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决代谢病、疑难病的上工思路

《黄帝内经》解决代谢病、疑难病的上工思路
第四节:形上形下认识论与天人合一实践
1,古人以形为界“上下中”认识论:
qq大杂烩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理】思维心路--重过程周期-联系原形(亚氏)
(信息-无-思路)解决为什么-所以然 (理) 重整体性,系统观;
形而下者谓之器【物-技】器皿物学--重质地还原-深入原质(亚氏)
(质量-有-技术)解决是什么-知其然 (技) 重区别性,还原观;
先哲认识论:“心证为上达之机,器证为下学之要”
中庸之道:“有的放矢为之中,发之皆中节谓之和”【道物协同承接】
(能量-化-方法)解决干什么-如何然(法)重目的性,实践观;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正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太过不及俱失中”。
《道德经》无之以为用(和),有之以为利(效益)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左传:太上有古德(理)其次有立功(术)其次有立言(法)
中医:循形而上之理,用形而下之技,为之中医。
2,宇宙本源=道=元=真空=无=真如=几=‘一’
‘形而上’认识论=道=理=性=神=易
朱熹:天地之间,有理由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性】本--神--重主观-唯心
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其器。【气】具--精--重客观-惟物
王明阳:“理气”一个超乎形象的世界(形而上),朱子称之谓“实理”,道家言之“道”,释迦言之“真如实相”。(宇宙最基本粒子-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真性自如-如来/菩提。)
人见此世界方知其以前所见拘于形象之下,是所谓井蛙之见,由此新见,可以开拓万古之心胸,是一个“精”“神”极大的解放。
理,不会造作,无动无静,理是形上世界之根本原形(上帝粒子/宇宙本源);其能动而会造作者‘气’,气是形而下世界构成的原质(与亚里士多德理论同一)。
《周易正义》注:以理言之谓道,以数言之谓一,以体言之谓无(空),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应机变化谓之易,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道=理=真空=无=真如实相=如来=神=易=形上世界观)
3,现代科学以形为界认识证明途径:
①既有: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传统科学逻辑路线;形下:
形式逻辑-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概念定义-推理三段论;
前提是时空确定,理论:上世纪初的科学框架。
(十九世纪的结构定位思想和二十世纪中叶的线性反馈)
适用:第一维度科学【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看得见-有
②也有:格物-思辨-演绎-彻悟的前科学逻辑路线;形上:
量子逻辑-波粒两象性、测不准定律、薛定谔猫、梵我同一;
前提是时空不确定,理论:当代前卫科学框架。
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理论、系统自组织、电磁场理论
适用:第二维度科学【光态、质能信息同一】看不见-无
一、器证加逻辑推理:偏在物质和能量,核心还原论。
二、心证加行为直觉:重在信息和能量,核心系统论。
4,科学也可分为形上与形下两类:
从认识论而言,科学可以分为综合或系统、分析或还原两大类:
①综合-系统方法研究“形”或“事”发生-发展-变化轨迹,从而认识“道”或“形上学”方法;
②分析-还原方法破解“器”和“质”的结构与功能时所必须的“形下学”方法。
中医学定义:以系统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过程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科学体系。
西医学定义:以还原论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科学体系。
依据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关于不同范式的学科之间,两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原理。
(认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5,下学上达、由上统下天人合一道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数据组织下学上达,向上攀爬:
《大学》:格物致知(下学之要),正心诚意(上达之机)
修身、养性(极高明道中庸)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穷理,正心诚意=尽性,利用规律=以致于命】
本立而道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正义》:道也者,志之所趋舍。【实践目的决定论】
由上统下,三级贯通:
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具,谋天人合德。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哲学真理】【物变规律】【方法技术】【实践目标】
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世界观】决定【认识论】决定【方法论】决定【实践论】
思维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实践科学
第二维度广义科学-第一维度狭义科学-方法技术-实践检验
古人“道理法术--循道、明理、定法、合于术数。”
6,‘天地人合一’古人实践目的决定论:
实践目的决定:【正气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与天地合其德(哲学总规律),与日月合其明(科学规律)
与四时合其序(过程周期),与鬼神合其凶吉(正负能量)
实践的方法:先【下而上达,孔子:向上攀爬】
再【惟道是从,由上统下,三级贯通】
学习过程-从下往上:质→气→性→理,思维性递增,物质性递减;
使用过程-从上往下:理→性→气→质,物质性递增,思维性递减;
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先入乎其内,后出乎其外。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否定之否定】
庄子:“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重在把握总原则,不是雾里看花,不是细碎的知识和方法。
心学领袖陆象山:“除了先立乎大者(道),全无伎俩”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是理。”
明道、循道则“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7, 道是‘形而上’认识论和金惠敬
‘天人合一’实践论的统一
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德”“究天人之际,类万物之情“,按照天人相应原则和“下学而上达”认识路线,最后追寻到表述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总原理、总规律(易理道/亚氏“后物理学、第一哲学”/“第二维度科学”)上来,类似当代系统、综合性研究道路。
再用这些总原理、总规律(易理/道)来认识指导具体学科的科学-技术-经验三个层次:理论原理、规律是科学的内容;实践中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经验则是最初级的感性认识层次。北医三院产妇事件
聚合度下而上达:《易经》象--数--气--理;
以上统下:道--理-(法)气--(术)器。
太极图《道德经》实践方法:“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
物质为效应,思维(信息)为主导:
8,中科院闵家雍“第二维度科学”:
第一维度科学----古典科学维:(眼见为实--重‘形’--阴)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质学/天文学
第二维度科学----系统科学维:(信息控制--重‘神’--阳)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灰系统理论/等级控制理论/系统动力学/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大系统理论
第三维度科学--太极中庸维:(能量转换--重‘气’-阴平阳秘)
太极图/中医理论是第一/第二维度的中庸结合图:
唯物论--传统科学--古典科学维--重客观物质-形而下(阴)
唯心论--宗教神学--系统科学维--重主观信息-形而上(阳)
元气论--中医文化--太极中庸维--重流动能量--求其中(阴阳平衡)
(中医)循形而上之理,用形而下之技,为之中。
9,核心:惟道是从,由上统下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大道-道),世界观决定认识论(大道-理),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中道-法),方法论决定实践论(小道-术)。
钱学森:“本体论的核心是哲学观,它将影响认识论,而认识论就像人所佩戴的眼镜,影响着人们看到什么,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人们提出怎样的科学问题。而从哲学认识论(道)-科学基础理论(理)-技术科学(法)-到工程实践(术)的一以贯之思想,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朱熹解释《大学》引二程观点:大学是大人所治关于哲学伦理学的学问,小学是指文字学语言学…(具体学科)。所以文化素养提升常先小学后大学……
解决问题则必须以大统小、三级贯通。(大人领导小人,鲜有反之)
认识过程-从形到道、从下而上;(认识论)
依存关系-由上统下,下依赖上。(实践论)
类同古人道-理-法-术的规定性。
10,钱学森:大成智慧系统实践论
钱学森:“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与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又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智慧。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7:1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4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学   理论   系统   方法   实践   哲学   决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