两条跑道炸毁。法国向美国请求援助,轰炸山上的越盟部队,但没有得到帮助。美国没采取任何行动,他们害怕会又出现一个朝鲜。4月末,越南人民军发动了最后进攻,5月7日下午,在防御营地的碉堡上飘起了7面红旗。此次战斗中,法国共损失了7000人,越盟损失2万人。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中死亡总数为9.4万人。1954年5月8日为了给印度支那带来和平,召开了日内瓦会议。法国、美国、中国和苏联以及前印度支那各国的代表包括柬埔寨、老挝、北越(胡志明为领袖)、南越(保大国王),出席了会议。法国由新任首相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为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0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6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印度支那   法国   越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