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论文城市化论文格兰杰因果检验论文协整检验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城市化论文格兰杰因果检验论文协整检验论文城乡差距论文城市化论文格兰杰因果检验论文协整检验论文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双重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检验,对辽宁省1978-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市化;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稳步发展过程中,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程。目前,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诸因素中,备受关注的城市化进程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研究
在中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一部分将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
假设存在两个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并假设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这两个市场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不发生很大变化。首先,由于城乡之间存在期望工资差异,导致农村居民有进城务工的愿望。当农村居民进城寻工作,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居民工作的竞争压力,另一当面在假设城市劳动力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结果致使城市平均工资下降,即城市居民工资水平下降。其次,当农村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使得农村居民平均拥有资源量增加,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工资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在两个市场间的流动使得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两个市场上趋于均等化。但是当考虑到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一些途径时,不难发现,城市化也能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负效应。在我国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管理下,农村居民若想转为城市居民,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农村孩子通过上大学;二是通过与来自城镇的孩子联姻;三是通过户籍买卖。每种途径都预示着农村居民中收入较高者有更大的可能性转化为城镇居民。从而可见,城市化也能加大城乡收入间的差距。
以上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的双重效应,但是净效应是正是负,需要结合具体实例来做定量分析。下面这一部分,将以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来具体分析城市化对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净效应。
二、指标、数据、模型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1、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进程是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在这里用城市化率(记作ur)度量城市化水平,表达式:
ur=u/p
其中:u代表城镇人口;p代表总人口,即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之和。城市化率ur取值越大,表示城市化水平越高。
2、城乡收入差距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ui表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ri表示)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记作gap,则:gap=ui/ri,城乡收入差距gap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
(二)数据来源
1978-2004年辽宁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1978-1981年为户籍人口,1982-2009为常住人口。
1978-2004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缺失的1979年辽宁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本文在实证处理时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2005-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模型设定和实证研究
1、动态var静电是怎么产生的模型设定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动态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研究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影响。向量自回归模型一般形式为:
yt=α1yt-1+α2yt-2++motionjpegαmyt-m+β1xt-1+β2xt-2++βnxt-n+εt
阪神大地震式中:yt是一个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外生变量向量;mn分别表示滞后阶数,εt是随机扰动项;αi和βi都是待估参数,i=1,…,mj=1二恶烷,…,n
人本艺术在对滞后长度进行不断试验和比较后,发现建立滞后二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合理。
下面将就以设定的二阶自回归模型——var绝对值电路2)为基础,对辽宁城市化水平与其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
2、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滞后影响,则它们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是根据f统计量的p值与显著性水平之间大小关系来判别。
依据上述检验原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在原假设“城市化不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格兰杰原因”时,滞后1-5期的p值都小于0.05,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说明城市化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格兰杰原因。在原假设“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城市化产生的格兰杰原因”时,在滞后1期,因为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在滞后2-4期,检验统计量fp值都比显著性水平大,拒绝原假设。这大致说明,在初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到中后期,城乡收入差距不再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初期时,由于城乡收入差异吸引大量劳动者涌进城市,使得城市化水平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如购房成本增加等,又打消了农民工进城的念头,所以到了中后期,即使存在很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也不再能大幅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3、协整关系检验
首先使用单位根检验来辨别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防止出现“伪回归”;进而采用协整检验来确定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1)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单位根检验之前,先对每个变量取对数形式,这样一方面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同时也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经过对因变量lngap和自变量lnur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二者皆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数据,即lngap~i1),lnur~i1)。
2)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协整关系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发现,辽宁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都是一阶单整并且非平稳时间序列,这恰好满足协整检验前提。因此,为了研究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异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下面将对二者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原假设“零个协整向量”条件下拒绝原假设,说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在原假设“至多一个协整向量”条件下,p0.15大于0.05,接受原假设,即说明辽宁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对辽宁省1978-2009年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granger原因,尤其在滞后2-4期,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辽宁省城乡收入之间差距,结合辽宁省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辽宁政府应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由于我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尚未放开,进城农民由于户籍的限制,享受不到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医疗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待遇。因此,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使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城市的一些福利待遇。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力度,从根部解决农村居民收入低的现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对农村务工居民的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竞争力提高;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使更多的孩子通过考大学走出农村,进而带动整个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也可以深化价格体制改革,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变工农产品“剪刀差”的现象等。
最后,有效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效应。以城市较快的经济发展为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力资本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通过构建有效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的机制,使城乡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曹裕,陈晓红等.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3).
2、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倾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5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6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乡   收入   城市化   差距   检验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