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教程》、《全能记者必备》、《华尔街....》

采访
写作
背景  178
人大版《新闻写作教程》
一、 关于导语的认识
新闻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新闻导语的写作。
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在新闻工作中,最高的嘉奖之一就是让人说作者的导语写得好。
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二、导语的任务
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消息,使人“一眼便知”。
读者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新闻的要害。
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读者接触新闻媒体,大多是“无意注意”——并不是带着某种专门的目的特意去寻某个新闻。
例子:
【德新社伦敦(2000年)12月31日电】  今天公布的令人震惊的心统计数据显示,烟民每吸一支烟就减寿11分钟。
【路透社华盛顿(1998年)12月17日电】  研究者们今天说,入睡的鸟儿不仅会做梦,而且他们梦到的事情可能就是白天唱过的歌儿。
3、导语为全篇定音。
亨利·费厄莱说:任何一个新闻记者,只要他曾经为写作导语而绞尽脑汁,就会深知,写作导语为什么如此费劲。因为导语对于他和读者来说都很重要。导语的写作使得他的精力高度集中,迫使他做出决断:这条消息里什么东西重要,应该强调什么;而且导语怎么写,会应影响到这条消息的其余部分。
例子:
【路透社华盛顿(1996年)4月11日电】  美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一开头就有一句短短的告诫语:“一切想创造纪录的人都得自己冒很大的风险。”
导语写的好就是到了能点名消息本职的一个短语、一条引语或一个事实。
三、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 导语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不能虚晃一、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如某人讲话中特别值得注意的部分。
例子:
本报讯  今天上午9时,副市长张白发有一次来到亚运村安慧里2区18号楼,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今天他带来了北京市城建系统几乎所有的局长、总经理。
本报讯  今天上午,在亚运村安理会2区18号楼前的空地上,副市长张白发当着城建系统几乎所有局长、总经理的面,宣布扣发本人一个月工资,以示自责。
上面两条导语中,前条并没有在导语部分交代张白发做了什么事情。读者关心的最核心的事情没有交代,自然无法吸引读者。
有些消息的导语,即使神罗了部分新闻要素,只强调某一点,其叙事依然是清楚无误的。
2、 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有三种材料应在首选之列:
A、 最新鲜的材料。时间上是刚刚发生,新近出现的,或不是新近发生,却是人们尚未知晓的。
发酵饲料
B、 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进导语。写导语前,将材料分为若干独立的部分,进行比较。
例子:
本报讯  在昨天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上,市农办主任白有光回到了京郊北部山区严重受灾和抗灾斗争情况。
本报讯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6日至11日袭击了京郊西部与北部山前迎风坡地区。密云、怀柔两县交界处雨量最大,造成10万民众受灾,22人死亡,6人失踪,被毁农田达数万亩。
前两个导语中,灾情是字重要也是读者岁关心的,应加以突出。
C、 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3、 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梅尔文·门彻:为了保证导语的鲜明性和可读性,要尽可能将字数限制在30到50个英文词内。
导语应该做到言简意赅。
例子:
【纽约先驱论坛报】 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
【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 日本投降了!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  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击身死。河北环首都经济圈
这些一句话导语的长处是新闻要点极为突出。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更注重突出少数最有特点的要素,以使导语简捷轻便、富有吸引力。
4、 力求优美生动。
例子:
【新华社北京(1990年)11月30日电】 重庆川剧院昨晚以历史剧《孔雀胆》告别首都观众。巴渝风情之大剧小戏进京半月,公演10场,为此间人士所盛赞。
四、 导语的大致类型
1、 概述型导语
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但要注意:提高提炼与概括的能力;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
例子:
新华社 5分钟前,地铁从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地下7米处开过。(大约叙述如此)
【美联社纽约(1991年)4月9日电】  老年人有时候很难记住钥匙放在什么地方,但是,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那些身体健康和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对复述人名、地名和故事的能力并没有减退。
2、 描述型导语
这类导语,在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导语所描绘的景
物、场面,只是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部分,一个小插曲,它不是新闻要反映的全部内容。
例子:
【美联社爱尔兰都柏林()1997年11月9日电】  近百年前,过早离开人世的剧作家和才子奥斯卡·王尔德终于在这里月回到他度过了半生的都柏林:他低头垂肩,面带自负的笑容,高居在梅里思广场的一块岩石上。
3、 评述型导语
此类导语,夹叙夹议、有述有评。为使得导语的评论更客观,可借直接引语发表意见。
例子:
【美联社(1986年)6月4日电】  克拉松·阿基诺4日在她救人总统一百天时说,她使国家恢复了自由,但并没有“如人民所期望的那样,使经济出现奇迹”。
4、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靠讲故事吸引读者。西方记者写香港的“棚户”拥挤,
先写退休工人的“小铁笼子”;写中国山东农村的变化,先写一个村民如何洗衣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例子:
【美联社(1990年)5月12日报道】  在津巴布韦东北偏远山村的小河边,16岁的穆昆比正在洗衣服。正当她拧干衣服的时候,一道雷电打到她脚下的沙石上,使她成为雨季里遭雷击的第93人。
五、 导语修辞技巧
1、 设问。
例子:
纤维腺瘤【北京日报(1986年)6月7日报道】  这几天,北京满街筒子闹腾扑棱蛾子。人们纳闷儿:这些黄褐小东西是什么?他们大哪儿来?
