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二战以来的国际关系(1945-至今)

第七讲 二战以来的国际关系(1945-至今)
搜索评价
1、二战后至苏联解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是美苏两极冷战的格局,但是从六十年代末开始世界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苏联解体后,特别是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但是直到现在世界格局最终局面仍未形成,世界仍处在多极化演变进程中。
贝叶斯定理2、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为称霸世界而进行的除战争之外其他一切手段的的对抗。
一部分 战后国际关系
一、美苏冷战格局形成(1947-1991
1背景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美苏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安排战后世界的会议,该会议实质是美苏划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的安排。
①二战结束,美苏失去合作的基础;②战后美国制定称霸世界的计划(实力膨胀的体现);③苏联实力增强并努力扩大世界影响;④美苏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⑤双方存在猜疑与不信任。
注意:美苏冷战的根源在于两国的超强实力与称霸世界计划的冲突,两国对抗局限于冷战则是因为两国认为双方实力旗鼓相当。
2开始标志及冷战表现
①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公开援助希腊、土耳其政府,并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随即美苏进入冷战时期。
②表现:
A、在欧洲:
领域\国家
            美国
苏联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
          北约
      华约
mmpp
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84月),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运用,该计划是美国旨在帮助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发展经济,增强抵抗苏联扩张的能力。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全称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与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联系和援助的组织。
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是苏联联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机构。
北约: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12月,是美国为首的对抗苏联的军事组织,一直存在至今。
华约:全称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波兰首都华沙,是苏联在军事方面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维护自身安全、对抗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组织。该组织一直存在到苏联解体前后。同时华约的城里也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柏林危机:二战后,德国领土与首都柏林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后来美苏冷战开始,西方占领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德国因为美苏冷战分裂,后来,斯大林为打击西方分裂德国的举动封锁西占柏林区,由此导致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出现。
铁幕演说: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美期间在富尔顿发表演说宣扬共产主义对世界的威胁,号召资本主义国家起来遏制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威胁,这是冷战思维的最早体现。
B、在亚洲:
美苏冷战的形式还有发动代理人战争(热战),如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代理人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美苏冷战由欧洲扩展到亚洲。
朝鲜战争(1950——1953年):起初是一场朝鲜南北双方展开的内战,由北朝鲜发起;后来由于中美等国的加入,演变成为一场局部战争。该战争实际是美苏双方的间接较量。战后,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对华封锁禁运全面展开,中国完全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分裂局面被固定化。
越战:广义上指1945年至1975年发生在印支半岛上的战争分法国阶段(1945至1954年)与美国阶段(1961至1973年),高中只需要了解美国阶段。美国发动越战的理论:“多米诺骨牌效应”;阶段:大致分特种战争、美军直接介入、战争越南化三个阶段;结果:一者,越南南北统一,二者,越战成为美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美国对苏冷战态势由攻转守,并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和解。
人民解放战争是什么时间
C、在美洲: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后被美国肯尼迪政府发现,要求拆除,之后赫鲁晓夫妥协,危机以苏联退让结束。
美苏冷战影响:
美苏冷战关系成为战后主要的国际关系;美苏冷战既使世界处于战争边缘又保持了世界的相对安宁;美苏争霸干涉了别国内政,也践踏了国际法。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概述:该趋势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加速于世纪之交,表现为:美苏相对衰落、西欧崛起、日本经济振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及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1、西欧联合自强
背景:①二战使西欧各国普遍削弱被迫依附于美国;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经济虽然恢复发展但单国力量弱小必须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联合步伐:①初步合作时期(1951——1967):从经济领域入手先后成立三大经济组织(即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注意: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础
上海国乐②欧共体时期(1968——1992年):该时期西欧各国合作领域既有经济又有政治,如,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科技合作等;
③欧盟阶段(1993年至今):1991年的《马约》将欧共体改称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该组织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1995年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2002年元旦欧元正式启用。
欧洲联合意义:①经济上,欧洲联合使西欧成为美国竞争对手;②政治上,西欧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走独立自主的道路;③西欧的强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风流茶说合2、日本经济再度崛起
原因:①二战后,日本采取依附美国的政策②“冷战”使美国对日政策由打压转为扶持③美国主持下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④日本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指导。
表现:从五十年代起日本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影响:①日本将战后初期对美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为以美日关系为主轴的全方位外交②经济力量的回归使得日本试图再次成为政治大国;③西欧、日本力量的增强使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呈现出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注意:日本在经济再度崛起的同时,试图重新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但基于其对历史反省不充分(历次侵略战争),遭到许多国家抵制。
3、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以不结盟运动为例)
①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许多新兴国家,他们要求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外交反对美苏争霸、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该会议成为此运动兴起标志。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注:三个世界理论:这是基于二战后世界格局所提出的,他认为:美苏是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其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属于第二世界;广大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属于第三世界。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二十、二十一世纪之交)
世纪之交(20、21世纪),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一极的瓦解与美苏冷战格局的结束;但此时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仍然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
1苏联解体
①原因: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②推动力:8.19事件(这是一场苏联其他领导人软禁戈尔巴乔夫,试图扭转苏联解体进程的一次失败的)
③史实:独联体: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邦联组织。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会议宣告苏联的解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
德国统一:冷战使得德国分裂,苏联解体前夕的1990年,德国以东德加入西德的方式实现统一。
④教训: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经济发展要结合本国国情切勿照搬他国模式(如,苏联模式);要时刻警惕西方和平演变;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2世纪之交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动荡:两极格局结束打破原有国际力量对比平衡,一系列矛盾凸显(如,民族、宗教、边界等矛盾),威胁世界安全的新因素出现: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与世界霸权②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不断③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国家等)日益突出。
3多极化趋势加强
表现:①美国:一者,美国想建立单边主义称霸世界,二者,为应对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美国需要多边合作;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既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又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
影响:①多极化有利于抑制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②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③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5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苏联   经济   美苏   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