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件】当代中国外交教学大纲

【政治课件】当代中国外交教学⼤纲
社会发展学院《当代中国外交》课程教学⼤纲总学时数:36 学分:2 适⽤专业:外交学专业
⼀、课程的教学⽬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较好地掌握《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内容作系统分析,使学⽣达到提⾼基本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进⼀步运⽤所学外交学知识以及与外交学知识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运⽤科学的研究⽅法,通过分析、综合,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在实际⼯作中的综合能⼒。
⼆、课程的性质、⽬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使学⽣掌握基本的当代外交的专业知识、培养学⽣基本技能、了解世界⼤势的作⽤。是⼀门很强的基础理论学科。
课程⽬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本科学⽣了解并掌握当代中国外交(1949~2001年)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重⼤事件、⼈物等,了解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扩⼤专业视野,奠定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课程任务:本课程讲授以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主线,结合历史史实进⾏分析讲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能够较好地掌握建国以来中国外交的基本知识,使同学们达到提⾼基本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并能较为全⾯地了解当代中国外交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掌握中国外交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能够系统地、较为全⾯地理解中华⼈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观点和基础理论
2.能⽤⾃⼰的语⾔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且能够把某⼀事实或者概念分解为若⼲部分,指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3.使学⽣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运⽤所学知识,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章独⽴⾃主,保障安全(1949—1955)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了解国家独⽴⾃主的外交品格和形象,要求学⽣掌握抗美援朝战争;了解中国参加⽇内⽡会议的背景和获得的成果;使学⽣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以及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亚⾮会议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要求学⽣掌握中国独⽴⾃主外交的理论意义、保障新中国安全与独⽴⾃主外交的必然联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内⽡会议中复杂外交关系
思考题:
1.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积极效果?对中国的国际影响有什么⼤的作⽤?
3.论述⽇内⽡会议的后果。
4.这⼀时期中美关系如何,对东亚和国际社会有什么影响?
5.中国在建国后为什么要实⾏“⼀边倒”政策?
教学内容:
第⼀节展现国家独⽴⾃主的外交品格和形象
⼀、确⽴对外根本⽴场和总政策
⼆、独⽴⾃主精神在建交问题上的贯彻
三、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敌视,肃清帝国主义特权
四、区别对待不同国家和国际⼒量
五、加强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关系,缔结中苏同盟
第⼆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对美国侵略朝鲜的严正警告
惰政⼆、中国⼈民志愿军的义举
三、停战谈判的进⾏和边谈边打
四、坚持按⽇内⽡公约实⾏战俘遣返
五、停战协定的签订
第三节参加⽇内⽡会议,促成印度⽀那停战协议
⼀、⽇内⽡会议召开的背景
⼆、⽇内⽡会议关于朝鲜和印度⽀那问题的两个议程
三、印度⽀那问题谈判绕过礁⽯和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四、⽇内⽡协议与印⽀停战
第四节控诉美国侵略台湾,反对美国⼲涉中国沿海岛屿问题
⼀、中国代表在国际场合严正控诉美国侵略台湾
⼆、侵朝战争失败后美国加紧拼凑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
三、中国⼈民解放沿海岛屿和美国的⼲涉
四、美国国内就⾦门、马祖问题掀起战争喧嚣及其收场
第五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会议的成功举⾏和中国打开外交局⾯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内亚阿集团的出现
⼆、中国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的增进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亚⾮会议的举⾏和中国代表团做出的贡献
四、亚⾮会议期间中国增进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的努⼒
第⼆章对外多⽅⽭盾关系和反美统战(1955—1965)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了解中国的对外多⽅⽭盾的表现,为了维护⾃⼰的独⽴和安全,中国积极建⽴反对美国的统⼀战线。与此同时,中国和苏联的分歧和外交关系。要求学⽣掌握了解中印的谈判和冲突;使学⽣理解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泛发展同亚⾮国家的关系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中国⽀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中美⼤使级会谈中美国对华的⽴场和态度,中国建⽴反对美国的统⼀战线的理论;中苏分歧和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中国的理论根据。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美⼤使级会谈,中印谈判和冲突
难点:中苏关系分歧和逐渐恶化
思考题:
1.中美⼤使级会谈中美国对华的⽴场和态度是什么?
打破银行垄断2.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和措施?对中国的国际影响有什么⼤的作⽤?
3.中印谈判和冲突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
4.这⼀时期中美关系如何,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有什么影响?