本篇报道的标题也很出众:漫天飞蛾原系江淮粘虫  南来北往只是“过路借宿”。
2、 拟人。
例子:
【每日电讯报(1989年)4月7日电】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而小说《父与子》的原稿,今天将随同戈尔巴乔夫夫妇一同返回苏联。
3、 借用。
例子:
【北京日报(1994年)5月4日报道】  真是“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就喊的京城终于在“无一”节之际迎来了一场“贵如油”的透雨。
4、 对比。
5、 直呼。
例子:
【德新社柏林(1999年)4月6日电】  爱无所不在,是吗?很明显,对于柏林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宝宝”和“燕燕”来说,并非如此。因为迄今为止,无论各方如努力,它们都未能产下一只“爱”的结晶。
6、 排比。
7、 惊醒。
例子: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1989年)11月4日电】  贝尔格莱德《政治画报》周刊11月4日一期做出令人震惊的预测:如果通货膨胀按目前月均47%的速度继续上胜,一年以后,南斯拉夫人买一个面包要花300万第纳尔。
人大出版《全能记者必备》
简单新闻的导语
一、 导语的认识
重庆之窗第一个字、第一个短语、第一个段落至关重要。
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写作的开头和结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每篇报道都需要回答一些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但是读者调查证明,较短的词汇、较短的句子、较短的段落更通俗易懂。
一条好的导语要直截了当地描述报道中最重要的事件。
二、突出一个要素
在五个要素中选择最重要的一个来突出,就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短小的导语。
平稳过程1、 何人
如果“何人”是显赫的人物,或名声或重大事件,它通常就可以成为导语的突出点。名声本身就可能吸引读者,电荷的名字应当首先被突出。
例子:
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公开场合拒绝承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他正在角逐总统。
突出的何人也可以是普通人,但是他的职业、性别、年龄和其他显著地特征可以在某种特殊条件下突出。
例子:
官方称,以为妇女以及他的母亲和表妹,在昨天发生于卡顿的火灾中丧生,这场二级火警烧毁了一座两层楼房。
莫德斯托——警方称:一名男子租了一支,购买了子弹,然后在本地的靶场内自杀。
侦探麦克·哈登警官说,59岁的莫德斯托市民沃特尔·亨利·瓦罗显然是因为抑郁症自杀。
他是古恩县靶场近年来的第二名自杀者。1995年,曾有一名男子租了一支并购买子弹,然后自杀。
2、 何事
如果一个时间或行为比参与其中的人更重要,这个要素就应当被突出。
例子:
星期四凌晨,一场火灾烧毁了爱阿米海滩的一家最古老的杂货店。
3、 何地
有些场合,何地的要素要超过其他的要素,记者写这类导语通常是要营造某种氛围,或者描绘一种场景。
例子:
海洋世界——这个小镇和鱼一起睡着了,无论它是否能醒来,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4、 何时
例子:
圣奥古斯汀——1882年,以为美国商人乘坐四轮马车到小城圣奥古斯汀旅游。
这位商人,标准是有公司的合伙人,被这里深深吸引,决定把这个小城变成供富人享用的冬季旅游胜地。
5、 为什么
有时候记者不愿意使用这种导语,是因为他们通常很长。但也有例外。
例子:民主社会主义
过去几年阻止医疗成本上涨努力的失败,意味着美国人明年要为他们的健康多支付8%-20%的费用。
州警官警告,由于持续4个月的极度干旱天气是本州主要供水地的水位下降到了危险的低水平,将来可能实行定量供水。
他们要求居民安装可存水的旋塞式和喷淋式水龙头,并限制浇灌草坪,以减少用水量。
6、 怎样
此类导语,通常因为篇幅过长而不被采用,因此,用得不多。
例子:
一封寄往麦迪逊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匿名信,揭发公司中的一名科学家偷盗设备。这封信导致三人被捕。
简单新闻的导语不应表述太多,也不能太少。在此类报道中,最好的导语通常只强调一个要素。如果其他要素也值得关注,可以把它放在第二段中加以突出。
一条导语只要能告诉读者最重要的信息,那么它越短越好。如果具有新闻价值的细节不能包换在导语中,就要妥当地安排在主体中。如果看不出哪个要素更重要,通常选用何人的导语。在动笔前,记者应当仔细检验报道中的每个事实,寻一个能使报道更生动有趣的角度。
三、完整的报道
记者应当记住,要在报道中回到渎职关心的每个问题。如果读者在读了一篇关于即将举行
活动的报道后,还要来电话咨询这个活动需要多少花费,是否对公众开放,电视台会不会转播,什么时候转播,在哪个频道转播,那么这就是一篇不完整的报道。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5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语   新闻   读者   要素   事实   写作   突出   记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