5.中苏⼤辩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学内容:
第⼀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努⼒
民事案由规定⼀、中国赞成缔结集体和平公约
⼆、中美会谈的举⾏和平民回国协议的达成
三、中美⼤使级会谈反映的美国对华⽴场和态度
四、通过民间外交和贸易等事务开展同⽇本和西⽅国家的关系
第⼆节反对美国对亚⾮拉的国际警察⾏径和对中国“⼋·⼆三事件”的⼲涉
⼀、反对美国势⼒介⼊中东、威胁阿拉伯民族运动和武装⼊侵黎巴嫩
⼆、反对美国对中国“⼋·⼆三事件”的军事威胁和挑衅
三、美国在印⽀制造紧张局势和中国参加关于⽼挝问题的⽇内⽡会议
第三节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华侨问题及⼴泛发展同亚⾮国家的关系
⼀、中国同缅甸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中国同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华侨问题和的起落
四、亚⾮会议后中国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和援助原则的宣告
第四节中印谈判和冲突
⼀、印度⼲涉中国处理西藏上层⼈⼠的叛乱
⼆、印度挑起边界流⾎事件
数据通信与网络三、中国总理赴新德⾥谈判
四、1961、1962年间印度不断恶化对华关系
五、印度的⼤规模军事挑衅和中国被迫⾃卫反击
六、中国争取国际同情和中印边境形势趋于基本平静
第五节中苏⼤辩论和国家关系的逐渐恶化
⼀、50年代前期中苏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1956、1957年间中国对苏联有批评有维护
三、1958年苏联的两个建议和1959年9⽉9⽇塔斯社声明及中国的反应
四、布加勒斯特会议和苏联开始恶化同中国的关系
五、1960年莫斯科会议后中苏短时间的妥协和解及1962年后中苏辩论重新激化
六、1963年7⽉出现中苏国家关系恶化的新阶段
七、中苏⼤辩论的性质及评价
第六节⽀持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民反侵略压迫的正义⽃争
⼀、继续⽀持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争
⼆、继续⽀持反侵略⼲涉的⽃争
三、⼴泛接待亚⾮拉民族民主⾰命志⼠和⽑泽东公开发表⽀持亚⾮拉各国正义⽃争的声明和谈话
第三章“反帝必反修”和反对两霸(1965—1972)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了解中国“反帝必反修”和反对两霸的理论基础,要求学⽣中苏公开分裂和敌视的基本过程;使学⽣理解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对外两⾯开⼸、强化⾰命主张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掌握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较
前更加突出的原因。
基本概念:中国“反帝必反修”和反对两霸及其理论,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理论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及其“中苏同盟”的终结。
难点: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出现松动。
思考题:
1.中国为什么⽀持越南南⽅⼈民反对美国侵越战争?
2.中苏公开分裂和敌视的过程是什么?
3.“珍宝岛事件”和中苏边境冲突增加对中国内政产⽣了什么不良影响?
4.中国对外两⾯开⼸、反对两霸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5.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出现松动对中国外交的积极作⽤如何?
教学内容:srs
第⼀节⽀持越⽼柬三国⼈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持越南南⽅⼈民反对美国和吴庭艳当局的镇压和迫害
⼆、全⼒⽀持越南⼈民反对美国侵越战争
三、对美军1970年侵柬和1971年侵⽼的强烈反应
四、中国⽀持1973年1⽉越美巴黎协定
第⼆节中苏公开分裂和敌视
⼀、莫斯科“三⽉会议”和中苏执政党关系公开破裂
⼆、中国采取不同苏联搞统⼀战线和联合⾏动的政策
三、中国谴责苏联侵捷和判断苏联沦为社会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四、“珍宝岛事件”和中苏边境冲突增加
五、苏联对中国核设施的军事威胁和中国的严正态度
六、中苏边界谈判
七、苏联关于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和中国的反应
第三节对外两⾯开⼸、强化⾰命主张和及时的调整
⼀、第⼆次亚⾮会议的筹备及其⽆限期延期
⼆、中国“⽂化⼤⾰命”前⼣⼀些亚⾮国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
三、两⾯开⼸下的外交⼼态和“⽂化⼤⾰命”期间某种孤⽴态势
四、改变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并同许多国家修复和改善关系
第四节对民族主义国家⽀持反侵略⽃争和加强经济援助
⼀、⽀持巴基斯坦抗印⽃争
⼆、⽀持中东⼈民反对1967年以⾊列发动的“六·五战争”
三、⽑泽东发表⽀持多⽶尼加⼈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的声明
四、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较前更见突出
第五节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发表《上海公报》
⼀、尼克松上台后对中国作出改善关系的姿态
⼆、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再探讨
三、基⾟格秘密访华
四、美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最后挣扎及其失败
五、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
第四章三个世界的划分和联美反苏(1972—1979)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了解美苏争霸形势下警惕苏联的进攻和实现中美建交;中国确⽴新的国际战略;要求学⽣掌握反对苏联⽀持下的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使学⽣了解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涉内政、扩张势⼒和直接的军事进攻。
基本概念:“三个世界”的划分;中苏美三⼤⾓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美抗苏,中国确⽴新的国际战略。
难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
思考题:
1.⽑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霸权主义在这⼀时期有什么重要表现?对中国和对国际什么⼤的影响?
3.论述在新形势下,中国确⽴新的国际战略是什么?
4.这⼀时期的中美关系如何,对东亚和国际社会有什么影响?
5.中国联美抗苏对中国有什么积极影响?
教学内容:
第⼀节美苏争霸形势下警惕苏联的进攻和实现中美建交
⼀、中国确定新的国际战略
⼆、美苏中⼤三⾓关系下美国对华关系正常化的迟缓⾏动
三、中美外交关系的建⽴和台湾问题障碍的存在
第⼆节⼴泛发展同西⽅⼤国的关系
⼀、中⽇建交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同西⽅⼯业发达国家⼴泛建交
第三节反对苏联⽀持下的越南地区霸权主义
⼀、1975年前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出现和中国的政策
⼆、反对越南和中越举⾏谈判
三、对越南的武装挑衅进⾏⾃卫还击和中越再度举⾏谈判
匡吉
四、⽀持柬埔寨⼈民反对越南军事占领的⽃争
第四节反对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涉内政、扩张势⼒和直接的军事进攻
⼀、反对苏联在安哥拉、扎伊尔、⾮洲之⾓等地⼲涉内政、扩张势⼒的⾏径
⼆、反对苏联在阿富汗的侵略⼲涉和军事占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6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美国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